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互动装置展的天地——西岸美术馆的“智造展厅游乐场”

报考指南2022-09-26 09:07:38佚名

“孩子一直在家上网课,今天到展厅里特别激动,这几个装置都需要跟其他小朋友一起探索,交到了好多新朋友!”

周末下午,市民王先生一家带孩子来到西岸美术馆,这一次他们并没有直奔二楼常设展,而是来到美术馆地下一层的“智造展厅游乐场”。8月5日起至明年2月12日,这里都是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合作项目“哇!地下!”亲子互动装置展的天地。

暑期是亲子家庭出游的高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带孩子来到美术馆,因为除了艺术家们贡献的视听觉盛宴,这里还是公教活动的重要载体。去年,西岸美术馆成为上海全年举办公教活动场次最多的美术馆,627场活动涵盖76个项目,不仅有面向儿童的手作工坊,也有面向成年人的艺术文化讲座、导览和表演项目。

余德耀美术馆《奈良美智》大展

日前发布的《上海美术馆发展年度报告(2021)》显示,去年上海的美术馆数量达到96家,再创历史新高,不仅稳居全国城市首位,并且在16个区实现了全覆盖,全年接待观众达621万人次。从单纯的展示空间,到文化体验和社交场所,上海越来越多的美术馆正打破固有的空间局限,开始走进社区、融入市民生活,不断提升艺术在整个城市的能见度。

美术馆的第二职能

生活在上海多年的李迪在沪从事文化工作。2019年11月,西岸美术馆开馆后,这里成了她为工作和爱好“充电”的新据点。每一部常设展和特展她都看过不止一遍。就在去年8月,她发现美术馆地下一层原先仅作通道使用的空地,突然靠墙摆放了一排书架,上面的书虽然还不多,但都是艺术类、视觉类书籍,其中不乏来自欧洲知名出版社的摄影图册。

这是2021年8月中华艺术宫网上预约,西岸美术馆面向公众推出的一个共建式开放图书空间,项目名为“书架”。任何来到美术馆的人都可以捐赠书籍,并成为“书架筹建合伙人”,让思想和视野在纸间传递。项目首批分享者包括知名艺术家、作家、学者及文化名人,作家金宇澄分享了书籍《这里》,中国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杨振宇分享了《艺术的故事》。

西岸美术馆“书架”项目

西岸美术馆方面介绍,观众们捐赠分享的图书必须是有版号的正规出版物,经过美术馆方面审核,符合项目的艺术人文导向,就能成为“书架”的一员。图书捐赠者成为“书架合伙人”,美术馆工作人员就是“书架饲养员”。书架所在的阅读空间,有适合孩童阅读的小桌椅,还有几组一大一小组合起来的亲子沙发,方便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

随着“书架”项目的推进,李迪很快发现,除了名家们推荐的较为正统、专业的艺术类书籍,越来越多的观众分享了更具科普性的书籍,并且范围逐渐变广,从美术延伸到了视觉艺术、建筑、文学乃至哲学领域。

这让李迪想到了自己打算捐赠的图书,金宇澄的《繁花》。“曾经我对上海的印象是旗袍、留声机,而金老师则书写了上海另一面的气味……阅读时,从纸面扑面而来的是这座城市的另一种身段与表情,这是一部不是上海人也能读懂的作品。”李迪说,对于家乡不在这里,但已经久居上海多年的人来说,《繁花》也好,美术馆也好,都是他们能更好、更舒服地融入这座城市的媒介与载体。

中华艺术宫网上预约

随着书架一排排地增加,西岸美术馆地下一层也成为了一个以书“汇”友的空间。在“书架”项目长期开展的同时,这里也举办了“阅读马拉松嘉年华”“书架X灯塔书房”“童话汇”等全民阅读活动。在了解“书架”的筹建计划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自发捐赠书籍,阅读空间也经常满座。

今年8月,观众在西岸美术馆“书架”项目寻找书目。 舒抒 摄

截至今年8月,西岸美术馆“书架”空间总人流量达到1.6万人次,收到公众筹建书籍700余本。在因防疫需要有近5个月无法常态化开馆的情况下,仍旧超出了预期,也因此荣获了文化和旅游部2020年至2021年度全国美术馆优秀公共教育项目。

发自内心的好奇与渴求

马蒂斯曾说过,好的艺术就像一把扶手椅,能给人带来舒适与享受。西岸美术馆的公教活动恰好可以分为三种形态:书架,椅子和实验台。“椅子”代表各类讲座、影像赏析活动,台上的艺术家与台下观众相互分享见地。“实验台”则是各类艺术工坊项目。

