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与袁世凯之间有什么瓜葛恩怨,为什么阎锡山会怕袁世凯?

高考志愿2022-08-07 19:51:22admin2

1913年10月,云南都督、滇军领袖蔡锷将军接到袁世凯一封进京任职的电报,就得乖乖前往北京被软禁起来,于是才有了与“小凤仙”的香艳故事,直到两年后逃离才打响护国讨袁的第一枪;而奉军首领张作霖“张大帅”在晋见袁世凯时,更是伪装成傻里傻气的关外老粗,才让袁世凯放下戒心,得以继续发展其“东北王”的势力。

(阎锡山)

边陲地区的大小军阀尚且如此,何况与京津近在咫尺的山西都督阎锡山呢?不光是他怕,是普遍都怕,至少在袁世凯贸然称帝之前,没有任何一个军阀敢公开与袁世凯及其北洋军为敌,也没有哪个省份敢公开抗拒北洋政府的命令,因为这个时期的袁世凯,确实是一个“无敌”的存在。

首先是军事实力,从1912年起袁世凯便开始大肆扩军,以当时精锐的北洋六镇为基础,将之前的镇、协、标更改为“师旅团”,增编12个师和16个混成旅,使北洋军的嫡系部队达到20万人以上;而到了1916年初,由北洋政府直辖或依附的军队总计有33个陆军师、97个混成旅(部分骑兵或步兵旅)、33个混成团,总兵力高达120万人,其中袁世凯的嫡系部队将近半数。

(袁世凯)

其次是袁世凯对北洋军的掌控也比较到位,后来的直系冯国璋、曹锟、皖系的段祺瑞等大将,在袁世凯死前莫不遵其号令。而袁世凯又是合法的“中华民国”大总统,掌握着中央政府的名义和权力,把持着人事任免,惹毛了这位清末民初的“第一政治强人”,谁都没好果子吃。

1911年10月28日,山西新军响应武昌发动起义,杀死清廷巡抚成立军政府,公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的阎锡山为“山西都督”。清廷随即派兵镇压,北洋第三镇曹锟所部攻陷娘子关威胁太原,新成立的山西民军根本不是对手,阎锡山立即恭恭敬敬上书袁世凯:“如能协同军民,颠覆帝制”,则必然拥戴其为首任大总统,时“南北议和”开始,北洋军攻势稍缓。

阎锡山的精明和圆猾此时体现的淋漓尽致,打是打不过的,那就拍好马屁先。

(阎锡山)

其实不仅是阎锡山,武昌起义后,已经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之所以把首任正式大总统的职位让给袁世凯,除了袁世凯承诺可以让清廷退位接受“君主立宪制”之外,革命军的实力和战力确实不敌北洋军,也是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当时的中国,虽然群雄并起,但没有一个军事集团足够正面对抗北洋军,自然也包括刚刚主持山西军政的阎锡山。

南北议和成功后,阎锡山自归绥南返太原,在途中接到了袁世凯命他停止前进的电令,其实就是不准备承认他山西都督的身份。阎老西权衡利弊认为,北洋军重兵近在咫尺,袁世凯又是合法的民国一把手,政治天平完全倾斜向袁大头,来硬的肯定找死,只能继续示弱和示好。

狡猾的阎锡山抓住了袁世凯的“痒痒肉”,那就是孙中山和袁世凯关于定都之争,袁世凯不想离开自己的势力根基前往南京就职,而孙中山为了监督政治对手又坚决不松口。阎锡山一面派特使前往北京拜见,一面与孙中山唱起了反调,公开支持定都北京。

袁世凯突然发现,这个五台小子跟南方革命党不完全是一伙的,为了拉拢,随即明令阎锡山为山西都督。

(蔡锷)

1912年8月同盟会正式更名为“国民党”,阎锡山发觉袁世凯对国民党恨之入骨,遂于1913年春公开宣布脱离国民党,成为这个党最早的叛徒之一,同时下令裁撤山西境内国民党一切分设机构,袁世凯赏其“同武将军署理山西军务”。

1915年,依靠雄厚的军事资本,在各方势力无人敢捋其锋的的情况下,袁世凯飘飘然试图称帝,阎锡山不但捐款20000大洋给筹备委员会,还立即上表“劝进”,袁世凯阅后大喜,批复阎锡山“颇有见地”,再赏一等侯。

(阎锡山与孙中山)

即便是蔡锷武装讨袁开始后,阎锡山仍然不遗余力地站在袁世凯一边,通电斥责西南诸省;袁世凯死后,阎锡山话锋一变,声称是根据孙中山的指示,为了保存北方革命力量而采取的措施,这个民国不倒翁更像一条“变色龙”,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也才能统治山西38年之久。

说句题外话,阎锡山不仅是如此对待袁世凯,后来张作霖入主北京政府时,他仍然是这个套路,先行示好,再就任张作霖的“安国军副总司令”。直到北伐军兴,阎锡山发现奉系军阀大势已去时,再次“反正”集体加入国民党,与冯玉祥共同出兵参加北伐,居然成为第一支进入北京的北伐部队,见风使舵之本领,独步天下。

(张作霖)

阎老西绝对是被老袁给打怕了,因为他离老袁最近!

