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年级的小朋友是最像小学生的“小学生”。
没办法,孩子的成长太快了,一天一个样。一二年级还是小蘑菇般的稚气,五六年级俨然已经是少年模样了。尤其现在孩子营养好,五六年级个头超过妈妈的一数一大片。电视里穿着校服衬衫带红领巾的“标准小学生”,大多数都是三四年级。
跟上一篇文章一样,我们先了解下现阶段孩子最大的特点:
三四年级的孩子,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已经有了较大飞跃。注意力集中时间有较大提高,基本可以坚持40分钟的课堂不走神,除去复习、课堂导入等环节,专注学习新知识的时间也能达到20-30分钟。融入集体和社会的意识增强,所以也能够胜任更复杂的学习任务和合作任务。
相应的,这个阶段的教材和考试,有如下特点:
教材上,基本上已经包含了小学语文课文所有类型。寓言、说明类文章、想象类文章、写景抒情类文章、传记类文章、文言文、现代诗等都相继在这一阶段出现;
考试上,现阶段的考试开始规范化,有相对固定的题型和考法,从形式上跟五六年级已经没有太大区别了。
所以到了三四年级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科学地搞学习!
现在我们要上学习策略了。
学习策略是认知心理学方面一个很专业的术语。什么叫学习策略?用大白话来说,就是为了能够更好的进行“学习”这项重要任务,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当然,主要是思维层面的。比如根据众所周知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背单词,就是一种学习策略。
三四年级的孩子,是初步接受学习策略的好时机。从语文学科的角度来说,有哪些好的策略呢?
阅读策略之:
归纳思维,“题型”意识
三四年级,无论是日常学习,还是考试的内容,都有了相应的变化。
我们来看看考试的变化吧
这是东城区三年级上学期刚考完的卷子。里面加红框的题型,大家不觉的有点眼熟吗?
这三个红框都拥有自己的名字,它们分别叫:
词句理解题
鉴赏题
人物形象分析题
“词句理解题”,就是让学生根据上下文来解释词语。这些词语有些是较难、较生僻的词,有些则是普通词语在文章语境中有特殊含义。
“鉴赏题”又叫“赏析题”,主要的提问方法就是问:某些词句好不好?好在哪儿?用了什么修辞、什么描写?通常题干中会出现“赏”“鉴”“析”“品”“好”“妙”等字样。
“人物形象分析题”一般就是让学生结合文章,来分析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等,在小说类的阅读题中基本是必考的一类题型。
它们长大后的样子是这样:
2020高考语文全国卷二
20201北京高考语文
这些题型可以说是中高考的常客了,哪里都有它们的身影。
所以,结论来了:
一些高考的经典题型,可能三年级你就开始接触了。
三四年级这一阶段的小朋友,抽象思维能力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有一定程度的共情能力,开始逐渐能够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阅读中附加的基础知识题会变少,而考察文章逻辑、情感等等主观题开始出现较多,这时候要逐渐形成“题型”的概念。
作为家长或老师,可以提醒孩子总结做过的题,让他把同种题型的题目归类在一起。这里的底层能力是归纳思维。
比如“人物分析”是个大题型。
题目可能问的是“主人公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第八段写出了主人公什么性格?”、“谈谈你对主人公的理解”等等问题,这些都属于人物分析题,我们把它们放在一起。
归纳的多了,渐渐就能够从中找到共性。
比如人物分析题,通常会有两个答题要点;一个是准确提炼出概括人物性格或形象的词语;另一个是从文章中找到相应的事迹或描述来支持它。
编一道题:
问:“《三打白骨精》中的唐僧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4分)
答:在“三打白骨精”的故事里,唐僧不辨是非(1分),他肉眼凡胎,看不出白骨精变成人的模样,想吃唐僧肉。悟空为了保护他打死妖怪,唐僧还错怪孙悟空…(1分)
但是这里也体现了唐僧的善良仁慈(1分),他慈悲为怀,以为妖怪是普通人,多次阻止悟空“伤害”他们,体现了他的善良…(1分)
文章和问题千变万化,但题型的解法相对固定,以后无论我们再遇到了什么样的刁钻古怪文章和问法,只要是问人物现代诗摘抄四年级,那我们就心中有数,都能不懵不怵。
“鉴赏题”也是一样。
小学阶段鉴赏题主要考察对修辞、描写等手法的鉴赏,所以答题要点也是两个:一个是明确点出使用了什么手法及效果,另一个是结合文章主旨谈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再编一道题:
请赏析“妹妹的脸像红苹果”这句话好在哪里。(3分)
答: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妹妹脸颊红润可爱的特点(1分),表现了作者对妹妹的喜爱之情(1分)。
语文阅读的题型基本上贯通小初高,方法都是通用的,区别主要在于文章难度。
以前,学校管的还不那么严的时候,有些试图证明自己的初中生,会去挑战高考试卷。面对理科卷他们经常铩羽而归,但语文居然往往考得还不错。大抵也是因为阅读的常见题型、写作的技巧这些东西他们早早就接触过,无甚可畏惧。
但是,姜老师狂砸黑板的提醒:
题型这个东西三年级就出现了,到高考也就这点题型,这是个客观现象。但我们并不是说,你要超前学,三年级就能搞定高考题。这真的违反常理。
所谓的题型的解答技巧、套路,都是很简单的、半小时就能说明白的东西。它就好比滑雪的理论技巧,教练讲一次就能听懂,但听懂=会滑雪吗?肯定不能。你要在雪场老老实实花上十几个小时才能入门,想滑成谷爱凌那样,不得练成千上万次嘛?
