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很简单,娶了个母老虎,谁能高兴的起来。
高丽元宗是个很倒霉的国王。
蒙古在1253年大举入侵高丽。高丽小国寡民,哪里是蒙古的对手。
元宗父亲高宗逃到江华岛,依靠海军保护,指挥大陆上的老百姓和蒙古人作战。
结果1232至1259年,蒙古先后5次大规模入侵高丽,所到之处烧杀淫掠,动辄屠城。这使高丽经济、文化遭到极大破败,国家濒于灭亡,蒙古人控制了朝鲜大局。
然而,朝鲜人的民族性很强,他们不断组织各种游击队袭击蒙古人,拒绝缴纳赋税。
蒙古人的数量毕竟较少,也不从事农业,必须依靠朝鲜老百姓。
所以,蒙古人总不能将朝鲜人杀光,还是必须利用,试图扶持听话的朝鲜政权。
1260年,高宗在巨大的压力和忧愁下病死,儿子元宗上台。
元宗之前曾经在蒙古做了2年的人质,对蒙古贵族阶层较为熟悉。
他上台以后,决定建立服从蒙古人的朝鲜政权以自保。
而此时,蒙古人正在计划远征日本,需要朝鲜作为跳板,全力给予支持。
于是,忽必烈扶持元宗,首先出兵打跑了控制军权的权臣林衍,将权力还给元宗。
随后用很多手段,开始通络元宗。
元宗时代就试图迎娶元朝的公主,由此同蒙古人联姻。元宗对蒙古人很了解,知道一旦联姻就会被忽必烈当做自己人,给予信任。
然而,元宗上台时已经41岁,正式掌权已经50多岁,病歪歪的身体很不好。忽必烈的公主都很年轻,没有人愿意嫁给这个老头子。
所以,忽必烈股黯然拒绝,1274年,元宗在远征日本的病死,享年55岁。
元宗死后,他的儿子忠烈王王昛上台,立即提出联姻的要求。
忠烈王相对年轻,做国王时候只有38岁,在蒙古人看来不算很老。
而且忠烈王上台的同年,蒙古开始远征日军第一次战役,迫切需要朝鲜的支持。
于是,忽必烈同意了这个要求,将自己的女儿齐国大长公主(姓孛儿只斤氏,名忽都鲁揭里迷失)嫁给忠烈王。
这段婚姻还是比较顺利的,大长公主的肚皮也很争气,很快生了一个儿子,就是后来的高丽忠宣王。
这次联姻以后,蒙古人开始把朝鲜王室当做自己人,不再谋求武力推翻,还经常援助粮食和物资。更重要的是,朝鲜王朝权力稳定了。
然而,忠烈王却每天如坐针毡,心神不宁。
蒙古公主可不是好惹的,是个强势的母老虎。
蒙古女人本来就厉害,更别说忽必烈的女儿。这个长公主从小娇生惯养,权势极大,没有人敢惹。
到了高丽以后,长公主的地位比忠烈王的地位更好,具有最后决策权,可以单独会见大臣。忠烈王的命令如果没有长公主的批准,就等于无效。
权力被约束只是一个方面,实际上长公主倒是对政治没有太大兴趣。
但就生活上,忠烈王叫苦不迭。
长公主为人凶悍,软硬不吃,脾气暴躁。
她20岁嫁给38岁的忠烈王,后者相貌平平,能力平庸,长公主对丈夫非常不满,不屑。
一次忠烈王带着长公主去祭祀先祖。长公主认为忠烈王没有照顾好他,带来的随从太少。而且忠烈王进去祭祀时,让长公主在外面吹了很久的凉风,非常恼怒。
在祭祀时,长公主大声抱怨。也许是在祖宗勉强要面子,忠烈王一反常态,大声呵斥了长公主几句,让他不得乱说话。
谁知道,长公主被骂以后大怒,竟然顺手拿起忠烈王的拐杖就打过去,将他的帽子都打掉了。
虽然忠烈王没有受伤,但被皇后当着祖宗的面打了,也是古往今来都没有的。
随行大臣们也敢怒而不敢言,私下说:弱国国王也不该丢脸到这种地步啊!
