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肉和尚苏曼殊有绝世才华却出了家,为何35岁暴死?

高考资讯2022-08-01 13:58:20admin2

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无端狂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似冰!

任何一个出家的人,都有着神奇的经历或者难以述说的隐情。民国期间,一个李叔同,一个苏曼殊,都是那个时代翩翩公子、绝世高才。李叔同诗词书画印,还有戏剧和音乐,皆称时代圣手、旷世奇才,但他却在名高之处、中年之时,抛妻弃子,义无反顾地削发为僧了,在深山古刹,伴随着邈远的钟声,伴随着青灯古佛,了此残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叹息。

而苏曼殊的身世和经历,似乎比李叔同更为复杂。苏曼殊(1884—1918),字子谷,号曼殊,学名元瑛,广东香山人。其父苏杰生,年轻时东渡日本谋生,曾在横滨做茶行买办,因为长年在海外,妻子黄氏却在广东老家,寂寞难奈,便与一个日本女孩亚仙同居,后来生下了苏曼殊。当年,那些在日本淘金的华人,很多都在日本包养了妇人,也有很多生了小孩,人们给这种关系生下的孩子取了一个特殊的名称,叫做“相子”。

苏曼殊6岁时,被黄氏从日本带回广东老家,将他送进私塾,悉心教养。但是,由于苏曼殊身世不清,来路不明,颇受族中子弟和周围邻居的歧视,因为他生性敏感,故生活痛苦而抑郁,后来,生母亚仙又与父亲的关系破裂,这更加深他的痛苦。

15岁,苏曼殊随父又到日本,在横滨华侨所办的学校就读,后入东京早稻田大学高等预科班读书,期间,苏曼殊曾表现出轻度精神疾病,他寄居在刘师培家,有一次在夜里,他突然一丝不挂地闯进刘师培夫妇的房间,把他们夫妇吓得惊叫起来。

20岁时,苏曼殊到达香港,因为当时康有为侵吞了华侨的革命捐款,致使之前唐才常在武汉组织的起义经费不够、弹药不足,不得不延期,结果因秘密泄露而失败,数十名革命志士丧命,这让苏曼殊义愤填膺,他竟然一度要刺杀康有为,当然,他最终没机会下手。

父亲苏杰生到香港寻找儿子,准备要苏曼殊回香山老家与一个从没见过面、根本不了解的女孩结婚成家,苏曼殊听说后,立即逃跑了,随即跑到广东番禺海云寺,削发为僧,出家当起了和尚。然而,一段时间后,他又受不了修行的苦,遂离寺而去,再次到达香港。

当然,不能把逼婚当成苏曼殊出家的唯一原因,他曾说过不少关于有志出家的话,曾说:“大道失而求诸禅,大义失而求诸僧。”又说:“浊世猖披,非速引去,有呕血死耳。”

他的《过若松町有感示仲兄》一诗则更是明白:“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无端狂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似冰。”

苏曼殊一生,钟情文学书画,长于小说诗歌,致力于革命,发表过《反袁宣言》。他是一个经历非常复杂的人,更是一个内心极其矛盾的人又敏感、任性、悲观、脆弱,他怀揣度牒,却又在佛门和红法间反复来回,甚至入青楼,喝花酒,恃才傲物,落拓不羁。

在生活上,苏曼殊是个“吃货”,经常暴饮暴食,特别喜欢喝冰水,好糖果和牛肉,被戏称为“糖僧”。但他到处漂泊,生计无着,有钱时狂塞海吃,没钱时连日挨饿,这样落下了病根,患了严重的肠胃病。1918年,苏曼殊终因疾病医治无效去世,他暴死的原因在于暴食。

民国史上有两个最出名的和尚,第一个是律宗十一代祖弘一法师,第二个便是被称作酒肉和尚的苏曼殊。

在某种程度上,苏曼殊可以与弘一齐名,二人都同样才华横溢且满怀慈悲心。然而不同的是,苏曼殊在35岁这年就暴毙而亡,而弘一则是在60多岁才圆寂。

可以说,如果苏曼苏不死,他的作为很可能不会比弘一小。但在历史面前谈如果显然不合适,苏曼苏年纪轻轻暴毙是事实,谁也无法更改。

苏曼殊的死和弘一的突然出家一样,是历史悬案。

关于苏曼殊英年早逝的缘由,有很多种说法,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关于其死因的说法是:死于贪吃。

苏曼殊生性放荡不羁,他在饮食上也全无顾忌。苏曼殊虽是和尚却什么都吃,他第一次出家被寺院赶出去,就是因为忍不住在寺院烤鸽子吃。

酒肉这些东西,在苏曼殊这儿是跟命一样重要的的存在。酒肉之外,他喜欢吃甜食,喜欢到什么程度呢?根据史料记载,他平时糖不离口,尤其在写作时更是大吃特吃,以助文思。有一次因为没钱吃糖,他还将自己的一颗金牙敲下来换糖吃了。

苏曼殊好友曾披露,最多的时候,他一天吃掉“摩尔登”糖三瓶。三瓶有多少,大概六斤!

