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报志愿后,等待录取通知时的心情,是不是比等高考成绩更心焦?

经济师2022-06-22 14:57:23admin2

答:高考结束就是填报志愿,填完志愿就是等待大学录取。对于填报志愿时的“冲保稳”也好,“七分考三分报”也罢。总之,填报志愿是一种“慎重谨慎”的心情。但至于填报志愿等待大学录取通知书的过程,心情焦虑可见一斑。

一是等待通知书的过程与填报志愿一样,心情也是忐忑不安的。根据“往年7月份下发提前批、本科批通知书和较远地区一般10天内就能收到通知书”的经验。综合2020年推迟一个月高考分析,8月份就是通知书集中下发的“时间段”。从前两天网上炒作来看,似乎“重本”以上大学、各科状元意向大学等,提前批和重本大学的录取情况已有眉目。只是一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还得假以时日。但这种等待通知书的心情,忐忑不安也好,坐立难安也罢。终归是紧张的、渴望的,能够理解,并不提倡。

二是与其把精力集中到焦急与不安上,不如转移爱好到其它方面。既然高考已经结束,试卷上的成绩也就尘埃落定;既然志愿填报已经完毕,被录取的大学也就无可更改。虽然中间也有“落榜、调剂”之说,但那也终归是成绩起着最后的决定作用。与其把担心放在“茶不思、饭不香、夜不寐”上,倒不如转移一下精力和爱好,比如:室外散步、游泳健身、单车骑行或驾照考取等上面,既可以锻炼身心、调节生活,也可以学得一技之长,开阔自己的心胸。

三是一定要懂得感恩惜福与知足而乐,提前做各方面的准备工作。有的人总是在“斤斤计较”上悔恨不已,有的人总是在“小失小得”上不能自拔。高考也是一样,稍有不慎就会失之千里。成功失败都要真诚面对,有时候想想能在阳光下散步,能在大街上看过往行人,能在商场里购物畅言,就是幸福,就是得到。我们还有学上,像疫情比较重的欧美国家,很多知名高校都因疫情而关停。某大学内工作多少年的核物理学家也失去了了工作,还不得不为生计重新找工作。而我们的现在, 虽然可能不是人人都能被好大学录取,但基本上人人都会有学上,有工作可做。所以,这就是一种幸福。高考后的学生们,我们一定要学会珍惜这种看似平凡的幸福。同时,还要利用业余时间,做好包括心理、卫生、学习等各方面的准备工作。以待到了自己被录取的大学之后,能够尽快地适应学习生活。

变等待为准备,变焦虑为调适。转移精力,开阔视野,努力把自己眼前与长远很好地结合,努力把自己的目标与现实很好地变通。快乐、幸福地面对一切,也是一种生活的境界。

等待录取通知书的心情,就像是准备了很久很久的一场比赛,自己觉得已经尽了全力,但是否能拿到理想的名次,还受到很多客观因素的影响。

“七分考,三分报”,有一定的道理。

想起了我二十年前报考的经历了。那时候,我们是先填报志愿,再发布成绩的。那时候的志愿,真的就像一种自我愿景。

我还记得我在教室里填志愿表格的情景。我其他科目都不太好,所以每一批的第一志愿专业都填的英语。而且,那时我的成绩很中等,平时考试,分数线从来没有上过本科。

所以志愿也就是随便填填。把每一批的第一志愿都是填的分数线比较低的学校。

没想到,等我电话查了分数以后,感觉到意外和惊喜。因为我居然过了一本线,超了两分而已。

当时就有一定的得失心了。心里想着要是能被这个学校录取了就好了。结果真的老天听到了我的愿望,给了我这个学校的第一志愿专业。

从那以后,我一直就相信了生命中有奇迹的出现。就像我考研时,过了复试分数线4分,复试后逆袭综合第三的成绩。这些幸运,让我一直感恩着命运。

在没有收到通知书之前,一切都有可能。现在信息更加公开透明,自己的分数是否能上心仪的学校,心里一定有个底。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与其每天茶饭不思,患得患失地焦虑,不如找另外的事来转移注意力。

比如,考驾照。很多同学在暑期把驾照考了下来,在大学里就会有这个通行证了。

又比如,去做一份兼职,哪怕是去饭店里点菜端盘子,也一定是一个很特别的经历。

大学是一个很美好的人生阶段,自己的性格,能力,平台,资源,都会因为这个阶段,有很多可能性。

做好大学规划,不管能否被心仪的学校和专业录取,大学生活都能因为这段时间的煎熬和煎熬中的规划变得更加不一样的。

您觉得呢?欢迎留言探讨。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