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形式、教学环节、教学时间安排等几个主要方面。
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在员工培训中开展各种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标准和要求。教学目标也是确定某一具体教学任务或教学班教学计划的主要依据。
2.课程设置。它是制定教学计划的前提条件。严格地说,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的设置和组合方式是员工教学计划的核心。
3.教学形式。教学形式主要受到教师、课程、教材、教案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4.教学环节。
5.时间安排。
教学计划的英语翻译
我们小组草拟了一份本学期教学计划。
Our group blocked out a (teaching plan )in this term.
此段文字来自:
家长教学计划包括哪些?
家长们都惊呼孩子的变化和进步;接着是告诉家长教学计划,其中生活能力包括自己吃饭,饭后把餐具放到规定的地方;自己喝水,水杯放在固定的位置;自己上厕所;自己上床入睡;遇到困难时,会主动寻求成入帮助等等
如何实施专业教学计划
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师的日常工作内容,因为教师每天上课都要备课,而备课正是课堂教学设计的一种主要形式。课堂教学设计也是教师教学思想与教学水平的具体表现。因而,课堂教学设计理应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路径。然而,由于诸多原因,课堂教学设计已丢失了这一成为许多教师每日必须应对的任务,丢失了它应有的价值意义。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课堂教学设计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进一步被大家所认同,对课堂教学设计的关注度大大提高,许多地区教育部门和教育杂志定期组织的相关评比活动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但需要更加关注的问题是,课堂教学设计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由应然变为实然还需要探索研究,要通过引领让课堂教学设计明确改革的走向并让教师可以接受和实施。
一、引导教师在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下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将先进的理念有效地转化为优秀的课堂教学设计是一项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进行的具有创造性的研究。这项研究非常重要也非常艰难,不是喊一句口号就可以自然实现的,需要教育研究人员与教师的共同努力。首先,要让教师在宏大的教育历史背景下认识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是以系统论、教学论、传播理论等为基础的。其中,教学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最为深远。从基于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学习理论的程序教学设计到基于认知主义的联结-认知学习理论的智能教学设计再到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建构主义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设计的发展线索明晰,走向也很明晰。
让教师了解这个发展历程及不同流派的具体内涵和特征,必然会促使教师正确选择自己课堂教学设计的指导理论。其次,研究人员要帮助教师解读先进理论的要义,并将要义与课堂教学设计的相关内容相勾联。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用于教学设计依赖于创设能提供真实情景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四大属性,在课堂教学中分别有着怎样的表现形式。
类似这样的解读可以让教师初步触摸到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课堂教学设计应当抓住些什么,改变些什么,突出些什么。然后,教师要将自己的理解体现在教案之中,并且展示出来供大家讨论评议。这是一个对话的过程,研究人员与教师可以在一个平台上对话互动、增进认识,消除对理论的误解,探索出践行理论的有效思路和方式方法。
现今,许多学校开展的校本教研活动中就有专门研究课例的内容,从设计教案到听课评课全程研究,花了不少时间,的确做出了精致的课例,但常常感觉思路打不开,改革的新意不足。其重要原因就在于课堂教学设计远离了指导理论,在旧有的思路中打转,所谓的改革、研讨也就只是拘囿在有限的空间之内。
最后,修改的设计还要通过实践的检验。理论转化为实践不是靠一次研讨完成,而要依赖多次尝试而不断完善。结合课例设计解读的理论必定比教师空读理论感悟更深刻,觉知更丰富;在理论指导下的课例设计也必定比任务驱使下应付完成更有教育的主体性,更有对教学专业的参悟与独到发现。
