1642年,松锦决战。
洪承畴兵败被俘,绝食拒降,只等一死。
然而,他充满争议的后半段才刚刚开始。
比之作大明臣子的前半生,洪承畴的后半生更为神秘,对历史的影响也更为深远。
神秘的投降洪承畴被俘后,大义凛然,拒绝招降,只求一死。
皇太极并不急,他深知: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先把洪承畴的状态调一调整,由慷慨赴死模式调为从容就义模式再说。
皇太极将洪承畴关了起来,慢慢来。
随后,陆陆续续有投靠满清的汉人,包括一些洪承畴以前的下属,前去劝降,都被洪承畴怼了出去。
处理过纠纷的朋友都知道,对于处于敌对情绪的人,先让他骂一骂,情绪发泄出来了,后面有可能“好好说话”。
随后,范文程出场了。
见到范文程,洪承畴继续大声怒斥,发泄怒火。范文程也没有回怼,也没有提什么招降的事情,先和洪承畴聊起了古今之事,谈天说地。
整个过程,范文程都没有劝降,他只是通过谈天说地来观察洪承畴。
回去后,范文程汇报:洪承畴可以招降!
原因是:在聊天过程中,曾有一块灰尘落在洪承畴衣服上。洪承畴“屡拂拭之”。
对衣服都如此爱惜的人,怎么会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呢?
洪承畴并非不想活了,不过是心理上仍不能割舍忠孝思想而已。
那么,如果新恩能盖过旧恩,给他一个台阶下,他就能被搞定了。
随即,皇太极对洪承畴倍加礼遇。
功课作足,皇太极出场了。
五月初四,皇太极亲临太庙,来见洪承畴。
洪承畴继续大义凛然,不肯下跪。
皇太极不做计较,只是嘘寒问暖,见洪承畴衣服单薄,亲自解下身上貂衣,披在洪承畴身上。
洪承畴被“搞定”了。
次日,洪承畴带着祖大寿等人,正式举行投降仪式,对皇太极俯首称臣。
由于洪承畴投降实在出乎意料,因此,各类材料对这个过程说法颇多、浮想联翩。
最离奇的说法是:皇太极宠妃大玉儿,也就是后来著名的孝庄太后,以美人计“搞定”了洪承畴。
之所以“美人计”这种完全经不起推敲的说法大行其道,还是因为世人实在难以理解洪承畴为何投降。
洪承畴投降之因:从容就义难当时,没有人相信洪承畴会降敌。
崇祯甚至判断他必死,已经为他举行了哀悼仪式。
之所以如此,大约是因为洪承畴平日的言行,颇有忠臣之样。
后来,大清定天下,洪承畴的母亲以大义怒斥洪承畴。有母如此,可见洪承畴自小所受的教育,也是不乏忠义思想的。
正因如此,洪承畴初被俘时,确实大义凛然,只求一死。
然而,一旦被关押,时间慢下来,一切又不一样了。
从容赴死易,从容就义难。
热血沸腾,气血上头,将一些情绪压倒一切,不想那些乱七八糟的,死了就死了,这是相对容易做到的。
然而,要想从容就义,冷静下来了仍然选择死亡,就要有真正的信仰了:你真的愿意为了这件事情,放弃所有一切吗?
洪承畴受过忠义教育,有忠义之情,见到手下兄弟多战死,自然有慷慨赴死之情,然而,忠义并非他深入骨髓的信仰,他还有许多不甘心的地方。
洪承畴很有才干,在镇压李自成起义时,他的方略几乎平定了起义。
即便是这场失败的松锦决战,也是兵部尚书陈新甲等人多加干涉,强迫他急进兵才为敌所趁的。
被俘后,皇太极派了一些先投降的人来劝降洪承畴,既是让洪承畴“发泄”,也是给洪承畴展示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这些人都不如你,在我大清都得到重用了。如果你洪承畴投靠大清,还怕没有一展雄才的机会吗?