清朝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在巡防营、绿营、八旗兵、乡勇都完犊子以后,居然想着训练新军。训练就训练好了,训练的过程中,革命派思想不断渗透到了新军当中。

这下子麻烦大了,武昌起义一爆发,全国的新军们纷纷倒戈。咋地?吃你的用你的,现在就要出来反你!为啥?因为我们的吃穿用度,都是人民给的!阎锡山就是在这个档口崛起的。

一、阎锡山被老袁揍了一顿,立刻老实了。别看阎锡山看起来好像比较土,可人家是正儿八经的海归!早年跟着老爹躲债,结果考上了山西武备学堂。光绪二十九年,阎锡山更是被公费保送到了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

这对阎老西的人生来说,绝对是最关键的一步。在这里阎锡山参加了中国同盟会,甚至和孙中山制定了南响北应的战略决策。

所以回国以后的阎锡山,就这么在山西崛起了。武昌起义期间阎锡山为了响应南方起义,也在太原发动了起义。在诛杀山西巡抚陆钟琦以后,阎锡山成为了山西都督,这一年阎锡山29岁。

当时对清廷威胁最大的,其实不是武昌,而是更靠近京畿的山西。毕竟当年李自成可就是路过山西,一路杀入京城的。

为此清廷吓呆了,立刻让老袁派人去收拾阎锡山。老袁让手下第六镇统制吴禄贞带着部队前往镇压阎锡山的新军起义。

而吴禄贞藏得可真深啊,他早就成了一位彻头彻尾的革命者。所以说吴禄贞到了前线以后,不仅没有攻打阎锡山,反而跟他组建了“燕晋联军”,合起伙来共同北上。当时吴禄贞担任总司令,而阎锡山担任副司令。

这可把老袁给气坏了,南方革命党好处理,可这近在眼前的威胁是个大麻烦。所以老袁开始出昏招了,他收买了吴禄贞身边的卫队长将吴禄贞给宰了!

这下子燕晋联军群龙无首,可就彻底完犊子了!老袁可没打算放过阎锡山,他派遣张锡銮为山西巡抚,让嫡系曹锟带着第三镇人马杀入山西。

阎锡山二话不说,就退出了太原,完全不是曹锟的对手啊!所以只好且战且退,差点儿成为游击队。这回阎锡山算是彻底对老袁服气了。

二、打你一巴掌,再给你一颗糖,看你老实不老实?阎锡山被老袁揍了一顿以后,手里的军队并没有完全被打散了。他继续在绥远、包头一带活动,不久之后,阎锡山就看到了云开日出的日子。

原来老袁也不是真心拥护清政府,他有个人的野心。所以在同盟会的共同商议之下,阎锡山致电老袁,只要老袁能够支持共和,推翻帝制,那么大家就拥戴老袁为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

这事儿对老袁的诱惑力太大了,因为大家只会记得第一任是谁,这是流芳千古的大好事!老袁立刻就答应了南北议和,把清朝给灭了。

阎锡山也松了口气,那这个时候阎锡山总不能带兵南下回到太原了吧?没想到支持共和的老袁,居然不承认阎锡山这个山西都督的身份。

这事儿可把阎锡山给急坏了,事关个人利益,阎锡山自然要好好谋划。这个时候的老袁显然要做中华民国一把手了,如果不把他给捧好了,阎锡山想要混下去,恐怕不容易。

因此阎锡山在这个时候选择支持老袁,和同盟会分道扬镳,支持老袁在北京建都。自此阎锡山失去了先进好青年的面貌,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忘记了初衷,完全倒向了老袁。

三、阎锡山的吃相太难看。由于太靠近京城,阎锡山跟南方革命派们不同,他更容易被老袁给灭了,所以他在建都这件事上倒向老袁,大家倒也觉得情有可原。

但是后来的操作,却让阎锡山越走越远。为了表示是老袁的人呢,所以在1912年中国同盟会改组国民党的时候,阎锡山毅然决然脱离国民党。

这可算是奇闻了,毕竟阎锡山是国民党元老,又手握重兵,就这么放弃过去的一切荣耀,他是有多看好老袁?

老袁非常高兴啊,立刻把阎锡山任命为同武将军,再次成为了山西一把手。这一年阎锡山32岁,已经成了一位合格的政客,失去了当年的锐气。

为了得到老袁的认可,阎锡山甚至将山西一切国民党分支机构给解散了,甚至协助老袁到山西迫害国民党。

这吃相未免太难看了!阎锡山此时已经彻底从一个进步青年,变成了反动军阀。1915年,老袁想着要称帝,这事儿被阎锡山给看出来了,他二话不说又是出钱,又是劝进,就是希望老袁能够称帝。

老袁乐开了花,在他称帝以后,阎锡山也被封为一等侯。你说说此时的阎锡山还有啥底线可言呢?

即使老袁后来主动退位,依旧挡不住阎锡山对他的忠心。这家伙就跟换了个人似的,铁定站在了北洋军阀那一边。为啥会这样呢?

总结:为了生存没有底线。阎锡山早年也是个进步青年,为了推翻帝制,坐上了同盟会这艘大船。可是到了山西以后,阎锡山立刻意识到,这里跟南方有很大的区别。

这里地处北地,是清朝和北洋政府的大本营所在地。如果老袁要消灭阎锡山,其实动动手指头就能办到。

因此为了生存下去,阎锡山只能向老袁屈服,他是真的害怕老袁。至于后来为啥又拥戴老袁称帝,其实这就是没底线的做法了。

过去的主义全都抛弃,心里充满各种生意。只要能让自己获利,哪怕背叛过去的一切,阎锡山也在所不惜。他还骂骂咧咧地表示:把我一个人扔在北方,换你你咋整?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