综合起来,教师借助课堂教学设计的变革能够获得一种在能力极限边缘工作的精神状态和对课堂教学更为理性的、专业化的认识思考。二、帮助教师将教学设计研究的问题精准化深入调查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我们不难发现存在的问题是复杂多样的。这样推理,教师课堂教学设计需要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就也很复杂多样。
如果真的就这样把问题抛给教师,那么教师面对自己的问题就会感到无从下手、力不从心。因此,也就会丧失研究问题的热情和信心。当下,这样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面对这种情况,研究人员应当帮助教师分析问题,梳理问题,找准关键问题。例如,阅读教师的教学设计,可以发现教学设计中存在着“目标不明确”,“教学总体思路陈旧、雷同、无个性”,“学生活动设计粗糙简单”,“文本语言表述不规范”,“教学板块不明晰”,“课堂练习设计无针对性”等诸多问题。
对此,教育研究人员应当冷静地分析:哪些问题是互为因果关联着的,解决一个就可以解决另一个;哪个问题是核心的,却难以解决的;哪个问题是显性的,最便于着手研究的;哪个问题是相对次要的,可以暂且放一放等等。分析梳理清楚之后就能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在此基础上,必须跟教师交流对问题的认识,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以使教师对自己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达到精准化的认识。
所谓的精准化对教师而言可以用两条标准来衡量:一是能否说清自己的教学设计存在的诸问题有着怎样的关联,并指出最核心的问题;二是是否明确该从哪个问题入手解决并明确问题解决的思路和方法。达到这样的认识,问题自然就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真正的研究才可能得以实施。
因为一大串问题堆砌在一起,教师是无法研究也不愿意研究的。让教师在分析梳理问题之后抓住一个自己认为可以着手并急需解决的问题让教师投入研究,其意义在于提高教师深入剖析问题的能力和帮助教师获得研究的思辩能力。三、为教师在比照中反思课堂教学设计架设平台反思可以促成课堂教学设计不断完善。
但反思本身是需要教师的主观意愿、专业素养、对话情境等诸多因素来共同作用的。诸多因素相互影响、交织构成反思的平台。教育研究人员应当研究和把握这个平台诸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真正架设起促进教师反思的平台。教育部门组织的课堂教学设计评比、校本教研活动所做的课例分析、日常的听课评课活动都被视作是课堂教学设计反思比照的平台而广泛推行。
但是在实践中这些活动的效果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搞多了还免不了流于形式。原因在于这些活动没有高度关注促成反思的诸因素而未能真正构成反思的平台。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活动,在教师的主观意愿、专业素养这些内隐条件等同的情况下,要想促使教师深入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必须在对话情境的设计上多作研究。
对话情境包括场地氛围、人员构成情况、对话内容等等。现在的活动设计最忽略的是对话内容的引导、选择和规范。这导致的结果是评课各有各的视点,各说各的看法,让听者应接不暇,无所适从;评比各写各的经验,可比性极差,评出的优秀难以比照出别人的不足何在。概言之,对话的内容不在一个平台上,对话者进入对话情景的障碍大,对话的主观意愿就会减弱、淡化。
这直接影响了反思。因此,当下的关于课堂教学设计的反思性活动需要改进方式,要创造便于教师比较对照的条件激活教师的反思活动。明确了这样的目标,活动设计就应当赋予鲜明的研究主题,以此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有针对性地进行创造性的尝试,从而使比照的内容更加鲜明集中。
基于这样的认识,有些地方教育部门对教学设计评比进行了改革,推出了多样化、专题性的评比,如同题材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模式的设计,教学问题设计的简约化和趣味化,课堂练习的合目标性和创新性,教学目标设定的适切性等等。这类评比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明确研究的问题,便于同伴合作研讨,评比的结果又便于比较和对照,优秀设计的示范作用更加鲜明,对教师的反思更加有利。
课堂教学设计专题的研究只要建立在深入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就能够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对一个问题的反思可以引发全面的反思。而反思可以让教师教育意识全面觉醒,将平凡的、偶然的教学事件意义化、恒久化,从而提升教师职业生命的意义。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师的日常工作,因而它时刻影响着教育的质量和教师职业生命的质量,加强对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就是切实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怎么强调都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