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选择背后都是通往结果的路,也许会成功,也许会失败,但是要怎样改变命运,还是要看自己的选择。
高考在国内无疑是人生至关重要的一个关卡,对一个人的命运有着显而易见的重大影响。每一次高考总会有一些状元脱颖而出,这些人无疑是“别人家的孩子”中最耀眼的代表。
等到考试成绩公布,高考状元们头顶光环,选择自己心仪的学校,仿佛已经走上了人生的康庄大道。
然而,2010年北京高考的理科状元李泰伯,却经历了一场不寻常的升学之路。
来自于人大附中的2010年北京高考状元李泰伯被誉为“德、才、貌三者集于一身的领袖级人才”。
然而在同年填报高考志愿前,申请了包括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在内的11所美国排名前20的综合性大学和文理学院的他,然后出乎意料的是11所学校全部拒绝了他的入学申请。
但学霸就是学霸,并没有被申请失利击败,参加高考,最后竟然考了703分,是当年的理科状元,被清华和香港大学录取。
然而除了状元的头衔,这些年来,李泰伯的身上还有另外一个挥之不去的身份,那就是“被美国11家知名大学拒绝的中国考试状元”。
老师眼中的“领袖级人才”
李泰伯出生在一个优越的北京家庭,接受的教育理念也比普通人要好,从小就是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兴趣非常广泛,无论画画还是弹琴,他都样样精通。
小学在北京市丰台一小,这所学校被评为全国名优学校,不管环境还是教育都是一流的。在这里,李泰伯学习到了很多很多,成绩也是年纪中的佼佼者,得到很多老师的认可和夸赞。六年时光匆匆过,他考入了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众所周知,人大附中是一所享誉中外的著名中学,曾多次荣登美国马里兰大学研究所公布的中国高中排行榜首的位置。
李泰伯所在的人大附中一班可以说是人才济济,即使只是中学生,他们就已经斩获了各种比赛的奖牌,夺得了各大活动的头筹。
李泰伯曾经是班里的班长、学校志愿者负责人,校学生会和年级学生会主席以及模拟联合国的主席,他参加过的社会活动不胜枚举。人大副的副校长沈献章更是评价他为德、才、貌集于一身的领袖级人才。
在接受采访时,他的妈妈曾经表示,李泰伯的爱好十分广泛,音乐和美术都是他的爱好。
身为学霸,学习成绩优秀是不用说的事实,在很多人的刻板印象中,学习好就一定意味着其他方面的缺失,但是李泰伯的经历却证明,他的确是一名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在李泰伯看来,他理想中的读书方式应该是掺杂着自己的认识和思想的,在上学期间,李泰伯为了让同学们都能够开拓思维,甚至和老师开办了模拟联合国的选修课,而通过这堂选修课,李泰伯也展示他对于当今政治环境以及国家问题上的独特见解。
浩浩荡荡的舆论争议
高三时,他主动放弃了保送北大数学系的机会。“获得保送资格时,我对未来还没有清醒的规划,况且我觉得年轻人应该多经历些挑战,我也有信心接受挑战。”李泰伯曾经这样解释自己的选择。
他却因为一件事情成为了人们讨伐的对象。他一一拒绝了报送北大,却向哈佛、耶鲁等11所世界名校递交了入学申请,并在托福以及SAT考试中取得了令人羡慕的高分,然而令李泰伯意外的是北京高考状元,尽管自己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却没有一所学校原因录取他。
于是,曾经那个万人瞩目的天之骄子一瞬间就成为了高分低能的典型代表,而曾经那些赞美他的声音,一时之间就被讽刺的言语所替代,更有许多人称,李泰伯就是那些崇媚洋外的典型代表。
但实际上,李泰伯的很多同学都曾经为他的经历做出过解释。
李泰伯决定出国的时候已经进入了高二下学期,他的申请时间非常有限,与此同时,他所申请的11所学校包括哈佛耶鲁在内,都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名校,再加上他都只申请了全额奖学金,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被拒绝是很正常的事。
美国名校的本科本来每年就只接收少量国际生,而颁发奖学金给国际生,更是极其渺茫的几率。
曾经的高考状元,如今在哪里?
随后高考考了703分的高分,李泰伯在物理老师的指导下填报了清华大学电子系北京高考状元,他认为在未来,科技才能造福人类。
在经历了被11所名校拒绝的挫折之后,李泰伯在清华大学学习了一年,大二赴港大学习,一年之后,当他询问麻省理工是否可以接受交换学生时,被校方邀请直接做转学申请。
李泰伯顺利从港大转到MIT攻读电子工程和计算机双学位。在MIT读书期间,还去英国剑桥大学交换学习了一年。
对于李泰伯来说,这是他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一年。在英国剑桥,他第一次穿上白大褂,在救死扶伤的第一线感受另一种职业所带来的冲击。他意识到计算机作为工具,可以为医疗事业带来无限可能。
2017年硕士毕业后,他成功进入美国排名第一的医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攻读医学与哲学双博士学位。
李泰伯的求学之路,在外人看来满是“折腾”,得不偿失,但“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如果他的想法、做法都如平常人的吻合,那么可能,我们也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别人家的孩子”。
结语
李泰伯身上最可贵的地方,就是他有着强大的内心。在“不幸”成为公众人物之后,他没有被旁人的批评和冷眼所碍,陷入无意义的彷徨与焦虑,而是坚定地在自己认定的学术道路上披荆斩棘,奋力前行。
但是,并非每个曾被扣上类似帽子的年轻人,都能像他这样初心不改,勇敢坚毅。他们需要更多的关心与理解,支持与鼓励,才能挣破外部偏见为他们织就的茧房。
李泰伯的经历,不只是一个让人读过之后眼前一亮的传奇故事,而更应该成为提示和警醒。我们对年轻人随口作出的轻率评判,以及在他们身上贴上的标签,对他们带来的影响不容小视。
我们当然不希望年轻人真的被培养成“高分低能”的读书机器,但是,将这个标签粗暴地贴到不了解的人身上,绝不是明智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