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高考改革上周:从明年开始,高考英语将一年两考

大学分数线2022-05-28 11:05:59佚名

不一样的教育新闻,不一样的解读视角,深受家长和老师欢迎的教育咨询平台。点击标题下蓝字“每日新报新教育周刊”免费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值班小编 阿德

撰文 贾林娜

制作 刘德胜

天津高考改革

上周,本市公布了《天津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从明年开始,高考英语将一年两考;从2017年新入学的高一年级开始,取消文理分科,学业水平考试将分为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高校的招生录取也将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可以说,此次招考制度改革不仅仅是考试次数、录取形式的变化,更带来了日常教学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学一线的老师以及学生和家长是制度改革的切身利益者,对于学习这件事有了更多的思考。

英语成绩“择优计分”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就是大家常说的会考)不再轻松易过,等级性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将成为高校招生的依据之一,而且“3+3”形式的考试方式,因为取消了文理分科,学生在选择高考科目时不再被固化为“文综”“理综”,考试时间也更为分散……因为新政策刚刚公布,教育部门还将进行相关的政策指导培训和教学教研培训,学校层面整体的教学调整还没有展开。近日,新教育君随机采访了本市几所高中的学生和老师,大家对改革方案有着自己的“解读”。

疑惑一

改革之后要上的课增多了吗?

某重点中学高一学生小雯觉得,上高中以后,要学习的科目和每堂课的内容比初中时增加了不少,单单拿写作业时间这点来说,每天要比上初中时延长了两个小时。“因为学科多了,就算每位老师只留半个小时的作业,每天也得写上两三个小时的作业。虽然有的作业是不必转天要交的,但像数学、物理这几科的作业要花更多的精力。”在小雯看来,实行高考改革后,要求学生更扎实地掌握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在确定哪几科参加等级性考试前,每科起码都要打好基础才行”。

小雯觉得,现在高中的课表安排几乎每天要上7-8节课,实行考试改革后,取消了文理分科,会考也是分成合格性和等级性两种,既然有考试,学校就要安排老师来上课和复习指导,多学是必然的。

小雯的妈妈也有同样的想法,她说,高考改革取消了文理分科,现在每个学科基本上都分必修课和选修课,学校还开设了不少校本课程,学生在选课上有了更多自主权,课会不会越上越多呢?如果有的学生选择报考职业院校,是不是还要上一些技能性的课程?

疑惑二

改革之后考试次数会增加么?

高二学生小澍说,高考改革方案出台后,这几天他跟同学在班级的QQ群里已经讨论两天了。明年他们这届学生可能只是在英语这个科目上要参加两次考试,包括听力考试和笔试,都要考两次。尽管多考一次英语,不过心情可能不会那么紧张了。两次考试,哪次成绩好用哪次的,与此相比,语文、数学的考试可就是“一锤子买卖”了。

“我们就是头一拨”,小澍和同学们这样形容自己赶上了高考制度的改革。小澍说,学弟学妹在高中阶段不仅赶上英语一年两考,大概会考的次数也会增加。像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科,不但要有合格性考试,也要有等级性考试。

小澍的同学阿涵觉得,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科选3科参加等级性考试,跟以前高考的考试科目数量是一样的,只是不再直接按照文理科划分为“文综”和“理综”的学科类别了,学生能有更多的选择权利,可以“跨界”选择自己的强项参加高考。合格性考试应该跟现在的会考差不多,每个学生应该都能通过。阿涵说,好多同学讨论时都觉得,把自主选择的3门等级性考试的时间提前,能减少集中在6月高考时的紧张感,避免一下子面对6科的复习备考的压力,还是挺不错的。

改变一

改革之后技能型人才上高职更容易

相比学生对选择考试科目的关注,家长们更关心新高考政策实行后,高校是怎么招生的。

徐女士的女儿今年上初二,明年中考后天津高考改革,将是第一届完全按照高考新政策考试升学的学生。徐女士认为,普通高校自主招生方式变化很大,肯定要求学生在学习上一定“坚持到底”天津高考改革,不知道挪到高考后进行的自主招生考试,是不是对高考科目的成绩要求也更高了,招生的方式会不会变得更多样?