阅读也是如此,理论运用与实践,真正关键的是你读了多少文章、思考的深度如何,而绝不是套路的掌握是否纯熟。
阅读策略之:精读和略读
三四年级课标的要求:
上一篇文章写一二年级的时候,我还在痛心疾首的呼吁,要让孩子们出声朗读啊!过了这村没那店儿了!因为三四年级我们的主流是默读。
出声朗读速度是比较慢的,正常人的语速大约是100~200字/分钟。而不出声,只用眼睛浏览的默读速度更快,小学生大约能达到300字/分钟。从朗读转到默读,阅读的效率大大提高。
有些孩子在从朗读转到默读的过程中,会有一个“指读”的阶段,就是虽然不出声了,但是还需要用手指在书上指出读的位置。小朋友刚开始读纯文字书,容易串行或者找不到读到哪里了,这时候指读就能起到提示作用。“指读”是阶段性行为,也并不是所有人都会经过这个阶段,一般都能够顺利转到默读,也没必要特别纠正。
以前很多专家都说语文高考改革的一大方向是让学生做不完题,很大程度是就高考卷面阅读量来说的。据统计,近些年高考语文卷面阅读量在持续增加,一般是七八千字,个别年份或地区甚至上万。
其实不仅仅是高考,初中和小学的阅读量也都越来越大。
最简单直观的一点,以往语文中考试卷多数是六页,现在试卷七八页的也不在话下了。小学试卷算上作文纸超过四页也非常常见。为了应对这种变化,我们对默读的速度和效率进行训练,很有必要。
最常见的策略就是精读和略读啦。
还是先来看一下官方的要求:《课标》中明确提到了精读和略读。
用大白话解读一下:
精读,重点要看孩子能不能体会作者情感、能不能结合自己生活体验理解文章。
其中:
第一学段(一二年级)侧重积累、理解重要词句;
第二学段(三四年级)侧重理解文章情感、中心思想;
第三学段(五六年级)在前面的基础上,新增了文章顺序和手法;
第四学段(初中)在小学的基础上,考察更综合,同时新增了其他文体的要求(主要是议论、说明这两类)。
略读就很简单,能不能快速读完,还得知道这文章大概说了啥。
要求整明白了,现在我们来“一二三看方法”。
一、为什么要区分精读和略读?
当然是为了提高阅读效率。
我相信很多家长都有一个理想:读书能够超过看电视和刷手机,成为孩子获取知识的第一途径。如果所有的书全都精读,孩子时间不够,获取信息的效率太低,孩子自己的获得感也不强。这时候就需要精读和略读齐上阵了。
二、什么文章精读?什么文章略读?
需要学生思考、分析、理解的文章要精读,比如语文课文、比如考卷上的阅读理解、比如一些思辨性较强的文学作品、比如数学课本。
而仅仅为了获取知识或者消遣娱乐而读的文章,都可以采用略读的策略。
换言之,对一个日常热爱读书的孩子来说,可能70%以上的书都是略读的。
但要注意,精读和略读并不割裂。同一篇文章,可以先略读掌握大意,再精读某些字句段落。
比如说,人见人爱的《西游记》就兼有很强的故事性和文学性(注意我是指原文而非缩略版),很适合精读略读相结合。
三、如何精读?