长公主连国王都敢打,别人也就可想而知。
忠烈王本来已经结婚10多年,原配皇后为王氏。娶了长公主以后,就将王皇后贬为妃子。
王皇后也是贵族血统,还是高丽神宗的曾孙女,却也只能忍辱偷生了。
王皇后为人胆小怕事,从不敢得罪长公主。
然而,长公主有着很强的嫉妒心理,不允许忠烈王碰其他的女人。
随后,有人诬告王皇后用巫术害长公主,后者大喜,强迫忠烈王将王皇后处死。
忠烈王倒是还有几分夫妻之情,借口查无实据,将王皇后打入冷宫,此后再不相见,好歹保住了一条命。
忠烈王还有3个妃子也都被排挤或者打入冷宫,其中绝色妃子柴无比还比斩杀。
总之,忠烈王的家庭生活算得上苦不堪言。好在长公主不长命,活到38岁就一病死了。
当时蒙古皇帝觉得长公主身体一向很好,怀疑是忠烈王下毒害死,一度要发兵讨伐。
忠烈王吓得屁股尿流,用尽方法解释,并且将长公主的儿子列为太子(王皇后有一个儿子江阳公,是忠烈王长子),这才过关。
忠烈王为了国家,也算把自己一生都牺牲掉了。
原谅纵横是一个喜欢看电影的人,因为看过《霜花店》,所以,当我拿到这个话题,想着想着就歪了。
《霜花店》里面的高丽国王与元朝公主的爱情,有几分真实?《霜花店》是韩国19禁影片中比较文艺的片子,如果抛开那些带颜色的东西,单论影片内涵的话,或许也能看出韩国人对这段历史的解读。
在影片中,高丽国王与年龄相仿的侍卫洪麟关系特别好,甚至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暧昧,说白了就是搞基的节奏,国王深陷同性爱情当中不能自拔。
然而,当时蒙古势力不断崛起,忽必烈在入主中原后,将矛头对准了当时的高丽,在元朝势力的威胁之下,高丽王不得已的情况下娶了元朝的公主当王妃。
对于高丽百姓来说,不用再与强大的元朝开战,自然欢欣鼓舞,当然,如果按照国王的人设,他不喜欢女的,自然闷闷不乐。说到这里,估计能将这个问题解答的一清二楚。
但是,韩国人的历史脑回路还是很清奇的,剧情的峰回路转实在让人震惊,因为高丽王不喜欢女人,导致出现膝下无子的尴尬局面。对于当时的政治环境来说,如果迟迟没有王位继承人,意味了元朝和高丽当局要换掉一个高丽王。
所以高丽王希望能够让这个元朝公主生下儿子,来继承王位,为此,他让他的情人洪麟出马摆平元朝公主,这样公主的儿子,也是与自己亲密的人。
然而没有想到的是,剧情再次反转,洪麟在勾引公主的过程中,竟然与公主相爱了,这峰回路转的狗血,撒了高丽王的一脸,两个人的“奸情”最终让高丽王无法忍受,为了报复,高丽王对洪麟处以宫刑。
对于一个男人来说,被处以宫刑绝对是无法忍受的事情,影片的最后,洪麟展开对高丽王的报复,两个人在决斗中丧生。
《霜花店》虽然是一部19禁片子,但是影响力之深远是母庸质疑的,从爱情到背叛,从相爱到相杀,影片不止男女之情,更给人一种荡气回肠的感觉。
然而,从历史的角度来说,这实在是有一种“顾左右而言他”,不正面面对这场战争,而是以其他视角来可以掩饰这段历史,虽然不是在创造历史,也是在曲解历史。
想来,这也和韩国人一贯的风格有关,热衷于历史,却又不敢面对历史的真相,明明是一个曼尔小国,非要把自己塑造成“大韩民国”。
高丽忠烈王与元朝长公主的婚姻,充满了无奈真正历史上,并非是元朝一定要将公主嫁给高丽,而是高丽国王死乞白赖的非要娶元朝公主,而且双方不止一次联姻。
因为当时忽必烈统一中原后,打算继续对外扩张,高丽也在被征服的名单当中,从1232年到1259年,蒙古铁骑曾经多次大规模进攻高丽,给予高丽极大的打击,然而另一方面,由于元朝的战线拉的太常,而朝鲜半岛的地形太过于崎岖,不利于元朝骑兵的行军。
再加上,当时元朝想要攻打日本,希望以朝鲜为根据地,不得已的情况下,才放弃了持续攻打政策。
当时最热衷于求亲的高丽国王是元宗,元宗曾经在蒙古做了两年的人质,见识了蒙古的强大,又是在忽必烈的扶持下才登上王位的,所以,高丽国实际上已经臣服于元朝,如果再和亲的话,相当于加上一道保险。
但是元宗在活着的时候没有完成这一政治目的,他的儿子忠烈王则完成了。
