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的皇后是谁?她是怎么死的?

高考志愿2022-08-06 08:55:24admin2

她是朱棣此生唯一的挚爱。热恋时,他只愿与她生儿育女;她死后,他愿为她素服辍朝一年,永不立后。

古人的爱情开始得好早。朱棣12岁时就遇到了他最爱的女人——年仅10岁的徐氏。

徐氏是开国功臣徐达的长女,自幼聪慧好学,饱读诗书。功勋之后长大都是要嫁给皇室的,徐氏的才华很早就被朱元璋相中,特意选了朱棣这个优秀的儿子与之相配。

徐氏10岁进宫侍奉在马皇后身边,得马皇后亲自教导。彼时,朱棣还在宫中读书,在最是少年慕艾的时候,他们在宫中相遇了。

女人有了学问真是不得了。朱棣发现与徐氏在一起不仅可以从诗词歌赋聊到人生哲学,受父辈的影响,在军事谋划、家国天下等方面徐氏也能谈论一二。甚至两人的爱好、审美都相差无几。

恋爱中,两个人精神上的契合是多么重要。在没有柴米油盐之忧的帝王家庭,志趣相投的两人深深的吸引着彼此,迸发爱情激烈的萌芽。

洪武九年,徐氏终于年满15岁,迎来了与朱棣的大婚。

两人婚后生活很甜蜜。由于朱元璋要求朱棣兄弟几个去凤阳体验生活,新婚燕尔的小夫妻不愿分开,徐氏陪同朱棣一同前往凤阳。此后三年,夫妻俩多次往返于凤阳与南京,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爱情结晶的诞生。

洪武十年,长女永安公主朱玉英生于南京。

洪武十一年,长子朱高炽生于凤阳。

洪武十二年,次女永平公主朱月贵生于南京

此后六年,徐氏又接连为朱棣生下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三女安成公主、四女咸宁公主,几乎每年都在生孩子。期间朱棣也没有其他庶子庶女诞生,一副我只愿与你生孩子的模样。

洪武十三年,朱棣正式就藩北平,小两口甜蜜之余,也要认真搞事业。他要学习如何做一个合格的藩王,她也是第一次成为燕王府的女主人。

北平是抵御北元残余势力的前沿中枢,在此之前。徐达已经在北平镇守多年。在徐达的带领下,朱棣的军事才能得到了成长与历练。徐达带着朱棣打仗时,时常口授兵法,朱棣在训练士卒时,也常常将徐达的教诲挂在嘴边。

在外朱棣和徐达是君臣,是师徒,回到家,徐达还是朱棣的岳父,一家人享受天伦之乐。这段时光对于徐氏来讲,是平平淡淡中的幸福。

一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老一辈人都已离世,新君登基,小夫妻也已经当上了祖父祖母。新君建文帝一改祖父朱元璋留下的藩镇政策,强势削藩。

燕王朱棣作为宗室藩王之长,又是实力最强大的藩王,不愿接受被削爵圈禁的下场,首当其冲挑起了靖难之役。

夫妻本为一体,朱棣要去干一番大事,徐氏自然也不是一般的女人。她不是躲在后面默默支持的小妇人,她要与夫君站在一起,夫唱妇随。

靖难期间,徐氏多次参与谋划,都与朱棣的意见相符。在靖难最困难的时候,北平城缺兵少粮,朱棣不得不前往大宁借兵,留下徐氏母子独自应对李景隆的50万大军。

上举义靖内难,后所赞画,多协上意。——《明太宗实录》

徐氏在关键的时候,展现了将门虎女的风采。不仅参与部署北平城的防御工事,还动员全城的妇女组成了一支娘子军,亲自率领娘子军队伍登城御敌。北平城最终以一万多老弱生生坚守了20天,等到了朱棣的回援。

对这位与自己患难与共的妻子,朱棣不只一次表达感激之情,朱棣在册封徐氏为后的册文中这样写道:

内助藩国二十余年,朕躬行天讨,无内顾之忧,济朕艰难,同勤开国。

“同勤开国”,就是朱棣认为,这江山是他俩共同打下来的。他要给她最隆重的封后大典。

为了筹备封后大典,朱棣重新修缮了奉天殿,特意把皇后金宝上龟样雕刻,改成了皇帝才能使用的盘龙的样式。

朱棣还一改朱元璋立后不祭告祖先,不颁发诏书的规矩,在封后大典这天,在南京皇宫的承天门上向天下人宣读封后诏书,开创了明清两代立后时诏告天下的先例。

宣读完毕后,朱棣更是亲手挽着徐皇后去奉先殿祭告祖先。这代表着他们将携手开启一段新的旅程,他要做一个好皇帝,她要做一个好皇帝身旁的好皇后。

对于如何做一个好皇后,徐皇后有自己的见地。她从不参与具体的政事,但是她会在大方向上表明自己的立场,进而影响朱棣的决策。

她知道自古外戚专权之祸,徐家已经位列人臣,世袭了一个魏国公的爵位,所以当朱棣执意要给惨遭建文帝杀害的亲弟弟徐增寿爵位时,徐皇后坚决反对。

她时常劝谏朱棣要爱惜百姓,不要区别对待新旧臣属,对于人才要破格提拔,朱棣皆深以为然。

她也仍然用自己的方式爱着自己的男人。朱棣操劳国事,时常忘记吃饭,徐皇后就安静的待在一旁陪着,等他一起用膳,陪他一起挨饿。

她还教导臣妇们,不光要照顾丈夫的饮食起居,也要在事业、德行上辅助自己的丈夫。她说:“吾在宫中旦夕侍皇上,未尝不以生民为念,每承顾问,多见听纳。”言语中,尽显恩爱。

这样一位好皇后,朱棣却没能与她白头偕老。

永乐五年,徐皇后病重,药石无效,太医们束手无策,朱棣大发雷霆。为了了解徐皇后的病情,朱棣信不过太医,自己学起了医术,可惜都无法对抗天命。

徐皇后弥留之际,朱棣前去看她,徐皇后说:“生死有命,今后不能再继续陪伴皇上了...“缓了口气又说:”如今天下太平了,没有刀兵,但民生还没有完全恢复,希望皇上要多加体恤。“

朱棣别的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只一个劲问,还有什么话,徐皇后说:“希望皇上广求贤才,明辨正邪,不要因为一点小过失就弃之不用,也不要因为一个人有小聪明就委以重任。教导子孙要以学业为重,对宗室也要恩义相待。我不能报答皇上对我的恩情了,惟愿不要太骄纵了徐家人。”

徐皇后一字一句以国家为重的遗言早已让朱棣泣不成声。徐皇后也跟着掉眼泪,她也舍不得朱棣啊。但徐皇后知道朱棣对自己的感情,最后不忘嘱咐道:“希望皇上割恩自爱,不要为了自己太过伤心。”

永乐五年七月,徐皇后驾崩,享年四十六岁。徐皇后的离世,让朱棣情难自已,当着群臣的面,朱棣失声痛哭,他说他从此再也听不到皇后的直言了。

朱棣为徐皇后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葬礼规格在明清两代都是数一数二的。按照惯例,皇帝着丧服7~15日即可,但朱棣自己身着丧服百日。且无心朝会,干脆辍朝一年,偶尔只在西角门等地听政议事。朱棣觉得再隆重的葬礼也无法表达对失去徐皇后的悲痛之情。

从此之后,朱棣再也没有立过皇后,恐怕无人能取代徐皇后在他心中的位置。

徐皇后生前最大的遗憾是没能与朱棣再回一次北平,那个更像家的地方。另外,她还惦记着当年跟她一起守城的妇女们,还没有报答恩赏她们当年的同袍之情。

永乐七年,朱棣巡狩北京,到达北京的第二天,就犒赏当年的守城妇女,完成了徐皇后的遗愿。

在这一年,朱棣正式决定将他二人百年之后的家也安在北京,选在天寿山建造皇陵。为此徐皇后的灵柩在南京皇宫停了整整六年。

永乐十一年,长陵皇陵建造完成,徐皇后才入土为安。此后数年,朱棣频繁巡幸北京,动辄逗留数月,想来也是为了怀念徐皇后吧。

朱棣的徐皇后是明朝第一开国武将徐达的长女,论贤惠程度,直逼朱元璋的马皇后。如果说要给明朝的皇后排一个名,马皇后第一,她能排第二。对于她的死,史书并没有众说纷纭,而是简单一致,那就是病死。

来自长辈撮合的婚姻

徐皇后出生于封建社会,在那个年代女性不讲究知识,只讲究贤惠,别的女性兴趣爱好大部分都是弹琴、刺绣,可是徐皇后却偏偏是个例外,她不喜欢弹琴、刺绣,反而喜欢读书。

如果说仅仅只是喜欢读书,那么她不一定能够成得了朱棣的皇后,最主要的是她不但喜欢读书,而且有着过目不忘的本事,就连徐达都夸她天赋非常人能比,而她的那些老师更是将她称为“女诸生”。