范文程与之谈古论金,内容不得而知,但可以想象的是,范文程必然夹带了私货:大清绝非一般“胡虏”,大清天子也与古代中原天子并无二样。
最后,皇太极出马,宽容大度,不计较其他跪拜,只是嘘寒问暖,表现如同古代贤君,
又解衣披裘,以示爱惜之情。
如此,满清皇帝的“新义”,盖过了大明天子的“旧恩”;满清君臣生动的新气象,压住了抽象的华夷之分;为满清重用,一展雄才的个人愿望,消解了为大明效死的气节。
洪承畴,降了。
沉默的两年刚投清的几年,洪承畴表现得异常沉默。
无论是效力大明还是大清,洪承畴一般都是很有思路的人,时不时就来个方略,高屋建瓴。
然而,自1642年五月降清,至1644年四月,接近两年的时间里,洪承畴却异常沉默。
这两年里,在处理与明议和、进取方向等事宜中,皇太极君臣都有过激烈的讨论,范文程、张存仁、祖大寿等人都提出了各种留于史书的方略,但洪承畴却极不寻常的没有留下任何值得存于史书的方略来。
而皇太极对洪承畴也是比较防范的,让他在家,不得随便出入。最多只是咨询一下意见,没有让他任事。
以至于,后来满清入关后,关内的官吏、人民甚至不知道洪承畴已经降清了。
直到李自成入北京,洪承畴才再度活跃起来。
定鼎之策1644年三月初六,多尔衮得知:吴三桂放弃宁远了。
由此判断:大顺军必然已经逼近北京!
四月初四,清军誓师南下,“往定中原”。
其间,范文程等人都提出了各种意见,但洪承畴依然沉默。
四月十三,进至辽河时,传来消息:李自成已破北京,崇祯自尽!
随即,多尔衮立刻召开军事会议,以应对新局面。
此时,沉默已久的洪承畴终于说话了:集中力量,完全可以一战除掉流寇!我们“计道里,限时日,辎重在后,精兵在前,从蓟州、密云近京处,疾行而前,贼走则追缴,倘仍据京城,则扑灭更易!
从选择主要对手,到进军路线、进军节奏,再到针对敌人可能采取的不同策略,提出不同的战胜之法!
这才是高手的方略!
此言既出,与会文臣武将无不赞同,多尔衮立刻采纳,传令三军,立刻进军!
十五日,又传来吴三桂乞师的消息。
此时,清军中许多将领担心吴三桂有诈,犹豫不决。
洪承畴再次力主抓住机会,联吴攻顺。
山海关一战,清军大胜,入关!
随即,洪承畴又提出了堪称关键的“定鼎之策”。
1、严禁杀掠,整肃军纪。
以前清军入关,是与敌国交战,烧杀掳掠是削弱敌国。如今,清军入关,是“除暴救民,灭流寇以安天下”,严禁杀掠!
2、麻痹旧明官吏,安抚明吏民,减少敌对;
同时,洪承畴又提出:打出为明报君父仇的旗号,麻痹明吏民,并“官来归者复其官,民来归者复其业”,减少敌对!
不仅如此,洪承畴还建议哭祭崇祯,优待明宗室,以此进一步减少敌对。
3、对李自成穷追猛打!
这些方略,成了大清初入关时的基本方略。
初入关时,清军八旗不过20万,关内地盘不过京畿附近地区,无论地盘、兵力都远远不如李自成和南明。
然而,正是靠着这些方略,大清稳定统治,麻痹南明,剿灭李自成,迅速站稳脚跟,并成为国内最强大的势力!
说其为定鼎之策,并不为过。
救火队员在大明时,洪承畴是救火队员,此时,洪承畴又成了救火队员。
清军南下时,下达了“剃发令”,引发了南方人民的强烈反抗,而“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惨剧更是使矛盾上升到不可调和的地步。
多尔衮大惊,只好把多铎召回,让洪承畴出任“招抚南方总督军务大学士”,灭火。
后来,李定国发威,连连击败清军,大有恢复南方之势。
满清只好又搬出洪承畴去坐镇湖南,灭火!
洪承畴的套路倒是很稳:以抚为主,以剿为辅。
军事上,洪承畴稳扎稳打,以守为主,不求急胜。
政治上,洪承畴多方笼络附近有影响力的人士,作其工作(这个过程中,没少被人骂得狗血淋头),将其纳入统治集团,借其力安定形势。
同时,以残酷手段镇压起事的民众。
因此,表面上看起来过分保守,战功廖廖,但洪承畴到哪里,哪里的形势就逐渐稳定了下来。
两个大“坑”功成之后,洪承畴又给大清挖了两个大“坑”。
第一个大坑,造就了后来的“三藩之乱”。
清军平定云南后,洪承畴上疏:云南不易治理,应该让吴三桂留在那里,世代镇守。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吴三桂在云南起兵,闹了八年。
随即,洪承畴又挖了一个更大的坑。
洪承畴建议:应该以汉人养旗人。旗人可以不必为生计劳碌。
这坑,直接导致后来八旗堕落,不再堪用。
很难理解,洪承畴为什么会提出这两个建议。
云南确实难以治理,明代就以沐英一家世代镇守,清代仿照明朝的方式未为不可。
然而,沐英是朱元璋的义子,沐家世代都是皇亲,与皇家关系非同一般,关系可以保障。即便如此,沐家在云南的兵力也是被严格控制的,云南的军队也并非完全由沐家统领。
相比之下,吴三桂是何许人?他虽为“汉奸”,但对与清室关系并不紧密。而且,留镇云南的军队,悉数为吴三桂长期统领的军队!
