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我在“艺术升”上看的,指导志愿的方法,复制来了,望采纳;你要是有更多想了解的,也可以下载自己了解下;里面还是有挺多指导干货的;
志愿测算的时候采用四个优先方法:专业好+学校好+地域好+就业好;
1.职业优先原则——职业理想明确的学生适用
此原则最适合那些职业理想非常明确的考生,举个例子,如果你的职业理想是服装设计师,那么:
第一步,找出与这个职业直接对口的专业,例如服装与服饰设计学。
第二步,找出开设这个专业的学校。学校太多了,怎么筛选?
首先是用分数取舍,即重点关注自己的高考分数有可能达到的院校,包括那些可上可下的大学,除此之外,与自己分数上下30分以上的院校就可以不予考虑了。
其次是分类取舍,按照哪类大学(美术类院校、综合类院校、师范类院校等)毕业后更容易当上服装设计师。这部分需要调研这些学校的专业实力和专业输出的就业情况如何
第三步,找出你所喜欢的未来就业或读书的城市。
第四步,通过优选,进行排列组合。职业——专业——学校——地域;或者职业——专业——地域——学校。最后,按照高考志愿表的要求,排列出学校的顺序和每个学校第二、三、四等其他专业的顺序填表即可。
2.专业优先原则——适合以下三类学生
其实大多数考生,还没有明确的职业方向,没有做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那就先选择合适的专业吧。
——专业特长明显的考生
——高考分数不高的考生
——按专业平行投档的省份
也就是新一轮考试改革实行按专业平行投档的省份的考生。例如先行试点的浙江省,2017年开始,高考录取不分批次,实行“专业+学校”平行志愿,按专业平行投档。
3.学校优先原则
适合那些专业特长不明显,或什么专业都一般的考生。
——成绩优秀,没有弱科的考生
——成绩中上,各科均衡的考生
4.在职业、专业、学校等方面都无特殊要求,那就地域优先吧
在哪里上大学真的很重要!无论是文化底蕴,经济活力、政治视野、同学人脉、还是就业机会,大学四年绝对会影响你的一生。难怪莘莘学子对自己理想大学的所在地都有惊人相似的排序,首先是北、上、广、深等国际大都市;其次是直辖市、发达地区的省会城市以及等非省会的如厦门、青岛等国内中心城市,还有西北、西南、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三是不发达的地区的省会城市及沿海地区的非省会城市;最后才是不发达地区的非省会城市。
所以,越是热点的地方,同类的专业和学校录取的分数就越高。但报志愿时,专业、学校和地域三者都能兼顾、都能满意的考生毕竟是少数。对于大多数考生而言,三者是不能同时满足的,所以应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参考“四个优先原则”进行排序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