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莲子白花藕,果贩叶三是我师。 惭愧画家少见识,为君破例著胭脂。 图片选自《汪曾祺书画小品》
作为老师,我每天都会思考教育问题,自觉或不自觉。这几天重读汪曾祺先生的散文,夜深人静时,读到他的《多年的父子成兄弟》,突然感觉这是一篇很好的家庭教育教材。文章写了四代人的关系:父亲与我(作者汪曾祺)、我与儿子和孙女。其中着重写父亲一本正经拼音,由于父亲这样对我,所以当我做了父亲后,也像父亲那样对儿子和孙女。汪先生写得有情趣、有生活气息,温馨可人;读着读着,仿佛我也身处其中,成了汪家的一员。
无论现在还是过去,每个家庭都对孩子的学业十分关心,可是汪曾祺的父亲却不强求,让孩子以自然的状态发展。汪曾祺的作文很好,一直是班里的第一名,汪曾祺的父亲很高兴,总将作文拿给别人看,以此来鼓励儿子;汪曾祺的数学不好,他并不责怪,只要求及格就可以了;汪曾祺喜欢画画,他不干涉,怎么喜欢就怎么来。汪曾祺的父亲对儿子学业的关注,始终能把握住度,即使画画是他的强项,他也不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去指导,这太难能可贵了。
在汪曾祺的记忆中,父亲很随和,在家不发脾气,对待子女也不疾言厉色,经常陪孩子玩儿,是“孩子王”。他说父亲的手很巧,动手能力强——放风筝时,风筝是父亲自己糊的;养金铃子时,笼子是父亲自己做的,“用钻石刀把玻璃裁成不同形状的小块,再一块一块斗拢,接缝处用胶水粘牢,做成小桥、小亭子、八角玲珑水晶球。桥、亭、球是中空的,里面养了金铃子。”
一个好家长的形象,就是在这样日复一日的家庭生活中,逐渐烙印在孩子心底的。可见作为家庭教育不可或缺要素的家长的素质和素养也很重要,汪曾祺的父亲有许多兴趣爱好、有丰富的生活体验,是一个有情趣的人,我们现在的家长是这样的人吗?
所以说,有能让孩子崇拜自己的本钱,在当下显得特别重要。无论是学识涵养、动手能力,还是责任心、心理素质,只要在某一方面不同寻常,就会让孩子感到骄傲。父母有了这样的质地,再俯下身子和孩子打成一片,这是多好的人生态度、家庭态度啊!
汪曾祺直言不讳,他在十七岁就迎来了自己的初恋;他不说“早恋”,可能是因为那时候人们结婚早。他在家里写情书时,父亲竟然在边上瞎出主意。也是十几岁那会儿,他学会了喝酒抽烟——父亲喝酒时,也给他一杯;父亲抽烟时,也给他一根。汪曾祺的父亲开心地说:“我们是多年父子成兄弟。”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个父亲太出格了、太不负责任了。其实并不是,这里面流露的是平等,是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需要情趣、幽默与无拘无束,不能太严肃、太一本正经。毕竟家庭不是学校,也不是学校的派出机构,老师需要师道尊严,家长需要亲切和善。
言传身教、耳濡目染,父亲对汪曾祺的影响润物细无声,但却影响了他一生。因为父亲把他当兄弟,所以汪曾祺也把儿子当兄弟。那时汪曾祺的儿子幼儿园毕业,刚学会汉语拼音,他用汉语拼音给父亲写了第一封信,在张家口农村的汪曾祺也赶紧学汉语拼音,用汉语拼音给儿子回信。平等的交流,是把儿子当兄弟的基础。
汪曾祺在讲完他与父亲、与儿子的往事后,说了一段话:“儿女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他们的现在,和他们的未来一本正经拼音,都应由他们自己来设计。一个想用自己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的孩子的父亲是愚蠢的,而且,可恶!另外,作为一个父亲,应该尽量保持一点童心。”
这可谓是家庭教育的金玉良言。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其重要性绝对不亚于老师。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实社会中,一些人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与其说是学校,不如说是家庭,家庭教育给了孩子健康的身体、健全的人格以及生存所依附的基础。如今一些家长认为只要孩子的学习好,就什么都好了,这大错特错;孩子的自信心、同情心、灵活性、抗逆力,抱有善良、热情、希望等,其实更为重要。《多年的父子成兄弟》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效果绝对不会比坐在课堂里听家庭教育专家讲座差多少。
家庭教育做得不错的家庭,还是有很多的。我参加过一次聚会,曾听朋友讲了两个故事。母亲与小学四年级的女儿一起看电视,当看到一个小孩如何有出息时,母亲对女儿说:“你看看,你们的差距在哪里?”女儿略沉思,答道:“母亲。”
讲这个故事的朋友,就是故事里的母亲,她几乎是在哀叹的情绪中诉说的。不过在讲完第一个故事之后,她又兴高采烈地讲第二个故事:因为她每天早晨上班都很匆忙,所以女儿从一年级开始,自己吃完早餐后,就帮助还在梳洗的母亲做上班前的准备——将午餐装进饭盒,再放到母亲的包里。母亲梳洗完毕,拎起包上班;女儿负责殿后,锁好家门再去上学。每次考试,女儿都在班里数一数二,这让母亲非常骄傲。我突然明白了其中的奥秘:多年母女成姐妹。母女平等,使孩子拥有独立成长的空间,她也就自然而然地成长了。
疫情期间,孩子不能到校学习,与老师交流只能通过互联网,相对间接、零碎。而孩子与家长在一起的时间,却比平常多许多,家庭教育的作用因此越发凸显。或许这样的非正常状态,更有助于我们构建正常、健康、理想的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