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主义政治学兴起于二战以后,它着眼于研究人和人的行为。其基本特征是:第一,关注政治活动的行为者,拒绝机构研究法;第二,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政治现象,资料的量化是科学化的重要目标;第三,强调社会科学的统一,即主张合理利用其他社会科学学科(如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的资料来描述和解释政治现象;第四,主张研究中的“价值祛除”(value free)或者“价值中立”
(value neutral)。[分析与提示]
政治学是研究公共权力的形式和运作规律的科学。
西方政治学一般分为古典主义时期、传统主义时期、行为主义时期和后行为主义时期。
行为主义政治学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于美国学界的一种政治学方法与范式,六十年代后,这一流派开始转向后行为主义政治学。其主要缺陷与问题是:行为主义政治学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过分注重政治的形式,揭示政治实质不够;过分注重方法论,忽视实际问题的研究;过分推崇自然科学方法与技术而排斥历史的哲学的方法;试图排除价值成分,只解释“是什么”
,不研究“应如何”;只求解释现实不求改造现实;特别是所谓的经验理论带有极大的主观因素。这些缺陷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发展。尽管行为主义政治学指责传统政治学在现实政治面前束手无策,但20世纪60年代国际政局动荡不安,美国内外政治危机的事实证明行为主义政治学同样是不能担负起科学说明并解决现实政治问题的重任。[相关思考]后行为主义政治学对现实的社会、政治、经济为问题更加关注。代表人物如约翰
罗伊斯及其代表作的《正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