这么个吃法,肠胃自然会受不了,而他最后的死也与肠胃疾病有关,所以,将苏曼殊的死归结于“吃”,似乎也说得过去。

但,苏曼殊死于“吃”,绝对只能算表象,本质上,要探究他真正的死因,还得问问:他为什么如此嗜吃。

今时的人一听“嗜吃”二字便能迅速反应:嗜吃者多有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实际上,嗜吃发展到一定程度,本身就是一种心理疾病,这个在心理学上被叫做“嗜吃症”。

对于嗜吃症而言,食物就像是毒品一样。嗜吃症和饥饿的差别在于:饥饿情况下吃东西,尚且可以控制,可嗜吃症发作却是无法控制的。

从苏曼殊敲掉金牙换吃食,病重期间逃出医院大吃,非得吃糖才能写作、做梦几乎全是与吃有关等症状来看:苏曼殊极有可能患有嗜吃症。

嗜吃症并非天生,多是后天心理问题长期累积的结果。

那么苏曼殊究竟有何心理问题,又是如何引起的呢?这一切,还得从他的身世说起。

后来成长成作家、诗人、翻译家的天才苏曼殊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中国人,他是一个中日混血儿。不仅如此,他的出身还相当诡异。

苏曼殊是个私生子,还不是普通私生子。是由其商人父亲苏杰生与日本小妾的妹妹(小姨子)河合仙所生的私生子。

这样的出身注定是见不得光的,生下苏曼殊后,河合仙在苏家非常不受待见。很快,在苏曼殊3个月时,她便被苏杰生的小妾陈氏赶跑了。

到此时,苏曼殊基本等于是被父亲抛弃了。好在,此时,他还有亲娘,终究不算无依无靠。

而接下来的故事就相当精彩了,由于苏杰生只有原配所生的一个儿子,所以人丁并不兴旺,思考再三后,苏杰生出于绵延子嗣的考量,加之此时苏曼殊母亲已离去,他便将苏曼殊接回了位于广东珠海的苏家。

此时,苏曼殊大约三四岁光景。

前文讲到,苏曼殊母亲最初在苏家时曾备受陈氏欺凌,自然,苏曼殊回家后也不会有好日子过。这陈氏在苏曼殊回家后便开始对他百般虐待,原因很简单:妒忌。

陈氏妒忌的其实是苏曼殊母亲,她年轻貌美,并且还会生儿子,而自己一连生了四个却全是女儿,这样的对比下,陈氏怎不视苏曼殊为眼中钉呢。

这陈氏虐待苏曼殊的方式倒并非全是身体虐待,而是主要以精神虐待为主。对心理有了解的人知道,某种程度上精神虐待的严重程度,要远远高于身体虐待。

小小的苏曼殊,从小便被陈氏骂作“野种”、“扫把星”,为虐待苏曼殊她还专程告诉他:野种只配像狗一样蹲着吃饭,不配坐着吃。

这种虐待的结果是,苏曼殊成年后的很长时间都极度缺爱、极度自卑,对世界缺乏安全感。

精神的极度缺失需要填补,但苏曼殊无法用足够的爱填满他的精神缺失时,他开始转向从食物中寻求弥补。这和很多对权力上瘾者的背后原因,基本类似。

苏曼殊疯狂地爱上了吃东西,只在享用美食时,他的身心才能感受到短暂的被满足感。有多缺爱,苏曼殊对这种满足感便有多痴迷。

有时候,苏曼殊他一天可以喝五六斤冰水,一次要吃二十个芋头饼,他还曾跟别人打赌吃了六十个包子。

因为爱吃,苏曼殊给朋友写信后,落款的署名经常是:“写于红烧牛肉鸡片黄鱼之畔”。

因为嗜吃,苏曼殊闹过的让朋友哭笑不得的事,实在太多。

有次孙中山得知苏曼殊生活窘迫,派人给他送去二百元银洋,曼殊欣喜若狂,立即大发请柬,请周围朋友在餐馆吃肉肉喝酒酒。孙中山接到请柬后哭笑不得,无奈的孙中山只得笑着说:

“这就是曼殊,好吧,去赴宴,让他高兴高兴……”不停地吃,这是苏曼殊麻痹自我的方式,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他才能忘记内心的空虚和心底深处的寂寞。

“喜欢吃甜的人,多是内心很苦的人。”苏曼殊之钟爱甜食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心里苦。

苏曼殊的出家,和他的嗜吃一样,多是他们逃避现实的出口。

尘世对于苏曼殊而言是在太苦,可那个叫做寺庙的地方,却是要清规戒律的,这让有嗜吃症的苏曼殊痛苦不已。

这种痛苦,大约加速了他的死亡。尤其三次出家,三次还俗后,苏曼殊对人世的绝望便越发深重了。

后来,苏曼殊因肠胃问题入院后仍不顾医生阻拦不停暴饮暴食,这是嗜吃症发作的必然,也是他想早日脱离尘世的必然。

“人,生来便是受苦的。”这话,是苏曼殊说的,是在他吃甜食的时候说的。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