虽然公教活动已经在艺术爱好者圈内实现了“叫好又叫座”,但西岸美术馆运营方却深知,想要让公教活动持续具有吸引力,目光就不能局限于圈内。通过全民参与让美术馆、让艺术“破圈”,才是公教活动的意义所在。

“哇!地下!”互动装置展 舒抒 摄

“从娃娃抓起”在这里同样适用。在“哇!地下!”互动装置展的现场,小朋友们对这些五彩斑斓的装置非常入迷。“水的旅行”让孩子们看到代表水滴的蓝色小球如何慢慢上升中华艺术宫网上预约,展现自然界的水循环;在“獾的迷宫”,孩子们尝试用毛毡仿造洞穴隧道,了解动物们在地下群居、储存食物的方式;“海狸建筑师”板块让小朋友们动手搭建立体洞穴,学会保护人与自然共同的地球家园。

在这个由法国设计师玛塔莉·卡赛特( )为西岸美术馆“智造展厅”量身打造的展览里,大人和孩子通过装置艺术和沉浸式互动,共同感受和了解隐匿在地下的生态奇观。而孩子们认真探究的模样,则让一旁的大人们都感到惊讶。

儿童美育是西岸美术馆开馆以来持续探索和实践的领域之一,不仅在“时间的形态”“万物的声音”等常设展为小观众们开设了导览,位于地下一层的“智造展厅游乐场”和工作坊等区域,皆是开馆之初就专门为亲子互动展览和活动开辟的空间。

法国新浪潮II活动现场

参与公教活动的“大朋友”也有让艺术家和工作人员感到惊喜的时刻。2021年4月,西岸美术馆启动品牌项目“WBM影迹”,在一场关于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影像艺术鉴赏活动中,现场观众对“新浪潮”是什么、如何形成、怎样演变等话题提问得非常细致,即便与日常生活关联不大,但却是发自内心的对艺术的好奇与渴求。“这就是美术馆公共教育功能的展现。”现场一位导览员这样感叹。

“AI、泛技术与艺术” 系列活动现场

西岸美术馆所在的徐汇滨江,是目前上海黄浦江畔唯一实施人工智能(AI)与艺术(ART)“双A战略”的区段。为此,西岸美术馆于去年推出“AI、泛技术与艺术”系列活动,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举办之际,联动多位学者、策展人、艺术家开展了12场形式多样的活动,涵盖新媒体影像作品展映、夜间沉浸式视听展演、艺术科技工作坊、影像鉴赏与讲座等,带领人们在艺术空间体验科技美学。该项目与“书架”均荣获了2021年度上海市美术馆优秀公教项目。

艺术是思考与引领

2021年度,西岸美术馆共接待58.3万人次,仅次于中华艺术宫位居第二,接连推出的夜场活动、全馆联动活动功不可没。今年夏天,“西岸美术馆大道”再度开启“艺术夏令时”,余德耀美术馆、龙美术馆(西岸馆)等均开设了夜场。正在余德耀美术馆展出的“奈良美智”大展更是将夏季参观时间延至21时,展期也延长到了明年1月。

《奈良美智》大展 余德耀美术馆 供图

美术馆的体验性和社交属性,正通过延长开馆时间、举办各类活动而不断加强。这不禁令人想到西岸美术馆展陈项目的合作方,法国巴黎的蓬皮杜艺术中心。

在旅居法国多年、师从建筑大师包赞巴克的建筑师王宁看来,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蓬皮杜中心,在当时具有划时代的前卫意义。这里不只是美术馆,还包含了图书馆、影院、展厅、儿童工作坊,大人和孩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在外露的钢结构和复杂的管线包裹的内部空间,则有着足够的空间高度与灵活度,让不同形式的艺术品都能与人产生交流。“艺术不仅仅是审美的问题,更是对社会进行反思与引领,而蓬皮杜中心本身就具有引领性和思考性。”

目前,上海已形成了徐汇滨江、外滩沿线、虹桥地区等为代表的美术馆集群,同时,以浦东美术馆、上海黄浦区东一美术馆、上海静安尤伦斯美术馆、上海苏宁艺术馆等为代表的“一江一河”美术馆集群正雏形初显。尤其在浦江两岸,无论是近年来新开馆的浦东美术馆、西岸美术馆,还是已经颇有资历的复兴艺术中心、龙美术馆,都具有足够独特的空间形态,并且提供公共教育、文化休闲、咖啡、艺术商店等丰富的服务和业态支撑。

徐汇滨江“西岸美术馆大道”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