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易志坚教授获评2021年“全国最美科技工作

大学分数线2022-04-04 15:58:56佚名

首创“沙漠土壤化”生态恢复技术,在内蒙古、新疆、西沙岛礁等地开展中试让力学治沙成为现实。这个利用“黑科技”治沙的团队,来自没有沙漠的重庆,来自以架桥修路闻名的重庆交通大学。看似“不务正业”的背后,是该校力学与生态交叉创新的探索。

近日,研究团队带头人——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易志坚教授获评2021年“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立足自身学科专业特色和科技创新基础优势,重庆交通大学加速学科结构优化和科研方向转型升级,走出了推动学校科技创新、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之路。

与时俱进 学科交叉助力科研转型升级

“你们可能走过川藏公路,被沿途险峻绝美的风光吸引,但你们可能不知道,我们学校便因川藏公路而生。”每年开学季,重庆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唐伯明都会在“开学第一课”给新生们讲校史,就是为了让学生们牢记肩负的责任,传承弘扬“两路精神”,甘做“铺路石”,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的需要。

从为川藏公路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到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众多西南地区重要干线公路建设;从西南第一路——成渝高速公路,到世界上最大跨拱桥、最大跨梁桥和最大跨石拱桥等一批世界之最的桥梁隧道工程;从三峡大坝到港珠澳大桥;从长江“黄金水道”的整治通畅,到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通江达海,都有重庆交通大学的默默付出。

在最近两届世界大学生桥梁设计大赛中,该校学生连续两次获得一等奖,作品不仅设计精妙而且充满美感。“我们对于学科的发展一直是与时俱进的。”唐伯明说,十几年前学校就开始探索“交通+艺术”教学,增加学生的美学素养,希望他们参与的重大工程成为经典。

今年2月,易志坚团队的“沙漠土壤化快速生态恢复一体化技术”项目荣获2020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这项技术是由该校研究团队从力学角度出发,研究沙漠生态恢复的跨学科颠覆式创新成果,已在内蒙古、新疆、四川等省(区),以及中东和非洲国家开展2万亩试验示范项目。

“近年来,学校在持续做强做大交通、土木、水运、经管等传统优势学科的基础上重庆交通大学研究生院,积极开展交通+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生态环保等学科交叉、更新和科研方向转型升级行动。”分管科研的副校长周建庭介绍,学校目前在交通+大数据智能化、大生态、新材料、先进制造、智能建造等方向形成了多支院士领衔的科技创新团队,学科布局进一步优化重庆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逐步形成了“水陆空轨”齐全的学科专业体系。

攻关核心技术 科技成果从追求数量转为追求质量

2020年3月,重庆交通大学投入2.5亿元建设的占地250亩的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正式运行。该实验室自主研发了国际领先的桥梁结构环境耦合试验平台、大跨拱桥建设运维综合试验平台和隧道工程试验平台,在大跨拱桥、特长隧道领域的研究成果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10项。

该校投入2.3亿元建设了300亩的国家内河航道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了长江、珠江流域70%以上的航道试验,处于世界内河航道研究第一梯队,建有包括葛洲坝到三峡大坝1∶100物理模型的三峡水运新通道科研基地,攻克了三峡水利枢纽通航和船闸建设等技术难关。

通过建设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内河航道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交通土建工程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级重点科研平台,重庆交通大学汇聚整合校内外科技创新资源,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突破一批制约西部山区交通建设、运行管理和绿色发展的技术难题,取得了山区大跨拱桥、内河生态航道、城市单轨装备及西部内陆出海通道等领域一批国内外领先的创新成果。

近年来,重庆交通大学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构筑科技创新平台,推动成果转化应用,积极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围绕建设交通强国战略目标,先后提出三峡水运新通道建设、加快推进中缅石油管道建设、提升渝滇缅—印度洋物流通道建设等咨政建议,被中央办公厅采纳,特别是渝新欧中欧班列、南北通道倡议等成果为重庆物流降本增效、对外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周建庭表示,“十四五”时期,重庆交通大学将主动融入国家战略需求,聚焦智慧交通、生态环保、传统学科强基提质、交通装备智能制造、智能建造、交通文化艺术6个重点领域,努力在山区特大跨桥领域实现国际领先,推动科技成果由量的扩张到更加重视质的转变,强化院士专家团队引领带动作用,更好地推动学校为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