留吴三桂在云南,迟早要出事,以洪承畴之明,不太可能看不到这一点。
至于“以汉人养旗人”的提议,就更是莫名其妙了。
明代养大量的皇家宗室,这些宗室不必干活。后来,这些宗室膨胀到百万,其岁给超出了大明一年的田亩赋税总收入,成为大明的沉重负担。而且,关键是···这些被养的宗室后来也没有什么战斗力,根本无法屏藩大明。
这些情况,曾为大明重臣的洪承畴全部看在眼里呀!
再者,“以汉人养旗人”,短期来说,最得利的是满洲旗人呀!关他洪承畴什么事情呢?他提出这个方略也没有什么好处可捞呀!
这个提议,莫名其妙!
吴三桂出于什么目的,提出这两个意见不得而知,但毫无疑问的是:这是两个超级大坑。
洪承畴有雄才。无论是为明效力,还是为清效力,他都有出众表现。
洪承畴的人生不缺乏故事,无论是降清时神秘的“大玉儿美人计”,还是后来与吴三桂的“养寇自重”说,都令人浮想联翩。
客观的说,明清易代之际,他确实为天下快速稳定做出了贡献。
然而,大明的叛臣,大清的“贰臣”,只此两点,终究让人对他尊敬不起来。
洪承畴,在松锦会战失败被俘后,投降了皇太极,这样的结果看似出乎意料,但是却又在清理之中。清崇德七年(1642年),明清之间的最后一场生死大决战——松锦会战,以明朝军队的大败亏输结束,明朝精心打造的九边精锐几乎全军覆没,辽东土地尽失,只得困守宁远和山海关等几座孤城,至此清军在辽东战场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明朝则彻底失去了反击的能力。
而更让明朝朝堂特别是崇祯皇帝本人感到悲愤的是,当时明军在辽东地区的最高统帅、蓟辽督师洪承畴竟然投降了皇太极。
在此之前,崇祯在接到松锦大战战败的消息的同时,得到的是洪承畴阵亡的消息,为此崇祯皇帝专门为洪承畴撰写了祭文,并举行了隆重的国葬。但是洪承畴投降的消息传来,瞬间让崇祯皇帝的颜面是荡然无存,“国家养士三百年”,享受高官厚禄的洪承畴就以这样的方式回报自己,崇祯皇帝的愤怒是可想而知的,而在愤恨的同时,崇祯皇帝必然也对洪承畴的投降感到了出乎意料。
但是对于洪承畴而言,投降实际上也是在清理之中的事情。
首先,明朝的衰落与清朝的强盛,这已经成为了不可逆转的事实。
自努尔哈赤以“七大恨”起兵,建立后金政权,开始与明朝争夺辽东地区的控制权开始,一直到皇太极改元称帝,正式建立大清朝,与明朝分庭对抗,短短二三十年的功夫,清朝已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并且逐渐占据了战场上的绝对主动权,不仅在辽东地区全面压制了明军,更是不断的越过长城,袭扰内地,对数次直接威胁到了京畿地区,明朝已然处于了绝对的下风。
然而此时,明朝要面对的不仅仅是清朝一个敌人,作为曾经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洪承畴更是亲眼见证了内部起义的风起云涌,再加上明朝朝堂之上文臣之间的党争和国家崩溃的财政体系,洪承畴必然是对明朝极度的失望和绝望。
况且,洪承畴之所以兵败被俘,可以说是完全被自己人坑掉了,原本已经制定好的突围转移计划,因为属下总兵为了自保擅作主张,将有序的突围变为了一场溃败,而最先领头逃跑的便是吴三桂,而这也更加让洪承畴对于大明王朝死心了。
这个时候的洪承畴也才49岁,还在从政的巅峰年龄,为了自己的前途和满足自己能够建功立业的人生目标,选择投降要比为大明王朝陪葬,会让自己得到更多。
其次,就是当时的崇祯与皇太极相比,个人能力和魅力实在是相距甚远。
崇祯纵然有着励精图治的雄心壮志,也有着事必亲躬的勤奋与执着,但是崇祯的性格弱点太过于明显了,疑心重,好面子,不愿意承担责任,极度的自负,而这也让明朝朝堂之上的众多能臣良将颇为心寒。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崇祯以极为残忍的方式杀掉了袁崇焕,而这也使得明朝朝堂之上的君臣矛盾更加激化,皇帝与武将之间则更是离心离德。
