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值得关注的是更多“温州类型”的限购城市。比如舟山、珠海、金华、宁波等这些非省会的限购城市,都可能在城镇化和“有保有压”调控思路下,成为限购松绑的“潜力”城市
当市场尚在再融资开闸的消息中甄别楼市调控风向时,另一重要政策底线已在悄然发生变化,那就是将此轮调控直推“史上最严厉”之谓的限购政策。
温州悄然松绑限购令(相关报道>>>国内首个松绑城市 本地户籍家庭可购买二套房)
近期有消息称,46个限购城市之一的浙江温州已经悄然松绑限购令。原本不可以购买第二套住房的本地和非本地户籍人士,被允许购买二套房。
昨天,记者致电温州某大型楼盘售楼处咨询,自己是上海户籍,在温州已有一套住房,是否可以购买第二套。销售人员表示,非温州户籍人士可以购买二套房,且不需要一年以上纳税证明,“但贷款的首付比例较高,需要房款总价的六成以上。”
翻查温州房管局2011年颁发的《关于落实住房限购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自2011年3月14日起,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及能够提供1年以上本市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只能新购买1套商品住房(含存量住房);对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无法提供1年以上本市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其在本市内购房”。
显然,目前温州市实际执行的限购政策已经有所突破。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开发商称,温州执行前述宽松限购政策,并非最近几天的事情。一家在温州有开发楼盘的上市公司高层也表达了类似观点:“这其实是个不是新闻的新闻。”也就是说,温州在没有明确公布政策文件的情况下,早有松绑动作出现。
房产调控出现微变(相关报道>>>开发商称是为重振实体经济)
回看这一轮限购政策,中央层面的口径从未放松。2011年开始,中央相关文件要求房价上涨过快的二、三线城市都要严格执行限购政策。此后,限购城市从35个增加到46个。佛山、珠海、增城、温州、宁波、金华、绍兴、台州、舟山等多个非省会城市相继公布限购政策。2012年前后,包括佛山、芜湖、甚至上海等地,都有一定程度的对限购政策的松绑举措,但最终因各种原因未见下文。彼时,分析人士称,中央通过限购来强化调控效果的决心史无前例。
今年2月,“国五条”细则明确表示,继续严格执行商品住房限购措施。已实施限购措施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要进一步完善现行住房限购措施。限购区域应覆盖城市全部行政区域,对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无法连续提供一定年限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要暂停在本行政区域内向其售房。
但在房地产业内人士看来,今年以来的宏观调控其实已出现微妙变化,“地方楼市调控松紧程度的判断标准是房价控制情况,而非一刀切。”也就是说,对于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将更加严格地执行包括限购在内的各种调控措施,而对于一些供给过大,需求不足,销售不畅的三四线城市,将给予一定的扶植,其中就包括对限购政策的低调松绑。
一位接近住建部的权威人士告诉记者,其实对楼市的调控思路已出现有保有压的思路。对于北京等房价过快上涨的城市,限购仍将继续严格执行。“限购将越来越呈现地方化特点,温州的松绑对北京一点意义也没有,北京的任务是全力压住过热的投资势头。”一位北京房地产界人士称。
值得关注的是更多“温州类型”的限购城市。比如舟山、珠海、金华、宁波等城市,这些非省会的限购城市,都可能在城镇化和“有保有压”调控思路下,成为限购松绑的“潜力”城市。
“限购对楼市的影响正在弱化。加上房地产再融资的放开迹象,开发商已经充分领会了楼市政策风向。随着宏观经济保增长难度的加大,房地产政策环境也许会出现变化。”一位贵阳房企高层称。
房地产现状:
百城住宅均价环比连涨14个月 楼市仍处上行通道
一线城市连涨三四线城市下跌 楼市分化加剧
温州民间借贷资金链骤然断裂 房价暴跌三四成
资金回流实体 温州房价连降22个月
房地产政策:
房企再融资近四年后重启 多家房企抛再融资预案
财政部:扩大个人房产税改革试点范围
房产税扩围锁定针对增量征收 时间表仍未明确
专家看楼市:
任志强:房价仍将稳中有升 保障房越多越逼高房价
陶冬:中国房子已到套现最佳时机
“空军一号”罕见唱多楼市 谢国忠:明年房价将回暖
人民日报评:
人民日报聚焦10年调控房价涨10倍:政策未中靶心
人民日报谈调控政策不足:难改房价上涨预期
[PAGE@默认页1]
温州松绑住房限购:关系到GDP座次 缓解实体经济压力
许多企业不是“盖楼”就是“炒房”,多被深套其中,直接影响资金流;房地产表现如何,同时关系到省内的GDP座次
在房价 “跌跌不休”以及实体经济告急的大背景下,温州(楼盘) 成为中国首个松绑地方楼市限购令的城市。
