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出生于公元前256年,只比秦始皇小3岁

高考志愿2023-01-18 22:08:38佚名

刘邦出生于公元前256年,只比秦始皇小3岁而已,这个时候是战国晚期,当时的秦王还是秦昭襄王,周赧王姬延也在这一年去世,刘邦的家乡是在今天江苏省的丰县,当时叫沛郡丰邑县中阳里,刘邦出生的时候还是魏国人,后来沛郡被楚国占领,于是刘邦又成为楚国人。

《史记 高祖本纪》: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

史记中说刘邦到了壮年的时候,试着做了官吏,当上了泗水亭亭长,县中的官吏,刘邦都混得很熟,还受他戏弄。一般来说,古代的壮年是35~45岁左右,刘邦当的是秦朝官吏,所以刘邦当泗水亭长的时候,是秦朝统一天下之后的事了。

刘邦

秦朝实行的是郡县制,最初将整个天下分为36郡,后来又增加到40多个郡,每个郡设郡守一名,主管行政,郡守之下有郡丞和郡尉,郡丞是郡守之下负责行政的辅佐官员,郡尉是郡守之下负责军事的辅佐官员,郡下面设县,每个郡下辖几个到几十个县不等,县的长官有县令和县长,区别是县中一万户以上的称县令,少于一万户的称县长。

县下面设乡,一个乡设有四个官制,分别是:三老、有秩、啬夫、游徼,没有乡长之说,三老管理亭长,负责政教风化,有秩管理大乡,啬夫管理小乡,负责审理案件和收取赋税,游徼负责执行禁令及抓捕盗贼。

乡下面设亭,亭的长官是亭长,一个乡有十个亭,亭下面设里,里的长官是里长,一个亭有十个里,这里的里不是长度单位的里,而是一个专门的官职亭长是什么官,所有官职的设立都根据所管辖地区民众的多少而增减。

秦朝官制

所以秦朝地方上的行政区域分级是这样的:郡→县→乡→亭→里。

秦朝的郡是一级行政区,相当于现在的省,秦朝的县与现在的县一样,连官职都一样,都是县长,秦朝是省直管县的,与现在不同,现在是省管地级市,地级市再管县,秦朝县下面设乡,现在也还存在这种情况,但大多数乡改为镇了,秦朝的亭就相当于现在的村了,而秦朝的里就相当于现在的小组了。

刘邦当时的官职是泗水亭长,所在地为沛郡,秦朝的时候叫泗水郡,汉朝才改为沛郡,泗水郡有37个县,40万户200多万人,就算一个县有十个乡,那么整个泗水郡就有3700个像刘邦这样的亭长,可以说刘邦当时亭长的职务非常普遍。

泗水亭

根据汉书的统计,汉朝有县(包括侯国、食邑及蛮夷的封地)合计1587个,有6622个乡亭长是什么官,有29635个亭,也就是说在汉朝像刘邦这样的亭长有29365个,那么秦朝几乎也是这个数量,所以说刘邦的亭长一职很普通,只是刘邦这个人不普通。

《汉书 百官公卿表》: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老掌教化;啬夫职听讼,收赋税;游徼徼循禁贼盗。县大率方百里,其民稠则减,稀则旷,乡、亭亦如之。皆秦制也。列侯所食县曰国,皇太后、皇后、公主所食曰邑,有蛮夷曰道。凡县、道、国、邑千五百八十七,乡六千六百二十二,亭二万九千六百三十五。

秦朝的乡、亭、里都是基层组织,亭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务,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亭长的上司是乡里的三老,下属就是各亭的里长,刘邦作为泗水亭长,手下可以管十个里长,里长是最基层的官吏了,负责掌管户口和收取赋税,是负责实际操作的官吏。

亭长

那么亭长的职责是什么?

亭长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最早是设置在诸侯国边境地区,负责警戒及防御敌人的,因为效果比较好,逐渐深化为各国的基层组织,秦朝时期就统一在乡下设置了亭长,亭长的主要职责是:

1、负责治安警卫。

这一职责类似于现在村里的治保主任,村里出了盗贼,或者有打架斗殴之类的事,都归亭长管,所以刘邦也能结识村里不少人,比如周勃、樊哙等人,同时,刘邦这个亭长手下是有兵的,不然怎么管治安。

亭长是什么官

2、负责管理外来旅客。

古代的人是不能随意流动的,是固定在户口登记地的,但仍然有一部分流动人口是因为因公出差,此外还有商人是流动的,这些人到达泗水亭时,就归刘邦管,这一职责相当于现在的派出所户籍科,但是现在最基层的派出所在乡里或者镇里,村里是没有的,一般由村治保主任来管。

汉高祖刘邦

3、治理民事。

民事就是行政了,村里的杂事都归刘邦这个亭长来管,这里的职责类似于现在的村长。

把亭长的这三个职责加在一起,就是刘邦泗水亭子的职责,从这里来看,刘邦的亭长一职相当于今天的村长+村治保主任。而且在大多数时候,刘邦是直接跟县里对接的。

举几个例子,刘邦与当时沛县的官吏萧何、曹参、夏侯婴很熟悉,萧何是县令的主吏掾,差不多是负责礼仪和文书工作的佐吏,连个官也不算,曹参是沛县监狱里的官吏,相当于典狱长,不是监狱长,夏侯婴是县令属官,后来成为刘邦的车夫,很受信任,那刘邦为什么和县里的官吏很熟呢?

泗水亭

主要是因为刘邦的上司,乡官三老多是名誉性质的,三老这个官职一般是乡里德高望重的长者,或者豪强地主、大家族族长来担任,他们不负责具体的事项,像这种跑腿的工作,与县里联系都由刘邦这样的亭长来完成,所以刘邦才会和县里的官吏比较熟悉。根据汉书的记载,三老要50岁以上有修行,能服众的人担任,50岁的年龄在古代算是知天命的年龄了。

《汉书 高帝纪》: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乡一人;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

此外,刘邦在担任在泗水亭长时期,还多次送囚徒到骊山交付给秦朝相关机构,刘邦还因此见到了秦始皇,而刘邦最后一次担任亭长时,因为送囚徒到骊山,在半路上囚徒逃走了很多,作为亭长的刘邦干脆就把囚徒都放走了,自己也逃到芒砀山躲藏起来,所以,像这种押送囚徒的工作也是亭长的职责范围。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