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构想: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普通中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②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个单元学习写景状物的诗歌,主要目的是推动中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大自然,领略作者心灵的搏动,由此而步入一种审美境界。
这是郁达夫一篇富有特色的诗歌,全文紧扣“清、静、悲凉”,勾勒了“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蝉轰鸣”“秋果奇观”这五幅画面,通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方式,将自然的“客观色调”(故都的秋景)与诗人内心的“主观色调”(个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初中一年级的中学生,她们对诗歌是不陌生的,高中学过朱自清的《春》,刚才又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诗歌,感受过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通常朋友也能说出诗歌“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但中学生主要还逗留在略读和初读上,知其但是不知其所以然,她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产生之中。班主任要充分引导中学生步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中学生具有静谧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胸襟。
本文虽是本单元的第二篇杂文,示范作用仍不可忽略,因而,继续注重指导中学生把握诗歌“形”与“神”的关系,难点置于运用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表现手法上,进一步让中学生感受画家对自然、对人生的丰富体验和深刻的思索。
教学目标:
1.感悟作者显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2.鉴赏并学习本文写景方法。
3.品位文章明白晓畅、简洁淡雅的语言。
教学重点:
1.引导中学生对故都景色的特性进行剖析。
2.把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
1.感受作者对故都秋的赞扬之情以及文中流漏出的感伤、伤感之音。
2.引导中学生推敲文中的苦闷、伤感的格调的来历,从深层次理解此文的丰富内涵。
教学任务:
第一教时重在剖析如何写景,因而借鉴其写法。
第二教时重在剖析情感和语言,在朗诵中感受诗歌的美。
教具:多媒体
教学方式:
1.美读法:反复吟诵,感受意境。
2.组织讨论法:如对“清、静、悲凉”等秋的特性的深层掌握。
3.研究性阅读:如对“黄酒之与白干……黄犬之与骆驼”中四对喻体的本体的剖析。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整体感知本文内容与情感;
2.剖析如何写景,因而借鉴其写法。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俗语有云:“女伤春,士悲秋。”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骚客骚客。
有人独立于桔子洲头,听到的是“万山风靡,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冬日里,读到的是壮观。
有人登在高处,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黄河滚滚来。”(杜甫《登高》)的景色,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哀。
有人在秋中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蝉凄迷,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细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惨。
这么,现代知名画家郁达夫来到久违的北平,又会见到一种哪些样的景色呢?下边,让我们一起走入《故都的秋》!
二、感知文题
问题:从文题中你看出了什么信息?
明晰:“故都”表明描写的地点,富含沉痛的留恋之意;“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题目明晰而又深邃。
三、反复吟诵,整体感知
1.中学生听录音(电视诗歌欣赏),让自己沉溺在文章的情感气氛中。
2.教师范读或指定一名诵读水平较高的中学生朗读全文。
四、讨论:
1.本文的题目是“故都的秋”,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这个客观现实呈现出哪些特征?明晰:总领句----“可是啊,北国的秋,却非常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感伤。”(板书:清、静、悲凉)
2.是通过什么景色的刻划来表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
明晰:主要是刻划了五种境况:早上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闲话细雨、佳日胜果。(板书: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
3.品位句子:什么地方突出了“清、静、悲凉”?
①示范剖析“清晨静观”段:(多媒体展示)
写秋院----“很高很高的青翠的天色”给一种澄澈高爽、无半点一尘之感,写出了“清”;“静对着像扬声器似的牵牛花的蓝朵”以及“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在写“静”;(这是境的静谧)“细数着一丝一丝漏出来的日光”、“静对着像扬声器似的牵牛花”(这是心的静谧)。有着几分疏远和凋敝的“破壁”,蓝、白等暖色调的“牵牛花”以及象征生命的衰竭与感伤的“秋草”,彰显了“悲凉”。(境的悲哀。)
作者觉得牵牛花的颜色“以红色或黄色为佳,紫红色次之,淡红者最下”郁达夫 故都的秋,为何?
②分组赏析其它段落:
写秋槐----“脚踏起来,声音也没有,味道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极厚实的嗅觉。”(这是境的静谧,也是心的静谧。)“扫街的在树荫下一阵扫后,砂砾上留出来的一条条扫把的丝纹,看上去既认为质朴,又认为悠闲,潜意识下而且还认为有点儿凄凉。”(这儿有境的静谧,也有心的悲哀。)
写秋蝉----“衰弱”、“残声”。(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哀。)
写细雨----“息列索落”、“云逐渐地卷向了西去”、“很厚的青布单衣或马裤”(这儿有窘境的静谧,也有情和境的悲哀。)
写秋果----“淡绿微黄”,虽然是写“红”也是“红完”。(也是一种清、静的紫色。)
③总结:
我们不妨来找一下,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在那里?
作者笔下的故都的秋,在院子中每座狭长的破屋子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在细雨的每一个雨点中;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也在那故都闲人饱含了京腔的互答声中。
本文的“形”、“神”是哪些?形神的结合点是哪些?
文章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风物,具体说是五幅秋景图。
文章的“神”是歌颂故都的自然风物,表达憧憬感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漏出深远的忧思和孤单感。
“结合点”是“清、静、悲凉”。
④学生齐声朗读写景文字。
五、迁移拓展
1、思考:假如以“故乡的秋”为题,你会怎么写?
