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五首赤壁赤壁(杜牧折戟②)||诗词折戟

高考资讯2023-01-31 11:26:04佚名

■■■■■

——八年级上——●●●●●●●●●●●●●●●●●●●●●●●●●●●●●●●●●●

第25课诗词五首

赤壁

赤壁①

文 | 杜牧

折戟②沉沙铁未销③赤壁之战翻译,自将④磨洗认前朝⑤。

东风不与周郎⑥便,铜雀⑦春深锁二乔⑧。

赤壁之战翻译

①选自《樊川诗集注》卷四。赤壁,在今湖北赤壁市西北长江南岸。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与刘备联合在此击败曹操大军。诗中所写的赤壁,实为黄州(今湖北黄冈)的赤鼻矶,作者是借相同的地名抒发感慨。

②[戟(jǐ)]古代兵器。

③[销]销蚀。

④[将]拿,取。

⑤[认前朝]辨认出是前朝遗物。前朝,这里指赤壁之战的时代。

⑥[周郎]即周瑜(175-210),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东汉末孙策、孙权手下的重要将领。他曾利用东风之势火烧赤壁,大败曹军。

⑦[铜雀]即铜雀台。曹操建于邺城(今河北临潼西),因楼顶铸有大铜雀而得名。

⑧[二乔]即江东乔公的两个女儿,东吴美女,被称为大乔、小乔。大乔嫁孙策,小乔嫁周瑜。

赤壁之战翻译

【译】

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赏析】“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这两句意为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在这里,这两句描写看似平淡实为不平。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正是由于发现了这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锈迹斑斑的“折戟”,使得诗人思绪万千,因此他要磨洗干净出来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兵器。这样前朝的遗物又进一步引发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抒怀作了很好的铺垫。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后两句久为人们所传诵的佳句,意为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么铜雀台就会深深地锁住东吴二乔了。这里涉及到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在赤壁战役中,周瑜主要是用火攻战胜了数量上远远超过己方的敌人,而其能用火攻则是因为在决战的时刻,恰好刮起了强劲的东风,所以诗人评论这次战争成败的原因,只选择当时的胜利者—周郎和他倚以致胜的因素—东风来写,而且因为这次胜利的关键,最后不能不归到东风,所以又将东风放在更主要的地位上。但他并不从正面来描摹东风如何帮助周郎取得了胜利,却从反面落笔: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郎以方便,那么,胜败双方就要易位,历史形势将完全改观。因此,接着就写出假想中曹军胜利,孙、刘失败之后的局面。但又不直接铺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迁,而只间接地描绘两个东吴著名美女将要承受的命运。如果曹操成了胜利者,那么,大乔和小乔就必然要被抢去赤壁之战翻译,关在铜雀台上,以供他享受了。这里的铜雀台,就表现了曹操风流的一面,又言“春深”更加深了风流韵味,最后再用一个“锁”字,进一步突显其金屋藏娇之意。把硝烟弥漫的战争胜负写得很是蕴藉。

扫下面的二维码,加我好友,我将可编辑的文件和朗读音频免费发给你。

赤壁之战翻译

赤壁之战翻译

纸上得来终觉浅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