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本文主要从我国贫富差别的现况;贫富差别产生的诱因;缩小贫富差别,推动社会和谐进行阐述。其中贫富差距现状,主要包括:贫富差别的反弹幅渡过大、贫富差别拉大的过程中,非规范性收入甚至非法收入问题突出、低收入群体的基本权力欠缺保障、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导致城乡贫富差别的根本缘由、经济体制变革过程中的新政性诱因,是贫富差别产生的重要诱因、初级阶段的分配新政,是造成贫富差别的关键缘由、经济运行、社会保障及税收等制度尚不完善,是导致贫富差别的制度性诱因、正确认识当前贫富差别的现况,营造收入分配公正的环境、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脚步、通过政府的转移支付,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健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权益等,具体请详见。
一、我国贫富差别的现况
1、贫富差别的反弹幅渡过大
依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数字,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为0.45,占总人口20%的最贫苦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只有4.7%,而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高达50.0%,中国社会的贫富差别早已突破了合理的限度。一是城乡市民收入差别进一步拉大。1978年,城市市民人均收入相当于农村收入的2.57倍。在变革开放早期,城乡收入差别趋向缩小。但是从1986年开始,城乡差别又开始扩大。2005年城乡市民收入比为3.3︰1。二是垄断性行业和非垄断性行业收入差别过大。因为个别行业的垄断地位,2000年,按大行业分类,最高收入行业的员工平均薪资水平是最低收入行业的2.63倍。假如考虑到行业的制度外收入,差别都会更大一些。三是区域间收入差别过大。1980年,中、西部地区农村村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相当于北部地区的76.5%和69.1%;1998年增长到65.1%和42.5%。
2、贫富差别拉大的过程中,非规范性收入甚至非法收入问题突出
在贫富差别拉大的过程中,不规范收入甚至非法收入的存在是一个重要诱因。因为市场机制的不健全,权力参与财产和收入的分配,缺少必要的规则和监督而出现的政府不规范分配行为以及违规腐败行为,造成总体收入差别拉大17%左右。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偷漏税、企业内部分配混乱、腐败高官的非法收入和过度行政审批及垄断性收入对总体收入差别拉大的贡献率分别达到50%、20%、15%和10%左右。
3、低收入群体的基本权力欠缺保障
在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成员步入社会生活时应该有一个基本的平等起点,亦称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该具有平等的基本权力,包括平等的生存权力、平等的工作权力、平等的受教育权力等等。而我国的现况是:假如用国家贫苦线的标准来评判,中国目前高于收入贫苦线的人口比例为4.6%,在发展中国家当中属于贫苦人口比列很小的国家;并且,假如用国际上通用的评判发展中国家特困人口的标准即每日生活水准高于1英镑的标准来看,中国目前高于收入贫苦线的人口比列则高达16.6%,在一些主要的发展中国家当中属于特困人口比列过高的国家。中国的贫富差别早已突破了合理的限度,对中国的稳定已然构成了恐吓,贫富差别不断的扩大,将会严重妨碍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二、贫富差别产生的诱因
1、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导致城乡贫富差别的根本缘由
在我国总人口中,中等和高收入者比重不大,大量的是低收入者,她们主要生活在农村。我国的贫富差别,首先彰显为城市与农村的差别,而我国农村庄后、贫困的现况,则主要是由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即使农村贫穷落后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现象,但我国更有其特殊情况:近半个多世纪以来贫富差距现状,人口降低了两倍,起初稀缺的耕地又大量降低,剩余劳动力数以亿计,加之农业生产方法落后,农业劳动生丰度低,农户的人均收入水平必然低下。另外,我国最为贫苦的人口主要分布在条件最差的农村地区,这种地区自然条件差,发展经济十分困难,这种地区还处在自给或半自给经济中
2、经济体制变革过程中的新政性诱因,是贫富差别产生的重要诱因
在变革之初,提出“让一部份人先富上去”的理论,鼓励人们通过辛劳劳动和合法手段致富,先富带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先富与共康”政策的施行,在变革开放早期对于打破中国经济发展的枷锁,让经济得以迅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也确实有一部份人,得风气之先,敢拼敢干,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捉住了机遇,实现了先富。并且也有一部份人,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钻了制度和新政不健全的漏洞,投机取巧实现了暴富。更有一部份人是通过权利寻租,甚至是受贿腐败富了上去。为此,现今的问题是,这一新政没有得到完整的落实。先富上去的人并没有去推动其他人实现共同富裕,因而拉大了互相之间的贫富差别。
3、初级阶段的分配新政,是造成贫富差别的关键缘由
在社会主义中级阶段,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生产力不发达,治穷是最主要的任务。邓小平同志强调:“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甩掉贫穷。”因此,邓小平同志反复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因为没能完全理解邓小平同志的这一重要思想,“效率优先、兼顾公正”理论遭到了人们的青睐,并成为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新政,也成为我国在中级阶段的分配原则,而这一分配原则,直接造成了社会分配的巨大差别。该理论的支持者觉得,只要效率问题解决了,公平问题自然会得到解决。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公正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国人的注重,国民贫富差别的扩大就成为了必然的结果。虽然,效率和公正从来都不矛盾,只讲效率而忽略公正的做法,最终造成的结果除了会丧失公正,并且也会失去效率
