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台诗案中哪些人想让苏轼死?又是哪些人帮助他最终获释,当时情形是怎样的?

高考招生专业2022-08-02 11:17:20admin2

北宋神宗皇帝起用王安石变法,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坚决反对。在朝廷里形成了,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与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势不两立。

苏轼不会见风使舵,总是实话实说。遭到两党的厌恶。最后,新党上台,将苏轼归为旧党。元丰三年,苏轼调任湖州太守,按惯例苏轼写了一份“谢恩表”,刊登在“邸报”(北宋官方报纸)上。

但是,里面的话,被人扣住了字眼。御史中丞舒亶趁机上奏神宗,说苏轼讥讽皇帝。当时的大科学家沈括也拿出,曾在苏州时苏轼给他的诗稿进行研究。也发现苏轼有对皇帝不敬的地方。

于是,舒亶这位积极的倒苏派,连续发生苏轼的过错。结果,国子博士李宜之和御史中丞李定联名上奏,要求治罪苏轼。

由于苏轼诗案是御史台呈办的,苏轼被押解回京被关进了御史台监狱。御史台里面的柏树上常年有乌鸦栖息,人们称御史台“乌台”,苏轼的案件被称为“乌台诗案”。

苏轼进了监狱,在当时轰动一时,当然,苏轼的名气大,救他的人也不少。首先,已经被贬官的王安石,听说苏轼的事后很惊讶,他知道苏轼的才华。于是写信给神宗皇帝,“安有盛世杀才士乎”?

其次,苏轼原来的好友章惇,也出面救苏轼,尽管后来两人政见不合。参事王圭在皇帝在朝廷上说:“陛下飞龙在天,苏轼哪有不知,他寻找地下之蛰龙,是有不臣之心啊”。章惇说:“龙不是皇家的专属,人臣也可称龙,三国时诸葛亮还叫卧龙呢?”

当然,救苏轼的还有他的弟弟苏辙,他愿意用自己的官职与俸禄,来抵哥哥的罪。还有南京的张安道也上书救苏轼。

据说,曹太后临终也告知神宗,不能死杀苏轼,因为仁宗时,救录用了苏轼和苏辙兄弟二人,知道他们的才华。

苏轼“乌台诗案”,以苏轼在监狱里呆了一百天左右结案。苏轼被贬“黄州”。

在回答此问题前,我们先了解历史;了解苏轼其人:苏轼,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书画家、诗人。官至翰林学士、礼部尚书等职。一生坎坷,陷入政治旋涡,多次被贬,颠沛流离。留给后人更多的还是他的诗词。以风格豪放、气势雄浑、激情奔腾、意境清新著称。

(苏轼画像)

苏轼生于1037年1月8日(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生于眉州眉山(今属四川)。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祖籍栾城。 1056年(嘉祐元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得第二。 1061年(嘉祐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今山东诸城)、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县令。政绩显赫,深得民心。 1079年(元丰二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网罗罪名,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 宋神宗(1084年元丰七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 1091年(元祐六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外放颍州。 1093年(元祐八年)高太后去世,哲宗执政,曾任翰林大学士,礼部尚书等职。新党再度执政后,第二年6月,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再次被贬至惠阳(今广东惠州市)。 1097年,苏轼又被再贬至更远的儋州(昌化军,今海南)。后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置。 1101年(元符三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于1101年8月24日(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卒于常州(今属江苏)。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享年六十四岁,御赐谥号文忠(公)。

乌台诗案发生时的历史背景及苏轼在其中的角色。治平四年(1067年),久慕王安石之名的宋神宗即位。宋神宗希望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消除弊病,克服统治危机,遂起用王安石为江宁知府,旋即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官至宰相。宋神宗非常信任和器重王安石,支持王安石主政,推行新法。新法推行后充实了政府财政,但推行过程中部分举措不合时宜和不良运作(如保马法、青苗法、交易法等等),极大地损害了地主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利益,弄得怨声载道;也遭到了宰相司马光,苏轼,韩琦、陈升之、吕诲等大臣强烈反对;变法也随之失败。后又演变改制。

