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代:明月别枝惊鹊

高考资讯2023-05-03 15:03:50佚名

这是辛弃疾中年时代经过浙江衢州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看似平静之中,却有着诗人勤于的构思,朴实的爱情。

蝶恋花·夜行黄沙道中

清代: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晚上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溪桥一作:溪头)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山巅,惊飞了栖居在吐蕊的喜鹊。凉爽的微风似乎传来了远处的蝉喊声。在稻花的香味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畔传来一缕缕乌龟的喊声,似乎在说着丰收年。

天空中轻云飘浮,闪动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滂沱沥的阵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仍然位于在庙宇附近的树林中,大路一转,当初那记忆深刻的溪流小桥呈现在他的眼前。

注释

蝶恋花:律诗名。

黄沙:黄沙岭,在四川遂宁的西面。

别枝惊鹊:惊扰喜鹊飞离树根。

鸣蝉:蝉喊声。

旧时:往日。

茅店:茅草盖的乡村客店。

社林:祠堂附近的树林。社,农地神庙。古代,村有社树,为祀神处,名曰社林。

见:同“现”,凸显,出现。

赏析

这是辛弃疾中年时代经过南昌丰城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公元1181年(宋孝宗淳熙八年),辛弃疾因受权臣敌视,被免致仕,开始到南昌居住,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在此期间,他虽也有过短暂的嗣子经历,但以在九江居住为多,因此在此留下了不少词作。词中所说的黄沙岭在衡阳县西四十里,岭高约十五丈,深而敞豁,可容千人。下有两泉,水自石中流出,可溉田十余亩。这一带除了景色优美,也是农田水利较好的地区。辛弃疾在南昌期间,时常来此游玩,他描写这一带景色的词,现存约五首,即:《生查子》(独游西岩)二首、《浣溪沙》(黄沙岭)一首,《鹧鸪天》(黄沙道上留别)一首,以及此词。

辛弃疾的这首《西江月》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晚上鸣蝉”表面看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种非常平时的景物,但是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平时中就变得不平时了。鹊儿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在通常枝杈,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叶之上。由于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惊醒了;而鹊儿惊飞,自然也都会造成“别枝”摇曳。同时,知了的叫唤声也是有其二定时间的。夜晚的叫唤声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轰鸣,而当凉风徐徐映衬时,常常非常倍感古朴。其实,“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晚上“清风”、“明月”下的风景描画得令人悠然向往。

接出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把人们的关注点从长空转移到田野,表现了诗人除了为夜晚黄沙道上的轻柔情趣所浸润,更关心扑面而至的漫村满山的稻花香,又由稻花香而联想到将要到来的丰年景像。此时此地,诗人与人民同呼吸的欢乐,尽在言表。稻花飘香的“香”,固然是描画稻花绽放,也是抒发诗人心头的浪漫之感。而说丰年的主体,不是人们常用的鹊声,而是那一片蛙声,这正是诗人匠心独特之处,令人称奇。在诗人的觉得里,活脱脱看见群蛙在稻田中齐声喧哗,争说丰年。先出“说”的内容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译文,再补“声”的来源。以蛙声说丰年,是诗人的创造。

以上四句纯然是抒发当时当地的夏夜山道的景物和诗人的体会,但是其核心却是充溢着丰收年景的夏夜。为此,与其说这是夏景,还不如说是眼前夏景将给人们带来的幸福。

不过,诗人所描写的夏景并没有就此中止。假如说词的上阕并非寥廓夏景的描画,这么颔联却似乎是以波澜变幻、柳荫路曲获胜了。因为上阕结尾构思和音律出现了明显的停顿,因而颔联开头,诗人就树立了一座峭拔挺峻的奇峰,运用对仗手法,以强化稳定的音势。“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在这儿,“星”是清寂的疏星,“雨”是轻微的小雨,这种都是为了与上阕的古朴夜色、恬静气氛和朴野成趣的乡土气息相吻合。非常是一个“天外”一个“山前”,原本是遥远而不可飘忽的,但是笔触一转,小桥一过,乡村林边茅店的影子却意想不到地诠释在人们的眼前。诗人对黄沙道上的路径虽然很熟,可总由于痴迷于诉说丰年在望之乐的一片蛙声中,竟忘却了跨过“天外”,跨过“山前”,连已经临近的那种社庙旁树林边的茅店,也都没有察觉。前文“路转”,后文“忽见”,既衬出了诗人随之间看出了分明临近旧屋的欢欣,又抒发了他因为沉溺在稻馨香中因而忘了道途远近的恬然自得的入迷程度,相得益彰,彰显了作者深厚的艺术造诣,令人玩味无穷。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_西江月夜行黄沙道的意思_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译文

