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就诗歌而言,余秀华写得并不好,没有艺术高度。这样的文字确实是容易流行的。这当然也挺好,只不过这种流行稍微会拉低一些诗歌的格调。不过再怎么拉低,比起轻浮的乌青体来,总还算不上丢人败兴。 ——沈浩波
个人认为上面的话是比较公允的,睡不睡其实没有什么低俗不低俗的。比起下半身写作什么来说这算是隐晦的了。注意说上面那句话的沈浩波就是下半身写作的代表人物。
下半身写作:又称下半身写作主义,兴起于本世纪初期,指的是一种坚决的形而下状态,“下半身”强调的是写作中的“身体性”,其实意在打开身体之门,释放被压抑的真实的生命力。
对古诗《睡燕》的赏析有哪些?
《睡燕》通过抒写燕子因疲累而垂下翅膀入睡的情景,表达了对兴亡之叹
首联写睡因和睡态:燕子因衔泥补巢疲累,因此低垂下翅膀入睡。颔联、颈联写睡梦:燕子学庄周梦蝶,梦魂轻飚,来到汉宫探访与它同名的赵飞燕,又飞进了历经沧桑的乌衣巷,却迷失了当年熟识的来回路。尾联写睡醒:燕子被惊醒后嗔怪于卷帘人,而此时夕阳西下、小桥深巷的场景却还在似梦非梦中。用典手法。化用了金屋、梦蝶、汉殿、乌衣巷等典故,展现了燕子梦境的迷离,寄托了兴亡之叹。拟人手法。诗人选用“困顿”“怕”“惊”来描画燕子的情态,生动地凸显了睡燕的形象。
原文:
元·谢宗可《睡燕》
补巢衔罢落花泥,困顿东风倦翼低。
金屋昼长随蝶化,雕梁春尽怕莺啼。
魂飞汉殿人应老,梦入乌衣路转迷。
却怪卷帘人唤醒,小桥深巷夕阳西。
译文:
燕子因衔泥补巢疲累,因此低垂下翅膀入睡。燕子学庄周梦蝶,梦魂轻飚,来到汉宫探访与它同名的赵飞燕,又飞进了历经沧桑的乌衣巷,却迷失了当年熟识的来回路。被惊醒后嗔怪于卷帘人,而此时夕阳西下、小桥深巷的场景却还在似梦非梦中。
诗人谢宗可(约公元1330 年前后在世),元朝诗人,字、号均不详,金陵(今江苏南京)人。生卒年及生平全不可考,约元文宗至顺初前后在世,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