徐皇后作为徐达的女儿,自身本就带有光环,再加上她的知识渊博,整个南京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正是因此,朱元璋找到徐达,希望徐达能够将他的长女徐皇后许配给自己的第四个儿子朱棣。

与皇帝成为亲家,这可是身为臣子最大的荣幸,徐达岂有不答应的道理。当时的徐皇后仅仅只有十五岁,而朱棣则大徐皇后两岁,也就是十七岁。

朱棣与徐皇后的婚姻虽然是经人介绍,之前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只是从风言风语中听到对方的消息,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到婚后的生活。

徐皇后十六岁生下第一个女儿永安公主;十七岁生下第一个儿子朱高炽;十八岁生下第二个女儿永平公主;十九岁生下第二个儿子朱高煦;二十一岁生下第三个儿子朱高燧;二十三岁生下第三个女儿安成公主;二十四岁生下第四个女儿咸宁公主。

从徐皇后的生育时间可以看出,从十六岁到二十四岁这一阶段内,她几乎不间断的生育,有的人或许会说这是朱棣好色,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来,当时的朱棣正值血气方刚的年纪,却并没有与其他的女人有过生育,仅仅只是与她,这难道这不是家庭幸福的表现?

贤内助

朱棣原本只是明朝众多藩王中的一个藩王,后来能够得以成为皇帝,主要原因在于发动“靖难之役”。

在“靖难之役”前夕,朱棣的情况很不乐观,朝廷坐拥天下,而他仅仅只拥有北平一地,想要与朝廷抗争,扩大领土,就必须得要拥有一支骁勇善战的军队,而这支骁勇善战的军队是由宁王统领,叫做“朵颜三卫”,全由蒙古骑兵组成。

庆幸的是,宁王的地盘正处在朱棣的东方,与朝廷隔绝。宁王是个不争气的主,建文帝不断的削他的护卫,眼看着就要将他的藩王身份夺去,可是他就是不敢举兵造反,正是因此,朱棣不得已亲自到他的地盘上,逼迫他跟随自己举兵造反。

身为南军将领的李景隆,听闻朱棣离开北平,率领五十万大军猛攻北平。本来顺城门已经接近崩溃,李景隆认定北平唾手可得,却不曾想突然蹦出个徐皇后。徐皇后率领城中妇女用石头击打城下攻城的士兵。

负责守城的士兵一看到连妇女都上城打仗了,哪里甘愿落后,一个个像打了鸡血一样拼了命的攻击攻城的士兵。时间越拖越久,士兵伤亡越来越多,北平却屹立不动,李景隆只能决定先撤兵,再做打算。

在朱棣离开北平的那一段时间里,李景隆三番五次的率兵攻打北平,但是每一次的结果都已失败告终。当时主要负责城内防守事务的人是身为世子的朱高炽,也因此大部分的人都认为北平能够防守得当,是因为朱高炽的存在,进而忽视一个问题。

朱高炽在防守期间,徐皇后也在城内,朱高炽并没有拿他的母亲当空气,而是拿他的母亲当主心骨,每一次有动作,首先要询问的人就是他的母亲,得到母亲的许可他才行动。如果要论防守北平的功劳,朱高炽一半,徐皇后肯定也有一半。

“凡有所施为,必先禀命仁孝皇后。”——《明实录》

“靖难之役”的整个过程长达四年,在这四年内朱棣有过多次战败,正是因为多次战败,朱棣才不得已屡次退回北平,休养生息,再图南下。如果说换成一般的女人,大概率会抱怨朱棣拿着全家人的性命当赌注。

而徐皇后不但没有抱怨朱棣,而且一直为朱棣加油打气,这并不是因为她有野心,而是因为她认为朱棣是他的丈夫,必须要支持。

朱棣与朱元璋有着一个相同的地方,那就是喜欢杀戮。朱棣通过“靖难之役”挤走建文帝,登基称帝,而那些建文帝的旧臣自然就成了他的眼中钉,这些旧臣轻则处死,重则诛连,最重的是建文帝的近臣方孝孺,被朱棣创造性的诛杀十族。

对于丈夫的杀戮暴行,徐皇后与马皇后一样,采取委婉的劝谏方式,以先人重用旧臣得以开创盛世为依据,希望朱棣不要再杀戮建文旧臣,尽量适当的重用。正因为徐皇后的存在,有很大一部分的建文旧臣能够依旧在朝中担任要职。后来辅佐明仁宗、明宣宗开创盛世的杨荣就在其中。