温州市住建委官员日前对《第一财经日报》证实,在国务院规定限购政策框架内,温州对地方版限购令进行调整,允许本地户籍家庭在市区购买第二套住房。而2011年3月出台的限购令不允许购买第二套住房。
“这一激活楼市的政策调整,出发点是为了拯救实体经济。”一位知情的温州大型房地产公司负责人对本报表示,上任不到两个月的新任市委书记陈一新,在此前调研中多次强调温州要重振实体经济。
事实上,房地产市场表现如何,已成为温州与绍兴(楼盘) 、台州(楼盘) 与金华(楼盘) GDP座次竞争的重要筹码。无独有偶,陈一新最近也提出了温州“赶超发展说”。有研究人士对本报表示:“调整房产政策是目前温州缓解实体经济压力为数不多的办法。”
激活二手房交易
上周三,温州房产中介人士谢国华很兴奋,他获知本地户籍家庭可以在市区拥有两套住房。为此,他还跑到房地产交易大厅窗口确认消息的真实性。
2011年3月,温州下发《关于落实住房限购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本市户籍居民家庭以及有相应纳税、社保证明的非户籍居民家庭只能在市区新购一套住房,而属其他情况的家庭则被暂停购房。与其他许多房价上涨过快城市一样,此举是为响应国务院房产调控精神。
松绑后,只要拥有温州户籍,即便是周边县市的居民(家庭)也可以到市区购房,最多两套,不限制购房交易次数。对此谢国忠 房价,温州市房屋登记中心相关负责人解读称,与2011年相比,现在市场发生很大变化,炒房的外部环境已不存在。
上述温州大型房企负责人说,7月下旬,受陈一新书记嘱托,温州市发改委 、住建委主要领导“问计”开发商,“主要意图是拯救实体经济”。他说,之前温州众多企业不是“盖楼”就是“炒房”,如今房价已比最高峰时下降百分之三四十,他们多被深套其中,直接影响实体企业的资金流。
事实上,自2011年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爆发至今,许多企业出现了资金流的“青黄不接”。
无独有偶,该房企负责人透露,8月初浙江省地税部门在温州召开企业座谈会,与会房企负责人提出了降低二手房交易税费的建议。本月8日,一位温州房地产评估公司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说,该区地税部门领导上午开会“罕见”地表示,二手房交易税费将“能低则低”,“以价换量”增加地方税收来源。
对于政策调整,谢国华等房产人士均认为,这有利于激活二手房交易市场,尤其是大户型、总价格高的豪宅、别墅等,购买人群主要来自周边县市居民以及在外温商。
上述房企负责人认为,原先预测下半年温州房价还将下降10%以上,限购、税费等地方政策调整后,下降幅度、速度有所收窄。
2011年9月以来,温州房价连续22个月同比下降,目前是全国70个城市中唯一一个5、6两月房价都下降的城市。
同时,温州楼市面临庞大的库存压力,以及从司法途径流入市场的大量房源。温州房地产市场信息动态监测显示,截至昨日,温州可售房源为36927套,涉及预售建筑面积为415.228万平方米,其中住宅为21819套、293.49万平方米。
GDP座次竞逐筹码
一位浙江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人士认为,温州住房限购调整与当地经济现状不无关系。从官方发布的统计数据看,上半年温州GDP增速仅为7.4%,远低于全省8.3%的增速。调整房产政策是缓解实体经济压力为数不多的办法。
上半年,温州GDP为1695.30亿元,仅比绍兴多30.19亿元;台州GDP为1382.13亿元,仅比金华多26.57亿元。更为关键的是,绍兴、金华GDP增幅,分别比温州、台州高出1.7个百分点。可见,今年年底温州GDP在全省排名第三的位置极有可能被绍兴取代,台州则是防着金华“超车”。
官方资料显示,目前温州户籍人口900多万,是绍兴(400多万)的两倍左右,且人均GDP在全省排位靠后。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常务副院长金祥荣教授对本报表示,多年来温州GDP增长放缓,与当地政府管理能力、产业转型升级、企业“脱实就虚”等有关,形成“温州经济”和“在外温州人经济”两种特色。
于是,在经济尚未有明显起色的背景下,第三产业增长趋缓,被认为拖了温州GDP的“后腿”。上半年,温州第三产业增加值870.10亿元,同比增长8.9%,增速较一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到房地产销售面积增速大幅回落和其他非营利性服务业疲软的影响。
上述研究人士则认为,现在温州房价依然过高,即便购房政策调整,能给实体经济发展带来多少好处也是个未知数,“我并不是很看好。”目前,温州新房价格每平方米为2万多元,几乎是苏州(楼盘) 、东莞(楼盘) 等地的两倍,且温州人均工资并没有优势,这必然会造成本地企业、人才以及资本外流。
在GDP远离杭甬“标兵”,身后又有绍兴“追兵”的情况下,上任还不到两个月的陈一新在之前深入基层的调研中多次强调,温州要重振实体经济,并提出“赶超发展,再创辉煌”的口号。(第一财经日报)
[PAGE@默认页2]
全国楼市盛夏温州严冬 资金链断裂购买力下降
国家统计局对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统计显示,69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仍保持上涨,仅温州呈现下跌趋势。曾经领涨全国房价的温州,为何会“逆势”一降再降?曾经红遍全国的“温州炒房团”今又安在?
