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任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及他们的毕业院校:

报考指南2022-12-26 11:12:55佚名

俗话说,“外交无小事”。外交部发言人,是代表中国向全世界发声的官方代表,在表明国家立场与态度,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尊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期推送,小何为大家整理了我国历任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及他们的毕业院校:

注:以上信息为人工整理统计,个别求学经历和背景较为复杂,或因年代久远难以查证,错误遗漏之处欢迎评论区指正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1982年至今,我国外交部已产生33任外交部发言人(其中秦刚两次担任),他们之中绝大多数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

在小何能够找到资料的发言人中,有双一流教育背景的人数占比为75%,其中985院校占比为28%,他们中不乏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等知名院校的高材生。由此可见,想要通过外交部遴选、并成长为外交部发言人,名校背景是很大的加分项。

与此同时,语言类高校的优势在这些履历背景中极为突出。据统计,32位新闻发言人中,就有10位曾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求学、8位拥有外交学院求学背景,1位出自北京语言大学。这三所高校,可谓是占据了我国历任外交部发言人毕业院校的“半壁江山”。

汪文斌为什么退出外交发言人

细究这背后的原因,其实不难理解。对于外交部发言人来说,时常需要面对外媒记者的提问、表达中方立场,掌握优秀的外语技能无疑有助于推进他们的工作。正所谓术业有专攻,语言类高校自然有着其他院校难以匹敌的优势。

北京外国语大学作为国内语言类院校的“领头羊”,各项指标常年占据“榜首”,办学实力自不在话下;外交学院素有“中国外交官的摇篮”之美誉,是外交部唯一直属高校,目前在任的4位外交部发言人中就有3位出自该校,足可见其育人实力;北京语言大学在周恩来总理关怀下成立,是我国唯一一所以“语言”命名的国际型大学,被誉为“小联合国”。

这几所高校虽各具特色,但都与我国外交事业息息相关。它们不仅见证了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历程,还培养了源源不断的外交人才,为我国外交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这33任外交部发言人中,唯有一位外交官曾两次担任此职务,这便是秦刚大使。他大学毕业后便进入外交部,在外交岗位上躬耕多年,如今已是中国驻美大使。其母校国际关系学院,素来以“专而精,小而美”而闻名,为新中国培养了第一批驻外大使和外交家,外交特色鲜明,外语优势突出,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

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缘起

我国的外交部发言人制度正式建立于1983年。彼时正值改革开放启航阶段,随着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我国外交事业也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世界需要了解中国的立场,国内公众也希望听到政府的声音。这时,外交部发言人就走进了公众视野。

我国第一位新闻发言人是时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的钱其琛,曾赴苏联中央团校求学的他,常年身处外交博弈第一线,以沉着冷静、不卑不亢的外交表现赢得各方赞誉。

1982年3月,他面对七八十位中外记者,以发言人身份表示:“我们注意到了3月24日苏联勃列日涅夫主席在塔什干发表的关于中苏关系的讲话。我们坚决拒绝讲话中对中国的攻击。在中苏两国关系和国际事务中,我们重视的是苏联的实际行动。”寥寥数语,却向世界传递了中苏关系的重大信号。这也成为后来我国建立外交部发言人制度的契机。

从钱其琛首次以外交部发言人身份在外媒面前亮相汪文斌为什么退出外交发言人,到如今华春莹、赵立坚、汪文斌、毛宁组成的火爆网络的“中国外交天团”,如今已有40载春秋。

毕业于南京大学外语系的华春莹,温婉知性、刚柔并济,不少网友亲切地称她为“华姐”;曾在中南大学、外交学院学习的赵立坚汪文斌为什么退出外交发言人,每每发言总是有理有据、幽默又不失犀利;外交学院法语系毕业的汪文斌,外表温润儒雅,只言片语却字字珠玑;外交部发言人新秀毛宁,曾就读于湖南师范大学外语系、外交学院外交学专业,虽任职不久,但举手投足不失大国风范。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外交迫切需要更多立场坚定、内外兼修、学贯中西的外交人才,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贡献力量。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