“人材难得,昔汤武之佐伊尹、太公皆先代之人,况今日贤材皆太祖高皇帝所成,望陛下不以新旧为间。”——《明实录》

徐皇后在注意朝廷大事的同时,也不忘后宫。为了达到言传身教的目的,徐皇后省吃俭用,衣着朴素,促使后宫兴起一股简朴之风,为朝廷节省下一大笔的开支费用。历朝历代外戚干政向来都是大忌,徐皇后为了能够使后宫的女子明白,一旦听说她的家人有什么罪过,立刻招来斥责。

徐皇后不但想着当下,而且还想着未来。为了日后明朝的后宫能够安分守己,她专们摘抄专注女性德行的《女宪》《女戒》之类的书籍,挑选其中的重要内容编成一本书,名为《女训》,在后宫人手一本。

自从汉高祖开创汉朝以来,历朝历代后宫干政的行为屡见不鲜,但是在明朝后宫却从来没有过干政的行为,这主要是取决于马皇后、徐皇后开了一个好头。后宫如果想要干政,总得找一个前例增加信心,可是在当时根本没有前例,一旦有人跑出来垂帘听政,保证会被文武百官的奏折淹死。

太子向来是国之根本,如果说太子品行恶劣,到时候国家传到他的手中,必将一塌糊涂,说不定还会亡国。

作为朱棣长子的朱高炽,太子之位坐的并不是那么的稳当,因为他天生过于肥胖,走路都得需要两个太监扶着,朱棣对他不是那么喜欢,相对而言更加喜欢像自己的第二个儿子朱高煦。

因为朱高炽长相的问题,朱棣多次想要废掉他,改立第二个儿子朱高煦为太子。是徐皇后从中作梗,阻止朱棣废掉朱高炽的行为。知子莫若母,徐皇后明白朱高炽虽然长相不佳,但是内心宽厚仁德,是开创盛世的皇帝(后来果真如此)。

而朱高煦虽然长相威武霸气,但是品行不佳,平日里喜欢欺压他人也就算了,竟然还喜欢杀戮,多次纵容部下擅自杀人,如果说帝国传入这样的人手中,哪里还有什么未来。

病亡

永乐五年六月,仅当了五年后宫之主的徐皇后卧病在床,不管太医怎么医治就是没有任何的好转。徐皇后意识到自己命不久矣,临死之前分别对丈夫、儿子、孙子做了最后的嘱咐,而这些嘱咐都是为了国家着想,没有一句是为了自己着想。

就比如她跟朱棣说一定要爱惜百姓,广求贤才,绝对不要因为自己的死,而纵容外戚。

七月初四,徐皇后去世,享年四十六岁。如果要说明清两代哪一位皇后的葬礼最为隆重,那必定是徐皇后。在徐皇后之后的历代皇后,基本上都是斩衰三日,素服二十七日,而徐皇后斩衰二十七日,素服百日。

虽然这已经够隆重,但还不是最隆重的。最隆重的是辍朝百日,所谓辍朝就是不在正殿接见文武百官,而是在西角门接见文武百官(准确的辍朝时间并不止百日,因为在之后朱棣以“棺材未葬”为由,依旧在西角门接见文武百官,将近徐皇后去世一周年才结束)。

朱棣此举在后世看来不是一般的过,就比如乾隆皇帝的皇后去世时,朝廷文武百官参考明朝的礼制,一个个都认为徐皇后的葬礼完全超出了皇后所能承受的范围,甚至超出了皇帝所能承受的范围,要知道朱棣最后去世都没有这种待遇。

徐皇后去世时,明朝的都城在南京,而当时朱棣早在前一年就已经决定迁都,新都城北京已经在动工。历代皇帝的陵墓基本上都在都城附近,朱棣明白他自己的陵墓将来也会在都城附近,所以他并没有安葬徐皇后。

而是一直等到永乐十一年位于天寿山的明皇陵区中的长陵建造完成,才将徐皇后的棺材从南京运到北京,入葬长陵,徐皇后也因此得以成为明朝众多帝后当中第一位葬入明十三陵的人。

朱棣与朱元璋一样,为了告慰皇后的在天之灵,自从皇后去世,再也没有立皇后。

结语

朱棣统治期间四处征伐,其中最出名的当属征安南,五征蒙古,每一次动用的兵马数量都在十万以上,虽然都以胜利告终,但是所耗费的民脂民膏却是无可挽回的,作为最底层的百姓只能以泪洗面。如果说徐皇后在世的话,加以劝解,永乐盛世就不止在武功这方面有所成就了,在文功这方面肯定也有所成就。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