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行长
原支行行长银行回应推出三胎贷,专注银行话题,200多篇原创文章,持续更新!
228篇原创内容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不知不觉,转眼就到了2022年。
来时走的路,回望已是山。
回望过去的2021年,邓行长总结了2021年影响银行业十件大事,仅个人观点,供参考
一、银行互联网存款、贷款业务被严格规范
2021年1月15日,银保监会、央行发布《关于规范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开展个人存款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商业银行不得通过非自营网络平台开展定期存款等业务。2021年2月20日,银保监会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通知》。通知明确三项定量指标,包括出资比例、集中度指标、限额指标,同时严控跨区域经营,明确地方法人银行不得跨注册地辖区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
邓行长点评:银行通过非自营的互联网平台进行异地拉存款的方式被正式叫停,通过互联网平台引流并进行“联合贷款”也被叫停。这就意味着银行竞争秩序被重塑,同时也是为了控制互联网平台在金融业务上的野蛮生长,规范了互联网平台的金融业务,对于银行业的影响偏利好。
二、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出炉”
2021年10月15日,央行、银保监会发布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包括: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平安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广发银行、宁波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北京银行。同日,《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监管规定(试行)》发布。
邓行长点评:系统重要性银行规模巨大,与其他金融机构关联性强,社会影响力巨大,其稳健经营关系到金融体系、乃至社会的稳定。对系统重要性银行实施更高的附加监管,使其更加稳健经营,有助于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这件事情对于银行业的影响意义深远。
三、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
2018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印发《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下称“资管新规”),正式拉开了资产管理业务乱象整治的帷幕。根据相关规定,资管新规过渡期原本将于2020年年底结束,后因疫情因素,延长至2021年年底。
邓行长点评:资管新规影响的是25万亿的理财市场,“打破刚兑”之下,理财产品转变为净值化产品,保本理财将退出历史舞台,未来理财业务领域将逐步分化,大型商业银行将充分发挥理财子公司在理财业务方面的展业优势,而大部分中小型银行理财将会转型成代销业务,资管新规实施对于银行业的影响巨大,重塑了银行理财市场。
四、中小银行合并提速
2021年4月28日,山西银行正式开业,由原来的大同银行、长治银行、晋城银行、晋中银行、阳泉市商业银行合并重组而来;9月,辽沈银行获银保监会批复同意,率先吸收合并营口沿海银行、辽阳银行两家城商行。此前央行官网发布消息称,将合并辽宁省内12家相关城市商业银行;2021年12月8日,中原银行发布公告,该行董事会审议批准了吸收合并洛阳银行、平顶山银行及焦作中旅银行的相关议案。
邓行长点评:银行业“内卷”,市场竞争加剧,部分中小银行资产质量承压,风险频频暴露。而且,中小银行数量众多,发展不均衡,在此背景下,中小银行兼并重组、“抱团取暖”共抗风险成为显著趋势,各地也有做强做大区域内地方性银行的需求,兼并重组成为一种有效手段。
五、银行账户贵金属与外汇业务收紧
2021年已有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等多家银行对贵金属、外汇等业务进行调整,调整方式包括上调贵金属、外汇业务交易起点数量(金额),下调单笔交易上限和单一客户持仓限额;上调产品风险等级和客户风险承受能力评估结果要求等。甚至逐渐取消账户贵金属与外汇业务。
邓行长点评:还是受到中国银行“原油宝”事件影响,外汇产品、商品期货、金融衍生品等高风险投资,对投资经验和风险承受能力要求较高银行回应推出三胎贷,不适合普通投资者。提高交易门槛,旨对客户进行分类,筛选出有丰富投资经验和较强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银行业重新评估此类业务,有意识的收缩此类业务,也是汲取了前面的风险事件,有利于今后更加稳健经营。
六、银行大力推广数字人民币
2021年,六大国有行均已开始推广数字人民币钱包,猛推力度堪比当年ETC!目前,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已超过350万个,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14亿个,企业钱包1000万个,累计交易笔数1.5亿笔,交易额接近620亿元。
邓行长点评:数字人民币是大势所趋,预计未来,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也将不断丰富,主要围绕老百姓日常生活,如日常消费、网商购物、缴费、偿还信用卡等场景。数字人民币不仅仅带来生活的便利,还有可能是改变人们的支付习惯,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将不再流行,这也将成为银行业影响社会变革的巨大表现。
七、彩礼贷、墓地贷、三胎贷引争议
2021年3月16日,有网友爆料九江银行推出“彩礼贷”产品引发争议,产品海报显示,“彩礼贷”最高可贷30万元,年利率低至4.9%。贷款用途为新婚旅行、购车、购买首饰、购买家电。继“彩礼贷”之后云南西山北银村镇银行又推出“墓地贷”,最高可贷款20万元,贷款期限可达10年。6月,中国银行江西分行推出“生育消费贷”——面向三胎家庭,推出最高30万元额度、1年期年化利率4.85%。
邓行长点评:彩礼贷、墓地贷、三胎贷实为个人消费类贷款,只是因为用途不同,名称叫法不同。但是“彩礼贷”、“墓地贷”打着所谓金融创新的旗号,制造噱头宣传获客,挑战了社会痛点,触及了社会公序良俗的底线,与国家大政方针背道而驰。今后各家银行推出新产品,一定要引起重视,顾及社会影响。不要脱离实体经济实际需要创新产品服务。
八、大额存单质押业务纠纷
2021年10月和11月,渤海银行南京分行和浦发银行南通分行分别与企业客户因存单质押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发生纠纷,并分别向公安机关报案,涉及金额超过30亿元。
邓行长点评:存单质押业务纠纷反应的是银行内部管理的漏洞,虽然目前目前尚未定论,但是监管部门已经非常重视,督促机构加快弥补管理缺陷和漏洞,树立合规经营理念。预计大额存单质押业务也将收紧趋严。
九、头部房企暴雷引发房地产融资紧张
进入2021年第三季度,以恒大为代表的头部房企,同时面临着资金链断裂的危机。昔日风光的地产企业暴雷、违约,引发了整个房地产行业融资环境的紧张。
邓行长点评:外部环境导致银行对房地产企业融资降低了“冰点”,银行对于出现风险和困难的大型房企不盲目抽贷、断贷,否则会出现系统性风险。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如何帮助推动风险出清、避免风险外溢、促进房地产业回归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将成为考验。
十、银行业监管持续从严
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对银行的监管持续趋严,处罚出现较多的领域包括同业业务、理财业务、信贷管理、内控合规和存款业务等。其中,银保监会对民生银行罚款1.145亿元,创下单笔罚款最高记录。
邓行长点评:银行业是一个严格受到监管的行业,大额罚单的出现会让银行业懂得:要把合规放在首位。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