还是以《西游记》为例。
我们可以先为了看故事而快速略读。像三打白骨精这个故事,看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孩子津津有味,很快看完,很清楚故事是怎么回事儿了。略读的任务完成。接下来出场的就是精读。
精读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仔细琢磨文章内容,品味作者风趣幽默的语言,并做一些摘抄:
比如这里的“跑个猪颠风”现代诗摘抄四年级,就非常有喜感。
或者是在文章中看到特别能体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语句,也可以做点评分析。
这段话就把八戒爱挑拨离间的小性格体现的淋漓尽致。
此处不必奇怪,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我们对精读的训练往往都会伴随着相应的笔头任务,如读书笔记、摘抄、阅读题等。“不动笔墨不读书”,指的正是精读。
现阶段课文阅读拓展的方向
科普类文本进入选择范围。
一个有趣的现象,现阶段的孩子,多多少少都开始对自然、科学、未知事物产生浓厚兴趣了。看恐龙、看昆虫、看天文地理历史……
对应着课内,一般会在这一阶段开始出现说明文。
如果现阶段家长想给孩子做阅读的补充拓展,那么除了孩子感兴趣的科普类文本,我们还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选内容。
1.课本上推荐拓展阅读书目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年级
课本推荐拓展阅读
三年级上册
《稻草人》
《格林童话》
三年级下册
《伊索寓言》
《克雷洛夫寓言》
四年级上册
《古希腊神话》
《北欧神话》
四年级下册
《十万个为什么》
《看看我们的地球》
《灰尘的旅行》
《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
2.课文作者的其他文章
《芦花鞋》的作者曹文轩,写过很多儿童读物;
《巨人的花园》作者王尔德,也有像《快乐王子》这样的经典篇章;
《宝葫芦的秘密》作者张天翼,也是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
大家都可以去找来看。
写作策略:
轻技巧训练,重内容完整
三四年级是习作的起始阶段。
换言之,绝大多数小朋友从现在才开始正儿八经的写作文。之前一二年级的看图写话其实本质上还是口语表达,现在正式进入了书面写作时间。
如何打好写作的基底呢?姜姜老师一向的观点都是言之有物最重要,重内容,轻技巧。初学写作,完整的表达比技巧更重要。
以前还有各种课外班的时候,大家很喜欢给三四年级的小朋友讲写作技巧。为什么一讲作文课就喜欢讲写作技巧呢?因为让家长很有获得感呀!我家娃听了两个小时的课,立刻就能写一个排比句的开头、感叹句的结尾,这收获多显著呀!
这种技巧当然也能讲,学学也挺好,但是如果只学它,就有点吃甜点不吃主食的意思了。
因为刚开始书面写作时,最容易犯的毛病是事件写不全甚至根本写不完啊!
拿小学常写的写人作文举个例子:
《我的老师》
很多孩子的结构是:
开头一段比喻句夸赞恩师,30字
接下来一段外貌描写猛吹彩虹,100字
第三段讲个故事:昨天我忘写作业了,早上去抄了同学的,被老师发现,老师批评了我。100字
结尾:我流下了惭愧的泪水。老师真是个严师,您批评的对,我错了!50字
这样的作文很常见吧?
但事实上,这样的作文存在着相当严重的问题。
1.作文有一种突然中断的感觉,不完整
2.想写“严师”,却有硬凹之嫌疑。
先来说完整问题:到底是哪里没写完呢?
事件的要素不完整。
在学校,处理作业问题的最简流程应该是:
发现抄作业——批评——督促补作业——补上给老师检查,老师语重心长的教诲
像文中这种写到“老师现场批评我”就戛然而止的情况,只能说,写了事件的起因和一部分经过,没有事件结果,自然会给人一种突然中断之感。
再来说“严师形象的塑造问题”
你抄了作业,老师批评你,这是常规操作啊,任何一个老师基本都会这样做。总不能你抄了作业,老师还摸着你的头说“真是个小机灵鬼”吧?所以这还不能得出“我的老师的最典型特点是严格”这一结论。
真正让老师具备“严师”属性的事情恰好在后面发生,例如课间督促你补作业、补完后帮你检查、再对你语重心长的教诲等等。
把故事讲完整,让事实说话,不用多加修辞句,一个对学生认真负责的“严师”就跃然而出了。
不过这里也不能怪孩子,毕竟100字也写不了什么复杂故事。为了让事件完整,有些人物外貌描写其实可以进行删减。例如只写老师最突出的外貌即可,并不是五官衣着都写全套才好。鲁迅在《故乡》里写杨二嫂的外貌,不过两个字“圆规”,精准传神。
结论:初学写作,最优先重视的应该是内容表达完整性。记叙文,我们要先把事情写完整,相应的篇章结构均匀,然后再考虑局部的文采和技巧。
最后,全文总结:
1.阅读策略之:归纳思维,“题型”意识
一些高考的经典题型,可能三年级你就开始接触了。作为家长或老师,可以提醒孩子总结同种题型的答题要点。
2.阅读策略之:精读和略读
为了提高阅读效率,可以精读、略读并行,开始重视精读。
对精读的训练往往都会伴随着相应的笔头任务,如读书笔记、摘抄、阅读题等,“不动笔墨不读书”。
3.写作策略:轻技巧训练,重内容完整
初学写作,最优先重视的是内容表达完整性。记叙文要先把事情写完整,相应的篇章结构均匀,然后再考虑局部的文采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