冦读作kòu ,声母为k,韵母为ou,声调为四声。
冦古同“寇”。
组词:寇仇、穷寇、倭寇、敌寇、外寇、贼寇、流寇、司寇、入寇、草寇、寇勷、寇枿、寇抄、寇敌等。
意思:
1、强盗或外来的侵略者(也指敌人):~仇。海~。外~(入侵的敌寇)。
2、敌人来侵略:入~。~边。
3、姓。
扩展资料
相关组词:
1、草寇[cǎo kòu]
释义:旧指出没于山林间的强盗。
2、司寇[sī kòu]
释义:西周开始设置的中央官吏名。春秋、战国时沿用。掌管刑狱和纠察。后世用大司寇作刑部尚书的别称。侍郎则称少司寇。
3、穷寇[qióng kòu]
释义:穷途末路的贼寇,泛指残敌。
4、贼寇[zéi kòu]
释义:强盗。也指入侵的敌人。
5、敌寇[dí kòu]
释义:侵略者;入侵的敌人:抗击~。歼灭~。
6、外寇[wài kòu]
释义:指入侵的敌寇:抗击~。
7、寇戎[kòu róng]
释义:谓敌军来犯。
8、寇难[kòu nán]
释义:谓由内乱外患所造成的灾难。亦指蒙受敌人侵犯之难。
9、御寇[yù kòu]
释义:即 列御寇。相传为 战国 郑 人,属道家者流。
10、寇乱[kòu luàn]
释义:外患与内乱。
11、寇邓[kòu dèng]
释义:东汉 寇恂、邓禹 的并称。二人皆 光武 中兴名将。
12、粤寇[yuè kòu]
释义:清朝统治阶级对太平天囯起义者的污蔑之辞。
13、兵寇[bīng kòu]
释义:敌兵或乱兵的侵扰。
14、山寇[shān kòu]
释义:旧时称占山为王的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