4、经济运行、社会保障及税收等制度尚不完善,是导致贫富差别的制度性诱因
一是经济运行机制不完善。我国仍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变革的过程中,一套完善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仍未真正完善。正是在这些情况下,一部份人就能投机谄媚,非法、违法经营和权利资本化,导致不合理的贫富分化,致使社会贫富差别悬殊。按照有关专家简略估算,各类非法收入在全省范围内大概使市民收入分配基尼系数上升31%。二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不仅合理的税收制度外,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同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贫富差别的问题。但是,同经济发展幅度相比,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以及社会转移支付显著表现出严重的滞后。在这些情形下,农户、城镇的退职人员、城镇的待业人员及其亲属因为得不到及时的、足量的保障,最有可能成为贫苦者,因而使整个社会的贫富差别不断拉大。
三、缩小贫富差别,促使社会和谐
1、正确认识当前贫富差别的现况,营造收入分配公正的环境
在分配领域,追求效率是正确的,但绝不能以丧失公正为代价,因而,必须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建立一种新型的收入分配公正关系。首先,创建一个公正竞争的环境,让所有的人在享有平等自由的前提下,获得均等的地位、权利、和财富的机会。创建公正竞争的环境,一是要给以公民迁徙自由权,清除不利于人口流动的体制和新政障碍;二是开放更多的行业部门,让经济主体都有公正竞争的机会;三是把所有的工作岗位向劳动这个平等地开放,构建择优录用的竞争机制,因而实现就业机会的公正。其次,采取必要的举措,填补劳动者在获取机会能力上的缺陷。因为现阶段社会条件存在差别,劳动者禀赋也存在差别,因而政府要努力发挥公共财政作用,填补劳动者在获取机会能力上存在的缺陷,提高劳动者获取同等就业机会的能力。仅靠市场机制不会实现社会公正,公正是政府该做的事,要在分配中找寻效率与公正的平衡点,为公民营造收入分配公正的环境。
2、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脚步
缩小城乡差别的根本在于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采取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积极举措,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脚步。乘以上提到的要清除城乡户口限制外,政府财政要更多地向农村倾斜,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改变农村基础设施常年落后的局面。采取更多的惠农新政,扩宽农户创收的途径。如今,中央已宣布全部减免农业税,要避免“税免费增”局面的出现,也要避免农业生产资料价钱大涨抵销农业税免除而给农户带来的便宜。对此,政府要加强对新政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测力度,使中央的惠农新政确实使农户得便宜、农村有新蓝图。
3、通过政府的转移支付,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在低收入者人群中,除农户外,还有大量的城镇下岗员工、困难企业的在岗工人以及老弱病残者等等,这部份人的收入下降甚至还赶不上我国经济增速的速率,这是极不合理的。因而,我们必须通过政府在阶级之间转移支付的作用,调节高低收入者的差别。一是强化对高收入的调节。要通过规范收入分配方法,将各类非货币收入货币化,并将各类经济活动及市民收入都能列入政府有效管理的体系范围。目前我国所得税的纳税主体依然是工薪阶级,这充分说明我国财税制度的不合理,这也是我国贫富差别存在的一个重要诱因。非常是对个人所得税的征收,不仅提升起征点外,更为关键的是加强对高收入者纳税情况的监管力度,做到应征尽征,同时扩大税种,如早日建立个人所得税制,开征遗产税、赠与税和奢华品消费税等等,规范和调节高收入。二是努力降低低收入者的收入。除建立税收制度调节高收入外,还应加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强贫苦人群的生活水平,如,不仅完全减免农户的各类税金以外,还要给农户尤其是种粮农户大量的补助;急剧增强城镇员工的最低薪资水平和最低生活保障线;急剧增强国家公务员及事业单位员工的薪资水平。
4、健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权益
一方面,中国有着大量的劳动力供给,但就业形势却十分严峻,大量的国有企业下岗员工、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不能就业的学院结业生,劳动力不能就业,其基本生活就欠缺保障,如今就业问题早已成为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我们应坚持就业优先的原则,尽可能多地创造就业机会,是更多的劳动力参与到工业化进程中,并从中获得相应的收入。另一方面,构建一套健全的才能覆盖全省所有人口(包括农户)的社会保障体系已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力,促使社会公正,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诱因。同时,建立城镇贫苦辅助救济制度保障体系,保障这些低收入或无收入来源者的基本生活权力。完善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建立和谐社会的一个基石。它不但关系到亿万人民群众能够安居乐业、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还关系到亿万个家庭因而整个社会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