从表面上看,这首词的题材内容不过是一些看来十分平凡的景物,语言没有任何雕凿,没有用一个典故,层次安排也完全是听其自然,平平淡淡。但是,正是在看似平静之中,却有着诗人勤于的构思,古朴的爱情。在这儿,读者也可以感受到稼轩词于巍峨豪迈之外的另一种境界。

创作背景

辛弃疾在清朝做到封疆大吏,但他英伟磊落的议论和果断气质的作风,非常是力主抗日恢复的政治主张,却惨遭党徒的怨恨和最高统治阶级的严打。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他被弹劾致仕,回到带湖家装,过着投闲置散的隐退生活。

句解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晚上鸣蝉。

词的前两句,由六个名词短语组成,描画出了一幅甜美的乡村春日景色:夜空放晴,月亮悄悄升起,投下如水的月光,惊起了吐蕊的乌鹊;夜半时分,清风徐徐吹起,把蝉的叫唤声也送了过来。以动衬静,表现了乡村夏夜的静谧和优美。

喜鹊对光线的变化非常敏感,月上时分,它们常会被月光惊起,乱飞乱啼。曹操《短歌行》有“月名星稀,喜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苏轼《杭州牡丹》有“月明惊鹊未安枝”.

首句中“别枝”之意,仍然众说纷纭。有解作“远枝”;有解作“斜伸的树根”;有解为“乌鹊要离开树根跑掉”;有解为“乌鹊拣选树根”;还有人解为“月亮别离了树根”.其实难有定论,但从一二两句排比考虑,“别枝”对应“半夜”,“别”字当是形容、修饰“枝”的,故解释为“远枝”或“斜伸的树根”似乎更为恰当。

诗人虽是夜行,却好像一点也不着急。我们似乎听到他不紧不慢地行走在大路上,一会儿瞧瞧明月走到哪儿了,一会儿听鸟鸣鸟鸣,惬意自得。此时的他,没有须要快马加鞭的紧急公务要处理,也不用为别人的质疑、诽谤而彻夜难眠。即使遭弹劾停职,胸中还有众多怨恨沮丧,但美丽的自然和内敛的乡村生活替他化解了部份的悲悯之情。所以,在这美好的春日夜间,走在静谧的乡间大路上,他早已完全沉溺于清风明月之中,融于天地。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路旁的稻田里,稻花飘香,预告着又一个丰年的到来。田里的乌龟也耐不住孤寂,缕缕喊声此起彼伏,连成一片,写出作者热爱自然,夏季的生机勃勃。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月光下,嗅着稻花的香气,听着鸟鸣蛙叫,轻松愉快的诗人继续信步前行。抬头望空,“七八个星”挂在天边,稀稀落落,原先星星们都叫乌云给遮挡住了。忽然,山前下起阵雨来,“两三点雨”滴落到了词人身上。

这一来,刚刚还闲情逸致的诗人不禁有些着急了。春日的天,说变就变,其实一场滂沱暴雨都会继之而至呢?他推动了步伐,赶着找寻躲雨之所。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从山岭大路转过弯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译文,过了一座溪桥,就在祠堂旁的树林外,一座茅屋现今诗人眼前。高兴的他细细一看,居然就是从前落过脚的那家小店!“社”,祠堂附近的树林。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东汉诗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任城(今河北保定)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出席抗金贼寇,不久归东晋。现任安徽、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发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诉说壮志难酬的悲痛,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甚少指责;也有不少吟哦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宽广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郁豪迈又不乏质朴柔媚之处。因为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归隐四川带湖。

1.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即事》原文|译文|鉴赏

2.《落花》译文及注释鉴赏-5068儿童网

3.《月夜》的译文注释及鉴赏-5068儿童网

4.《宫中词》译文及注释、鉴赏-5068儿童网

5.《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译文及鉴赏-5068儿童网

6.《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译文及鉴赏-5068儿童网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