杨先生既是一名高二学生的家长,也在本市一所高职院校任教。他认为,高考改革后,市属高职院校在天津的招生时间变为春季,对生源是一个分流,不再千军万马挤高校统一招考的独木桥,将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高职院校招生时不仅看文化课的成绩,还有职业适应性测试,包括综合能力和技术两项,高职院校有了跟普通高校不一样的自主招生的选择权利,不唯文化课分数录取,改变了人们印象中上高职院校低人一等的印象,让那些可以手随脑动的技能型人才提前发现自己的职业专长,对孩子找准、规划好自己今后的职业道路好处多多。

改变二

改革之后学习上要思考的事更多了

范历老师是天津市实验中学一名高二语文老师,也是该学科的备课组长。范老师说,虽然高考新政策刚刚发布,但作为一线老师,早早就开始为高考改革做了教学上的准备。她现在的学生即将面临高二下学期物理、生物、政治的会考以及高三上学期语文和数学的会考。这届学生高三毕业时,就将参加一年两考的英语考试。

范老师说,即将会考科目的出题方向将渐渐向新政策要求的标准改变,任课的老师们也按照新标准来指导学生,比如考试时间将会缩减,主观题减少、客观题增加,这些都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和训练时有所体现。老师们现在了解到,2017、2018、2019三届毕业生的高考仍将是每年一次考试,到2020年的高三毕业生会正式开始语文、数学和其他科目分开考试的高考模式,所以这几年对一线老师来说,也是一个时间节奏逐渐过渡但教学方式要迅速适应新政策要求的过程。

“新政策公布后,少有家长向老师咨询如何适应政策的变化。”范老师认为,“现在不少家长更多依赖老师来教育孩子,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请老师多费心’。但实行新高考政策后,其实对家长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家长要帮助孩子进行选择,像选择报考哪几科参加等级性考试、参加哪所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等,都不是老师能拍板决定的。”

“一线老师是直接面对新政策、消化新政策、执行新政策的人,就要了解政策怎么变化,进而转变为怎么教好学生、怎么让学生考好。”范老师说,“以语文学科来说,以前的会考大部分考课本内的知识,现在只保留课内文言文的部分,考试在内容、时间和题型上都有变化,老师就要改变以前习惯了的授课方式,调整训练试卷的内容,还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安排考试时间的指导。”

曾经经历过本市2006年高中课改的范老师说,执行新政策对现在的一线老师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新课改改变的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高考新政策带来的是天翻地覆的变化,不但要调整课堂教学,还要带来班级管理上的变化,“走班制”会普遍推行,因为不分文理科后,同一班级的学生选择的学科不同,势必要通过走班的方式来学习。实行“走班制”后,对老师也是一大挑战,必须提高自身水平才能吸引学生选课、听课,这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对老师来说,现在不仅仅要考虑自己“怎么教”的问题,更要转变为学生“怎么学”的问题,课堂上不仅仅是老师的“教学活动”,更要转变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以高一高二的语文课为例,现在每周只有4课时,却要完成每学期两本教材的学习任务,不但要求老师更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也要求学生主动去学、家长主动监督,单单依赖课堂和老师是不行的。比如实行新高考政策后,考试将会加大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比重,这方面的考试内容就很吃课下功夫。

记者手记

一系列的政策变化,不仅仅是新词的撞击,更有教学、学习行为的惯性转变。对学生和家长来说,高考选择的空间大大增加,“3+3”怎么组合?自主招生怎么填志愿?招生批次调整后,志愿填报怎么有的放矢?随着改革细则的逐步落实,相信学生和家长会慢慢心中有数。因此,因材施考、因材录取,不但要求老师悉心教学,更要求学生对自己提前做好人生规划。

天津家长互助团

新教育微信平台万名家长互动新阵地!

资讯更及时、资源更丰富、活动更好玩!

邀你一起活捉小编、有问必答、红包开抢!

天津高考英语改革_天津新高考改革_天津高考改革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