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着“奸臣”外衣的桓温能否称为“英雄”,锲而不舍的北伐有着怎样的初衷?

高考资讯2022-07-30 03:30:27admin2

在历史上,桓温总以“奸臣”的目面出现,特别是他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不能流芳百世,复不足遗臭万载邪?”然而,平心而论,君山认为,至少在桓温早年,他有英雄之才,有英雄之志。试述如下:

第一,年轻桓温即有英雄之美名桓温年轻时,便有雄心壮志,欲北灭胡、西取蜀,深得荆州刺史瘐翼的赞赏。瘐翼曾在皇帝面前称赞桓温:“桓温有英雄之才,愿陛下勿以常人遇之,当婿畜之,宜委以方郡之任,必可弘济时艰。”可以说,对桓温抱以很大的期望。

第二,桓温灭蜀,为东晋开国以来未有之大捷瘐翼并没有看走眼,他去世后,桓温接任荆州刺史,便积极备战,为西取巴蜀、北复中原做准备。永和二年,桓温雷霆出击,一战而灭巴蜀,堪称东晋开国以来未有之大捷。这一役的胜利,也为桓温赢得巨大的声誉,积累巨大的政治资本,更成为东晋主战派的代表人物。

第三,第一次北伐:北伐后秦桓温是坚定的北伐派,永和十年,他率四万精兵,北伐后秦,兵锋直抵长安。当时关中百姓夹道欢迎,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唏嘘流涕道:“不图今日复见官兵。”不过,桓温虽有英雄之志,但他身上有一个很明显的缺点:缺乏坚持到底的坚韧性,遇到挫折就心灰意冷。北伐之战,先胜而反败,最终无功而返。

不过,直到这时,也不能否认桓温强烈的爱国心。两年后,桓温率部平定姚襄之叛乱,望着北方大好河山,慨叹道:“使神州陆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不能辞其责。”这里可以感受他拳拳爱国之心与使命感。

第四,第二次北伐:北伐后燕太和四年,桓温又一次发动北伐,目标是盘踞河北的后燕政权。然而,这次北伐仍旧是临门一脚欠佳,桓温终究无法再创收复巴蜀之奇勋。战后,桓温为推卸责任,让部下袁真背黑锅,结果却引发袁真的叛变,反倒丢失淮南。

此后,桓温的心态发生很大的变化,政治野心膨胀,所以才说了“不能流芳百世,就遗臭万年”的名言。而其北伐事业,也在政治野心前淡化了,在桓温晚年,基本没有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了。于是,后人记得他奸雄的一面,反而忘了他曾经也是一个一腔热血的爱国将领。

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枭雄

他可以轻而易举夺得皇位

但是因为脸皮薄

最后没有动手

被人称为中国历史最有节操的枭雄

那么

他是谁呢?

他就是桓温

晋明帝的驸马

因溯江而上灭亡成汉政权而声名大奋

又三次出兵北伐(北伐前秦、羌族姚襄、前燕),战功累累。

后独揽朝政十余年,操纵废立皇帝。

这个时候的桓温

权倾朝野

完全可以像朱温、刘裕一样

自己当皇帝

但是桓温没有

为什么?

在魏晋多名士的社会中

人们都很在乎自己的名声

桓温更是如此

皇帝司马昱让桓温摄政,效仿周公。

但侍中王坦之却据理力争,将遗诏中的“摄政”改为“辅政”,依照诸葛亮、王导旧例。

随即,简文帝司马昱驾崩。

桓温原以为简文帝临死会禅位给自己,或让自己摄政,非常生气。

这个时候

东晋内部所有大权都在桓温手中

如果他带兵控制朝政

司马家族的东晋王朝就会改朝换代

但是

桓温之所有没有这么做

还是在魏晋名士的熏陶下

他自己脸皮薄

特别注重自己的气节

所以没有动手

也是因为这个

他被评为中国历史上最有节操的枭雄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