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注定没有阅读量的问题。
黎巴嫩亲近哪个国家?这从一些历史事件中可以找出答案:
一、2017年11月,黎巴嫩总理哈里里访问沙特期间,突然在该国电视上宣布辞职,表态中似有难言之隐,并在此后“销声匿迹”。一时间,黎巴嫩政府抗议,中东舆论哗然,认为沙特扣留了总理……结果是法国总统马克龙解开僵局,通过个人斡旋使得哈里里回归,先到巴黎,后回贝鲁特,辞职风波平息。
黎巴嫩是中东阿拉伯世界中唯一不以伊斯兰教作为国教的国家。它国内人口685万中1/3多是基督徒,另外2/3是穆斯林,国内宗教派别多达17个。
根据基督徒(马龙派为代表)、逊尼派、什叶派三方在独立后达成的“国民公约”(竟然不成文),马龙派人士担任总统,逊尼派出任总理,什叶派人士当议长。
由此可知,法国作为一战从奥斯曼“接手”管理该地国家,它与黎巴嫩历史关系密切,是现代黎巴嫩的“助产妇”。沙特则对逊尼派影响甚巨,现任总理的父亲曾是黎巴嫩大名鼎鼎的实业家,出任过总理,2005年不幸死于汽车炸弹恐怖暗杀,子承父业的小哈里里也离不开沙特的资金支持,当然,后者的存在绝对是为了抑制叙利亚、伊朗对什叶派、特别是真主党的支持。
二、黎巴嫩国内什叶派又占穆斯林人数的60%稍多,他们史上在黎权力框架中最弱。但两次以色列侵略黎巴嫩催生了一个坚强的什叶派军事政治势力――黎巴嫩真主党。它不屈不饶抗击以色列,同时在黎南部影响逐渐扩大,得到叙利亚和伊朗的大力支持。2011年叙利亚战事中期起,真主党部队活跃在叙利亚支持巴沙尔政府军。
20世纪至世纪之交,叙利亚对黎巴嫩影响甚大,叙军曾驻扎3万多人对付以色列,同时控制黎巴嫩政治安全。哈里里遇害后,西方国家将矛头指向叙利亚,巴沙尔在压力之下撤军,从此叙利亚在黎影响式微。伊朗更多与真主党联系,与黎巴嫩政府关系一般。
三、上世纪80年代,美国曾驻军贝鲁特“维持和平”,不料驻军营地遭遇汽车自杀袭击,240多名海军陆战队士兵丧生。
美国从未“放弃”对黎巴嫩事务的干预,但它甘愿法国当“先锋”。因为目的一致,孤立叙利亚,排挤伊朗,打击真主党(美宣布它为恐怖组织)。
四、有上述“玩家”,土耳其、以色列基本不受欢迎,其他阿拉伯国家与黎巴嫩没有共同边界,关系正常而不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