乌台诗案这场文字狱发生的时间就是变法到改制的转折点上。苏轼由于抵制新法、拥护旧法,有损新派变法者的利益,苏轼在仕途上过得并不如意,1079年三月被朝廷降职,从徐州调任至湖州,收到诏书后的苏轼按例需要向皇上回奏,因被降职苏轼心中有一些不平之气,于是在回奏中写下了“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这句话就被有心者大做文章,认为苏轼的字里行间内存在着愚弄朝廷的意思,是对朝廷的大不恭,为了能够让苏轼定罪,新近派们拼命去翻阅苏轼的老诗词,试图寻找出更多的证据。时御史何正臣上表弹劾苏轼,奏苏轼移知湖州到任后谢恩的上表中,用语暗藏讥刺朝政,御史李定也曾指出苏轼四大可废之罪。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所谓“乌台”,即御史台,因官署内遍植柏树,又称“柏台”。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乃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

那么苏轼用了什么语言讥刺朝政昵?就是上述的″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收养小民。″

意思是:陛下知道我已老糊涂了,跟不上形势,难以和″新进″的改革派相比,也没什么作为,可以让我告老还乡了。

句中“其”为自称,他以自己同“新进”相对,说自己不“生事”,就是暗示“新进”人物“生事”。古代文人因为客观环境使然,总是习惯于在谴词造句上表现得十分微妙,而读者也养成一种习惯,本能地寻求字里行间的含义。

比如御史台里的“新进”们。六月,监察御史何正臣摘引“新进”、“生事”等语上奏,给苏轼扣上“愚弄朝廷,妄自尊大”的帽子。 明明是苏轼在讽刺他们,而他们反说苏轼愚弄朝廷。

偷梁换柱正是小人们的惯技。这里还有一点背景,王安石变法期间,保守派和变法派斗争激烈,两派领袖分别是两位丞相司马光和王安石,因前者给后者的长信中有“生事”二字,于是“生事”成了攻击变法的习惯用语;“新进”则是苏轼对王安石引荐的新人的贬称,他曾在《上神宗皇帝》书里说王安石“招来新进勇锐之人,以图一切速成之效”,结果是“近来朴拙之人愈少,而巧进之士益多”。

朝廷的公报是固定按期出版的,相当于官方报纸,苏轼的文字照例惹人注意,这次谢恩表,使那些“新进”成了读者心目中的笑柄。

而他们恼羞成怒,必然对苏轼进行报复,同时也是借新法谋私利、打击异己的一个步骤。

苏轼被告发打入大牢,关押在御史台受审。时间达四个月之久,受尽酷刑。还牵连 王巩、苏辙等官员。结案时,拟处死,上报宋神宗。然最后尽贬为黄洲团副练,乌台诗案告完。

(宋神宗画像)

这是怎么回事?又是哪些人帮助他最终获释,当时的情形是怎样的?乌台诗案出现这样结果,有以下三个原因:第一、苏轼作为北宋时期的大文豪,有许多人钦慕苏轼的文采,就连新派的变法者王安石,对苏轼都抱有深深的惜才之心,王安石也曾上书宋神宗希望不要对苏轼处以极刑。除此以外还有宰相司马光、曹太后等多人劝阻。

第二、宋神宗本人也并不赞成处斩苏轼,在乌台诗案的处理上,宋神宗本意也是希望给其一个教训即可,并未曾想取苏轼性命。

第三、宋太祖留下来的祖训,除了出现叛逆造反的大臣以外,朝廷不斩大臣,苏轼虽然是一代大文豪,但他同样也是宋神宗时期的一名大臣。

从乌台诗案可以看出,北宋朝廷的刑罚整体而言还是较为宽松的。

另外,苏轼反对变法,但不一概否认,主张那些好的变法留用。这就是所谓改制。这点正合宋神宗旨意。由于反对变法,司马光对他有好感;由于主张留用部分好的变法,王安石对他有敬意;最主要的是政治主张符合圣意!加上众人求情,自然死里逃生!小结:相信读到这里,毋需多言,谁害苏轼?谁救苏轼?过程一目了然!

漫步在竹林2019年冬于君山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