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六尺巷是怎么形成的?

上海高考分数线2022-06-02 22:41:26admin2

“六尺巷”的故事其实有两个版本,但以张英的版本最有出名,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在这众多的版本中,张英的官最大的原因。下面来看这两个版本的“六尺巷”。

一、清朝“张英”版本这个是流传最为广泛的版本了,主角张英。

这个张英可不简单,他还有个更有名气的儿子——张廷玉。至今在安徽安庆还流传着“父子宰相府、五里三进士、隔河两状元”的说法,说的就是他们父子两。

康熙时期,张英任文华殿大学士等职;雍正年间,张廷玉任保和殿大学士(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等职。

张英、张廷玉父子都担任宰相,这在历史上非常少见;而且张英淡泊名利、为人谨慎,康熙帝称赞他:“始终敬慎,有古大臣风”。

六尺巷的故事发生在张英在京城为官期间,当时他已经官居宰相的高位了,但张英的母亲不愿意去京城,仍在桐城老家居住。

一次,邻居吴家在扩建宅院时,想占用张、吴两家之间的一块地,但张家认为这是祖上流传下来的基业,因此不肯退让;为此双方发生了争执,甚至到了要动武的地步。

后来事情闹到县太爷那去,县太爷也为这事愁得很:张家有个在京城当宰相的儿子,吴家也是当地的名门望族,谁都得罪不起啊。

所以这事拖了很久也解决不了。

于是张家就千里传书给在京城当宰相的张英,希望他回来办理这件事,为张家出口恶气。

张英收到家书后,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大笔一挥,写下了一首著名的诗句: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家收到书信后,一开始还很不解,张英都是一朝宰相了,金口一开,事情就分分钟解决了,于是都对张英有些不满。

还是张母识大体,明白儿子的意思:为了三尺地伤了两家和气、又气坏自己身体不值得。

于是张母主动与吴家和好,并把张家的墙院后撤了三尺;吴家见到张家这么讲大义,觉得心理上也过意不去,于是也把自己家的墙院后撤三尺。

这件事就在张英的书信调解下和平地解决了,在当地传为美谈;后来康熙皇帝听说此事,特地赞扬张英:

“百鸟忘机,看天外云舒云卷;青山不老,任庭前花落花开。”

那有人要问了,说了半天,还不知道为什么叫“六尺巷”呢?

很简单,张家和吴家各自把墙院后撤了三尺,加起来不就是六尺?所以大家就把双方主动后撤六尺形成的巷子就称为“六尺巷”了。

时至今日,“六尺巷”已经成为桐城著名的3A级景区,位于桐城市西环城路,东起西后街巷,西抵百子堂。巷南为宰相府,巷北为吴氏宅,全长100米、宽2米。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过去玩玩。

二、明朝“李锦袭”版本这个版本中,时间发生在明朝嘉靖年间,主人公也变成了举人李锦袭。

大概的事情跟张英的版本差不多,说的是宛平县令李锦袭某天接到儿子李兰玉的书信,也是李家与隔壁因为建房产生纠纷,对地基争执不下,于是想请做官的李锦袭出面协调。

李锦袭也给儿子回信一封,写的不一样,但表达的意思很张英的差不多:

“千里寄书只为墙,让他一步有何妨;含元殿上离离草,原辈风流诗味长。”

李兰玉接到父亲的书信后,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于是主动与邻居和好,双方各让一步,事情友好解决。

李锦袭的版本发生时间还在张英之前,而根据有些专家考证,“六尺巷”的故事更有可能发生在李锦袭的身上,而张英的反而是张冠李戴;但是后来传来传去,张英的成了“正版”的,其他的都成盗版的了。

现在,桐城“六尺巷”的民间故事已经入选安徽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安徽地区对此的保护意识很强,如果有其他地方对“桐城六尺巷”表示怀疑,或者有新的看法,马上就会遭到安徽媒体的“讨伐”。

“六尺巷”位于今天的安徽省桐城市,这个巷子的名字,传说源于清朝康熙年间两家邻居建房子而起的纠纷。后来又因为一首打油诗,不仅让两家化干戈为玉帛,还留下了千古美名。

安徽桐城“六尺巷”就在今天的安徽省桐城市西南,有一条长百米,宽两米的巷子,这条就是古今文明的“六尺巷”。这条巷子的由来,是源于相邻的两家人家建院墙而出现的纷争。

清朝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侍郎张英的老家,就在桐城。他家和吴家相邻,两家的院墙中间有条巷子,本来是为了两家出入方便使用。后来吴家想盖新房子,就想反正这条巷子太窄了,也走不了车马轿子,不如就把自家的院墙扩建一下,把这条巷子给占了。

张家一听,就不乐意了。你们扩建把巷子占了,是,你家是变大的,但我们出入不方便了啊。不行,这事儿我们老张家不同意。

双方因此还起了争执。争执不下就请县太爷给断。但是这张英圣眷正浓,县太爷不敢得罪老张家,而吴家在当地也是很有势力,如果得罪了他们,将来指不定给自己下多大的绊子。县太爷眉头紧锁,骑虎难下。

事情就这样被耽搁了,但老张家可有点气不过了,毕竟本来自己就站着理,县太爷久久不下决断,明显有偏袒吴家之心。于是张家人一气之下写了封家书,千里加急送到了张英手里。

按照当时张英的地位和官衔,只要他稍微给县太爷说一两句,县太爷绝对不敢怠慢。但张英看到信后,反而没有绝对自家占理,毕竟邻里间应该谦让。于是他拿起笔来,写下了四句打油诗送回家中。

这四句是:

这意思非常明确,为了这么点破事你们千里加急送书信。不就三尺地吗?让给老吴家又能怎样?说白了,让给他三尺,不仅不会让老张家损失什么,对老吴家来说也是要感激的。

张家人明白其中道理,于是主动撤回申诉,还让出了三尺空地。而吴家人听闻此事,也是感激涕零,张英不愧是朝中肱骨,大人肚子里能撑船。于是吴家也主动让出三尺。

六尺巷因此得名。

六尺巷代表着中国人的谦让,以和为贵。也是告诉我们做人要大度,不要斤斤计较。毕竟与人方便,才能自己方便。你如何对待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就如何对待你。

其他的版本桐城有六尺巷。但相似的版本可不止一个。在南昌人舒国裳和安阳人郭朴身上,传说中也有类似的故事。

方才说的张英是清朝人。而在明代就已经有类似的传闻了。

在褚人获(1635—1682)的《坚瓠集》里记录了明朝的一个翰林舒国裳的故事。故事的内容和上面六尺巷的内容大同小异,不过诗的内容却变成了“纸纸家书只说墙,让渠径寸有何妨?秦皇枉作千年计,今见城墙不见王!” 舒国裳是南昌人,这大概是迄今为止最早的版本了。

另外一个版本,比舒国裳的版本时间上稍微晚一点,却也是明朝的事情,不过发生在安阳。

说的是嘉靖朝的尚书郭朴,人称东野先生。不仅故事与张英的故事一致,就连诗句都一字不差。而记录这则故事的人叫叶廷秀,是明朝天启年间的进士。

三个版本大同小异,不知道哪个才是最初的版本。抑或古代邻里间土地纷争时有发生,这三位也并非是这首打油诗的原创,而是有更早版本呢?

不过无论哪个版本,都可以看得出古人所倡导的“谦让”和“仁义”是要身体力行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就是关于六尺巷的故事。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