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方案透露的信息很多,不同的立场看到的也不一样,我说说的我看法:
一、应试教育的英语,其实是有局限性的。虽然有很多地域在幼儿园、小学期间就开始让孩子们接触英语,但是真正把英语列入考试,成为一门学科,大部分是在初中。而英语从120降到了100分,掉出了第一梯队。它本身就存在了局限:
1、语言智力考核的局限。
有些人可能不大明白英语的智力考核局限具体表现。其实很简单,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而我们在中考阶段的语言智力能力已经体现在语文这一门学科上了,英语作为第一外语,在初中阶段的语言智力体现水平,大约也就是语文的小学四年级水平,甚至还没到。
就拿作文来说吧,语文的作文在四年级已经要求有300字以上了,这些大家应该都能懂。但是英语的作文里,哪怕是高中,它的要求也是100个单词,甚至更少,在表达能力上,都是以简单的语法组合为主。
再拿阅读题来说,语文的考核里面,已经在问“XXX表达了什么?XXX说明了什么?”了,但是应试的英语却绝大部分都是选择题,并且“三短一长选最长”等等的“技巧”,其实并不能考核语言智力水平。
2、英语应用的局限。
再说说英语的应用,在应试水平的英语,并没有应用相关的考核,在初中阶段的英语,关于应用这方面的还是以兴越为主,甚至连兴趣都是只有一部分学校设立。
英语的应用,当然是以口语作为标准,但是哪怕是“英语角”,也仅仅只有部分的学校班级才会设立。打个比方来讲,语文的应用,我们可以日常交流,哪怕我们不知道哪首诗词出于哪里,不知道哪个成语有什么典故,但是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相互询问“吃饭了没?”、“你爸爸妈妈在哪里上班?”、“我们下课一起上厕所好不好?”。
这些都是语文在学生生涯当中的应用,英语却没有这一栏。
二、让偏科的孩子有机会,筛选更多的人才。初中的孩子刚进入青春期,他们的其实有时候对英语不是好奇,而是排斥,特别是初中的历史就有英法联军入侵相关的知识点,然后英语还成为了主科中的主科,学生当然是有排斥心理的。
我当年读初中的时候,就经历过这等“天人交战”的阶段。
你想象一下,上一节历史课讲的是“英法联军发动鸦片战争,让我国成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然后下一节课来个英语老师“classbegins”有多痛苦,那时候的脑子切换没那么快,反正能纠结大半节课就是了,并且英语在所有学科里,也成为了最差的。在中考的时候,也被英语拉了分数而没法进更好的学校。虽然这是我的个人问题,但是我相信有不少同学有过我一样的心态。
有很多孩子其实物理化学能接近满分,但是因为英语拉了分数,考不上高中或是考不上好高中的,并不少见,所以说,英语降总分其实挺有必要的。
三、从九年义务教育向十二年进军。现在我们是九年义务教育,但是在较为发达的地区,已经慢慢在实行十二年,英语自然还是重要的,但是却已经不是主科中的主科了。在众多的学科里面,被语数英主导着的时代,也过了几十年了,英语降20分又不是完全退出考试,它跟其它学科同样是主科。
因为上面所提到的英语相关的东西,如果我们实行12年的义务教育的时候,英语肯定就会趋向于应用,那么应试考核的英语,当然份量就不会那么重了,这既可以让部分的理科苗子少一道门槛,也能初步的对孩子扫扫盲,让他们能够认识到英语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英语降分的意味很多,我们所看到的,不一定就是国家所想的,但是我们的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筛选,如今能成为学科的,肯定都是较为重要的,英语哪怕降了20分,也不要厚此薄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