反观皇太极,清朝在他的治下迅速崛起发展,不断向外扩张,而皇太极本人也是礼贤下士,重视人才。洪承畴也正是因为皇太极亲自将一件裘衣披给了自己而倍受感动,最终选择了投降。
再次,范文程、孔有德等人的经历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皇太极继任后金大汗开始,就一改努尔哈赤对于汉族人的歧视政策,一方面消弭满汉矛盾,加强民族间的团结,另一方面,对于汉族的文臣武将予以了重用。
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范文程和孔有德了。
范文程是通过后金自己组织的科举考试选拔出的汉族官员,受到了皇太极的欣赏和器重,成为皇太极非常倚重的心腹和智囊,而他也参与了劝降洪承畴的工作,并且皇太极亲自为其披上裘衣便是范文程的计策。
孔有德在“吴桥兵变”后投降了清朝,并且受到了皇太极的极度的礼遇与重用,其地位和待遇是远胜于在明军时期。
也正是看到了皇太极对于汉族这些文臣武将的礼遇,也让洪承畴放下了后顾之忧,同时也对自己的前途有了新的期望,这也间接促成了洪承畴的投降。
最终,在清崇德七年(1642年)五月初五,洪承畴偕祖大寿等降将在皇太极面前俯首称臣,正式投降了大清。
投降后的洪承畴成为了大清王朝的功臣,同时也就此成为了南明朝廷的“噩梦”。不少“清黑”和“明粉”们在评价明末清初时期,汉民族“最大罪人”的时候,洪承畴总是会位列其中,成为排名位居前列之人,而这也正是因为洪承畴在清朝一统天下,荡平南明小朝廷的过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担任招抚南方总督军务大学士,洪承畴安抚地方,招降、收编反清武装,对于清军平定江南及福建地区立下大功,与此同时,洪承畴也极为残酷的清剿南明残余,镇压反清起义,受到了江南地区人士的批判。
之后,洪承畴担任五省经略,全面指挥与南明永历政权的战争,在永历政权内斗以及孙可望投降后,洪承畴率领的清军开始占据绝对的优势,最终消灭了永历政权,而这也是南明小朝廷的最后一个政权。
至此,大清王朝正式完成法理上的统一,而在这期间,洪承畴可谓功不可没。
洪承畴去世一百多年后,被乾隆皇帝列在了《贰臣传》中。洪承畴自投降清朝开始,深得皇太极、顺治、康熙三朝帝王的信任与器重,再加上功勋卓著,也得到了极高的礼遇与朝堂地位。
康熙四年(1665年),洪承畴去世,享年七十三岁,康熙皇帝特恩赐祭奠如制,谥号“文襄”。
然而,对于大清王朝一统天下如此重要的洪承畴,最终也沦为了政治的“牺牲品”。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乾隆皇帝为了进一步缓和民族矛盾,加强满汉之间的团结,同时瓦解汉族的反清情绪,进一步统一思想,并且巩固自身统治,下旨编纂了《贰臣传》,收录了明末清初在明清两朝为官的人物120余人,用以警示世人。
洪承畴也被列入《贰臣传》之中,并且被收录在了“甲编”之中。
能够编入甲编的,都是对于清朝赤胆忠心,功勋卓著之人,包括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祖大寿等这些为立下赫赫战功之人,都在甲编之中。按照乾隆皇帝的说法:
“所以至有二姓者,非其臣之过,皆其君之过也。”所以乾隆皇帝肯定的功绩,否定的是气节,而这归根结底还是政治统治的需要。
只是可怜了洪承畴,自己在世的时候被明朝遗民不断批判,去世后一百多年,再次为清朝君主树立为反面教材,如果洪承畴泉下有知,必然是非常的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