2、展示中学生作文(多媒体展示)
秋,来了!
杜伟
举目四望,琅琅万里晴空;侧耳聆听,飒飒西风吹枯叶。习习凉风,片片枯叶。秋,来了!
风,凉了。水,静了。一张小小的红叶儿,听了阴险的西风的劝说,私下离开母枝下来顽玩,走到半道上,风偷偷儿地走掉了,他便一跌跌在了河水里。大地妈妈并没有怪罪他,而是给了他一个新任务当秋的使者。见到秋的使者,人们便晓得,秋,来了。
秋,是静美的,是迷人的!
一水一山,一柔一刚,一影一光,一阴一阳。西风徐来,波光点点。阳光照时,千点碎银拥波;倒影显处,万粒宝石铺翠。气柔而涧静。静得如同能看到秋风掠水的气息声。如秋风恋叶,似晨露吻花。想叫人不醉都不行!
秋,是丰硕的,是充实的!
棉花想对秋告白些哪些,刚想开口,却为秋盛开了一片雪白。小麦笑得涨红了脸,羞得再也抬不起头来。洁白的棉花疼痛了你的眼,金黄的小麦扎疼了你的手,你却浑然不知,由于你已沉溺在这秋的丰硕里。
秋,自然坦荡。春天的满月,更像一位天真无邪的女孩,揭去了神秘的面纱,在清亮的天湖里忘情畅游。
夏天的天更高,地更阔,日月更温柔多情。即使草将凋谢,叶将凋谢,但生命的进程和希望永远不会结束郁达夫 故都的秋,生命的梦幻和想像永远展开!
秋来了!带着静美,带着丰富,带着梦幻。
秋
凌欢
夏天带着些许暖意来了,它甩掉了酷暑的夏,它把秋景开始撒向人间。
秋化成一只只甜美的橘子挂吐蕊头。立夏不久,橘子还是墨绿的,让人怀疑去年的秋是不是来晚了,但是望着那些梨子仍有想吃的冲动,于是随手摘一个剪除皮,橘子肉还变得白白的,咬一口满口都是酸。大人极少去摘橘子吃,小女儿们却满院子跑,这有啥酸?从小就是那么吃的。这才是夏天的口感。
秋化作金黄的玉米出现在田间。收割机的出现让田里多了不少生机,大人在忙着把小麦装进麻袋,小女儿追着收割机看。夏天的太阳永远没有春天的性感,这可让大人着急,她们害怕小麦无法磨碎,幸得秋风是慷慨的,多多少少给人们帮了忙。
秋化作大道上人们穿着的衣服。花花绿绿,各色各样,好一派美景。天气转凉了,这是遛弯的好日子。大道上人来来常常,我在人群中找寻自己走过的公路,在人群中找寻自己说话的回声,在人群中找寻我笑容的回应。秋这个平时的季节给了我们许多好奇的欲望。
秋化作了校园里的第一片枯叶。我碰巧从地上捡起它,它那未了的红色仍然润泽,我能够觉得它和树一样的气息。这让我感觉这不是一个树枝败叶的季节。“一叶飞舞而知秋”,这是没错,但是我却不觉秋悲哀。我以为学习忙碌,生活所有的喜怒哀乐都在笔下抹去,而且秋的到来还是能把我的心思引开,让我不自觉地偷闲。
秋是个收获的季节。带着过去一学期或多或少的成绩,我们投入另一个收获的学期。我们用温暖的心感化仍然被蒙上悲哀的秋。虽然冬之冷风滂沱,我们都会担心吗?
1.讨论:这此文章在写景方面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讨论后多媒体展示:
①景与情是交融的,以情驭景,情境交融
②调动多种手法写景,如远近、动静、高低等
③从各类具体可感的景物入手。
六、教学反省
1.恰当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扩展了课堂容量,丰富了课堂方式,活跃了课堂氛围。一学时既听了名家的诵读,剖析了本文的写景片段,又赏析了中学生的两篇作文,总结了写景的方式。这与运用多媒体教学是分不开的,可见,恰当借助信息技术有助于补充传统方法的单一性,更能在表现方式上愈加自由。
2.设计有新意,切入点好,重点突出。这一课时要解决写景的问题,从题目探究入手,直接引入对秋的描写段落的剖析与鉴赏,入题快,简捷,之后听名家诵读,步入到一个特定的气氛中,接着利用PPT,选用上海春天的图片有针对地示范剖析一个画面,后由中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画面剖析,最后再鉴赏两篇有关写秋的作文,这样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的。
3.重视技巧介绍,旨在于培养中学生的学科素质和思维方法。陶行知先生强调:“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中学生,乃是教中学生学。”有效课堂的建立,应当回归“教中学生学”的本质,引导中学生解决“学哪些”与“怎么学”的问题。本堂课的设计分两个层次:首先分两个层次讲解,先赏析课文,从课文学习写景的方式,之后比较中学生的作文,运用知识赏析,培养了中学生的学科素质,这有利于中学生之后独立鉴赏同类作品。
但本节课在施行过程中也还有较多不足:一是容量过大,中学生作文可删掉一篇,留足时间给中学生讨论。二是中学生研讨的深度不够,这一方面是时间不够宽裕导致的,但与中学生思维的深度也不无关系,之后多引导中学生想深想透,不宜逗留在表面上。三是中学生的参与面欠广,有部份中学生只是旁观,完全没有参与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