房价普降三四成
8月4日下午5点,温州鹿城区半数左右的房产中介公司已落下了卷帘门。一家中介店主说,最近的房产生意难做,上月他连一套房都未卖出去,目前基本靠租房交易的收入维持经营。很多同行甚至选择了关店。
数据显示,4月份温州市区的二手房交易量为1642套,而刚刚过去的7月仅有639套二手房成交。
相比成交量的下降,更让业内人员担忧的是房子的价格。出租车司机高先生两年前以每平方米超2万元的价格买的一套房子,现在降到了1万,“吃了大亏了!”
高先生的这种情况在温州并不少见。环城东路上的房产中介应经理介绍,面积在100平方米左右或更小户型的房子,目前市场需求量还很大,降价幅度不明显。不过他手里还有很多面积较大的房子,降价幅度就很大了。“距此不远处的绿城鹿城广场的楼盘,最高时炒到了10万元/平方米,现在普遍降了三四万元,最差的一套开价只有4万元/平方米。”
相关资料显示,2006年年末,绿城集团以33亿元拍得鹿城广场地块并开发,这里曾经代表了温州房地产市场的最高价格水平。“光物业费一年就要4万元。在目前经济环境不是很好的情况下,谁还会买呢?”一位温州当地的居民说。
温州香缇半岛也被定义为高档住宅区,2011年年初挂牌价每平方米5万多元,现在的均价不超过3万元。
温州火车站附近一家21世纪不动产加盟店的物业顾问孙先生表示,“以往每平方米均价四五万元的房子比比皆是,现在上市的多是2万左右的刚需房,所以拉低了二手房乃至整个市场的价格。”
购买力急剧下降
炒房最早从温州人开始,从炒温州房开始。如今,曾经红遍全国的“温州炒房团”已踪影不见。
温州投资置业精英会发起人孔帅认为,温州房地产市场开始明显走下坡路是在2011年下半年,那时温州民间借贷风波袭来。当时温州民间借贷的资金链骤然断裂,整个房地产市场一下陷入低迷。
孔帅回忆说,温州的经济从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起家,后来大部分从事出口贸易。但近年来,人力成本提高,人民币升值加快,获利空间越来越小。“2008年后,很多企业不再把从银行贷出来的钱投入到生产中,而是去炒房。刚开始他们获得的回报率的确远高于把资金投入实体企业的回报率,别的企业也就纷纷效仿。”
温州商人王明告诉记者,近来温州许多诉讼资产拍卖中出现房产,可能与“借贷炒房”有关。
在温州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出示的《2013年1月至6月司法网拍统计表》上,上半年一共拍卖了28套房产,但流拍了16件,溢价率只有13.7%;而汽车类资产共成功拍卖了38件,溢价率高达50.4%。
这两年温州的中小企业发展遇到了瓶颈,很多大企业又从温州出走到能够为其提供更好发展条件的外地,因此整个经济环境很不景气。“去年温州工业增长值在浙江省排倒数第一。”王明认为,“整个城市的购买力下降了很多,房子再好,如果不是刚需,也都很少人会再去考虑了。”
“曾经人们相信温州的房子不用担心卖不出去,涨多高都有人要。”孔帅清楚地记得,从2008年到2010年间,他身边的很多温州企业负责人都在寻找好的房地产投资项目。
但孔帅较早意识到了其中的风险。“温州这样的二线城市,以那样的涨幅涨下去的话,就很病态了。”其实不只温州,孔帅表示,自己对目前国内二三线、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投资都不是很看好。孔帅的目光早早地就投向了国外。
房价仍未见底
虽然房价的下降让出租车司机高先生很痛心,但在他看来,温州的房价还会继续下降。
王明也表示,现在的降价其实是温州房价回归理性的过程。而对应当前温州的经济发展状况,现在的房价仍显过高,未来还存在一定的降价空间。“很多手里有多套房产的人现在还有支撑,不是特别急于变现,还没有完全出手的打算。”
小南门附近一家房产中介负责人也表示,仍有很多房源并没有真正流向市场。而温州各地很多新楼盘也在建设中,房源数量还在不断增长。
日前由温州市委党校与中国社科院合作完成的《2013年温州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温州市区住房价格还面临下调压力。2006年至2012年,温州市区商品住宅年均销售量约为60万平方米,但2012年年末谢国忠 房价,市区却有80万平方米左右的商品住宅存量,大约需要16个月来“消化”。
“目前温州当地活跃的已经不是那种以投资为目的的房产,而是刚需盘。”孔帅说,就是为自己居住的,面积较小、环境较好且价位比较合理。
温州中梁地产集团常务副总经理陈永锋介绍,前几年温州市场上刚需房的供给量明显不足,而现在有了提供这种产品的机会,开发商也在根据市场形势进行着业务方向上的调整。
21世纪不动产物业顾问孙先生认为,“刚需房的销售量较大,价位也较低,整个房产市场的价位自然就被拉了下来。”(新华日报)
[PAGE@默认页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