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1全部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七年二班的郑佳琪,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师魂颂---用爱熔铸师魂>> 九月是个金色的季节,是个温馨的季节。迎着九月的和风,我们迎来了第二十五个教师节。在这喜庆的日子里,我代表初一年级的全体学生,向学校的老师们,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和最诚挚的敬意(重)。还要献上我们最美好的祝福!(重)老师之所以伟大,不仅仅在于传受我们科学文化知识,更在于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做人的典范,老师,是您让我们明白了,学习并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快乐和责任,一把通向我们从未知道的天地的钥匙。 一块黑板,记下你们的无限深情。一个讲台,辉映着你们的艰辛。是您,给我们插上理想的翅膀,翱翔在知识的海洋上。您的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 您,老师的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 您甘于当人梯,用微笑着的坚韧,让学生踩着您的肩膀奔向新的征程;您乐于当园丁,用执着的勤恳让科学的百花园五彩缤纷;您勤于当春蚕,用非凡的才能,让知识的绸缎从我们身上延伸。您就像一支支蜡烛,用百分之百的忠诚,燃烧自己给人间带来光明。假如我是诗人,我将以满腔的热情写下诗篇,赞美大海的辽阔和深远。并把它献给您-――我的胸怀博大,知识精深的老师。(重)父母给了我们身躯,你们给了我们灵魂,这两者塑造了今天的我们。教师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教师是石级,承受着我们一步步踏实的向上攀登。 有一首诗最为动人,那就是师德。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是老师。有一道风景最为亮丽,那就是师魂。有一种魔棒最为神奇,那就是粉笔。有一种平台最为神圣,那就是讲台。 忘不了您讲台上怡人的风采,忘不了您灯光下辛勤的身影,忘不了您和蔼的笑容,更忘不了您亲切的谆谆教悔。(低沉)您工作在今朝,(低)却建设着祖国的明天(低,(重)您教学在课堂,(低)成就却在祖国的四面八方。您用您的生命(低),谱写一个个光辉的故事,您用您的热血挥洒,(低)一段段美丽的篇章。(高)亲爱的老师们,你们的光热是有限的,可正是你们用有限的光热融汇在一起,引燃了祖国腾飞的万丈光芒。(重)最后,再次祝老师们节日快乐。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1.九月十日教师节演讲稿有一个日子我们不会忽略----九月十日教师节。教师节选在了秋天,我想,大概是因为秋天代表了严肃、神圣、奉献与深度。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上山下乡的知青,到大西北的一个农场中学教书。那里的艰苦不说也知。连幼小的女儿都被太阳晒的象个煤球,小小的手掌上长满了老茧。条件苦吗?苦!生活难吗?难!直到终于有一天可以调回城市了,他却义无返顾地把机会放弃了。因为,他一心爱上了那里的教育事业。他说:“这里的生活虽然艰苦,但大西北的孩子也应该有老师,老师讲的不就是奉献吗?”。于是,他留了下来,扎根在了这艰苦的土地。而他的女儿,也立志要考兰州师大,立志要回到大西北去做一名教师。是什么驱使他们这样做呢?我想到了泰戈尔的一句诗:“我的心,在你的眼里找到了天空”。是的,老师的心,在学生们求知的眼睛里找到了完全神圣的天空!为了这神圣,他们甘愿奉献这一生。有人说,老师是梯,以伟岸的身躯托着我们稚嫩的双脚一步步攀高、攀高;有人说,老师是烛,以不灭的信念为我们照亮前进的道路,映着我们的脸庞不断的向前探索、探索。当老师走上那庄严的讲台,思路敏捷地向我们传授知识时,我们的内心充满了敬服;当老师带着成熟的自信来到我们身边,帮助关怀我们时,我们内心充满了信服。我们常常会为了老师一句赞美的话而激动不已,于是坚定决心,股足勇气,义无返顾地向前。从入学至今,我已有了十年的求学生涯,这十年中的每一个坎坷,每一次成功,无一不伴着老师细心的教导和悉心的帮助.回想起老师说过的每一句话,无一不让我感到熟稔而亲切,而我的心,也在老师坚定的眼睛中找到了知识和理想的天空!课堂是什么?课堂是知识传递的交接地,它广阔、渊深,它严谨、活泼,它应该是一个神圣而亲切的字眼。而长久以来旧的教育观念扭曲了课堂的本来面目,使多少学子不堪回首。时代需要一个全新的课堂,让我们抖擞起精神,把课程标准的理念、方法迎进课堂,改造它、更新它,让我们的孩子接受它。如果说课堂是孩子们汲取知识的海洋,那它必然应该是水波浩淼、气象万千的。可走进某些课堂,我们看到教师的教案上永远有一个标准答案,学生的思维永远有一个牢不可破的框框;我们看到模式墨守成规、方法一成不变;我们看到无上的权威、严厉的说教,以及无条件的接受和战战兢兢的服从。于是,孩子们失去了海洋。课堂,是指向过去的世界,还是面向未来的时代?是以人类已经积累的知识为本,还是以人的发展为本?是以单通道方式向学生进行灌输,还是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动手、学会发展、学会探究?每一个答案都是后者,每一个答案都要求我们完成第一种改造:变“死”的课堂为“活”的课堂。2.课堂是教师耕耘的责任田,但更是学生收获的庄稼地。课堂的主人是学生,你我都不能取而代之。可我们常常看到教师为主角,学生成道具的戏剧时时在课堂上演。我们何必高高在上?我们何必板起脸孔?我们何必去牵着学生的鼻子?我们何必永远只会说指令性的话语!难道面对前人知识、文化、智慧的精华,教师与学生是不平等的吗?这样的教师角色,体现不出教师劳动的创造本质,也贬低了你我的生命价值。其实,在课堂里,老师、文本、学生之间应该是一种平等的对话。我想,学生欢迎这样的教师:闻道有先、授业有道、解惑有法;学生喜欢这样的课堂:平等、民主、自由。所以让我们一起来完成第二种改造:变“教师的课堂”为“学生的课堂”。“课程标准”指出:“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书中乾坤大、笔下天地宽。”前人早就告诉我们书本和实践是不能割裂开来的。我们要完成的第三种改造便是:变“书本的课堂”为“生活的课堂”。让家事国事天下事伴随着风声雨声读书声走进寒窗;让书本上的铅字,跳跃成大自然的花红柳绿、鸟兽虫鱼;让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目光穿越过去和未来,关注个体和社会。不可想象:教育如果远离了学生鲜活的生活世界,怎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抛弃那些无聊的让孩子讨厌的练习吧,多读,多写,多实践,让我们营造一个真正的“大课堂”!我们在课堂里辛苦跋涉,从冬到春,从秋到夏,且行且思,知道唯有改造课堂才具有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