由于跟元朝和亲,高丽王国成了元朝的驸马国,“驸马之国”就好比当时北宋与辽的“兄弟之国”,南宋与金的“君臣之国”“叔侄之国”一样,简单来说,就是元朝的附属国。
正因为如此,朝鲜之前的国王都有庙号,到忠烈王的时候,只能以王相称,而且还要加一个“忠”,其实就是时刻提醒高丽要忠于元朝。
在成为驸马之国后,高丽的处境相对好一些,作为元朝扶持下的政权,高丽不仅不再遭受武力威胁,有的时候还能得到元朝的保护(大概从这个时候开始,高丽就喜欢抱中原王朝大腿,现在是抱美国大腿)。
然而,给人当小弟并不是一件十分愉快的事情,就像现在特朗普对韩国总统,压根就不感冒。
嫁给忠烈王的元朝公主不是一般的公主,那是忽必烈的长公主,所以,朝鲜才是“驸马之国”,但是我们知道,古代社会虽然男尊女卑,但是皇家却是另一码事,公主的地位远远大于驸马。
最可怕的是,当时的元朝长公主年龄只有20岁,而忠烈王却已经38岁,年龄之悬殊相差二倍,再加上长公主的蒙古出身,暴脾气肯定是有的,所以说,在这次和亲当中,高丽国王忠烈王的日子并不好过。
不久之后,这位长公主在38岁的时候意外去世,然而因为死的太突然,被元朝皇帝认为是高丽人下毒害死的,甚至想要发兵攻打高丽。
忠烈王自知无能为力,为了避免高丽再度生灵涂炭,主动退位,将王位传给了他与长公主的儿子为太子,并将王位传给了他,这才平息此事。这也算是,元朝与高丽国联姻关系的一个开始。
恭愍王的爱情狗血悲剧到底是如何炼成的?《霜花店》中的原型并非忠烈王与忽必烈长公主的故事,而是恭愍王的故事,从恭愍王往上,大多是忠打头的王,恭愍王的称谓,可以说是他最终是一个反元的国王。
恭愍王其实也是元朝的驸马,其父亲是忠肃王,其兄为忠惠王,而他早早被送到了元朝当人质,在元朝期间,高丽高层产生了激烈的王位争夺,恭愍王也是因为赢取了元魏王的女儿宝塔失里,最后被元廷选中,称为新一任的高丽国王。
恭愍王与宝塔失里的感情很好,当时恭愍王致力于进行改革,希望能够让朝鲜摆脱元朝的控制,因此,元朝与高丽的关系也很紧张,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宝塔失里却十分支持恭愍王的改革,甚至从中调解,当时元朝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也无暇对付高丽,也就听之任之了。
也正是趁着元朝内部农民起义,恭愍王大展身手,开始对高丽内部的亲元派进行打压,在1356年曾对亲元派人士进行疯狂屠杀,顺便推动进一步的改革。
1365年,与恭愍王一向关系很好的宝塔失里不久之后还怀上了他的骨肉,这让恭愍王十分高兴,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宝塔失里最后却难产而死。
这对恭愍王的打击很大,一系列的政治斗争,加上爱妻难产而死,恭愍王的心态也发生了转变,不再是当初锐意进取的君主,反而变成了一个贪图享乐,荒于朝政的昏君。
恭愍王在妻子去世后不久任贱民出身的僧人辛旽为师,并且邀请辛旽掌管朝政。
辛旽专权引发高丽国内很多大臣的不满,最终引发矛盾的爆发。尤其是当辛旽掌握最高权力后,甚至想要取代恭愍王,暗地里还进行了刺杀活动,最后恭愍王杀死了辛旽,此事更加引发了朝政的混乱。
最终杀死恭愍王的竟然是自己最亲信的侍卫,1372年,已经荒于朝政的恭愍王设立了一个叫子弟卫的机构(电影中的健龙卫),初期可能是用来包围自己的安全,然而,挑选的子弟都是年轻美貌的青年男子,让人无法想象的是,恭愍王竟然纵容子弟卫奸淫王妃,并且以此为乐。
结果玩笑开大了,一名妃子怀了叫做洪伦子弟兵(洪麟的原型)的孩子,当恭愍王知道后,派宦官崔万生杀掉洪伦,然而崔万生也意识到,自己也必然会被灭口,于是伙同洪伦等子弟兵发动叛乱,将恭愍王杀死。
要不说,韩国人脑洞清奇,将这样一个狗血的政治事件,增加爱情的筹码后,变成一个唯美的文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