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无论怎么样改,都是万变不离其宗,它的目的主要是考察你对知识的掌握度和运用能力。
那么仅对历史一科而言,最重要的是你一定要有时空观。
什么叫时空观呢。举个栗子:1840年,中国在什么地点发生了什么事,外国与此同时在干什么,他们引起的连锁反应导致了后来的局势是什么样的,引起这件事的原因是什么。
不要把事件一件一件独立起来,贯穿前后,连横中西,把历史都当成一个巨型的故事集,你会容易很多。
那么有了时空观,你才能在考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时候想到二战,那么引起二战的是什么……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出台了罗斯福新政,导致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大萧条,日德意为了转移国内经济压力,走上法西斯道路,美国大发战争财,一跃成为世界霸主,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明白了前因后果,你做题就会轻松很多。
当你具备了连贯中西,串横古今的时候,一般的历史问题就基本迎刃而解了。
虽然高考已经离我很远了,但是备战高考的情境还是印象深刻。这里只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进行历史学习,才能既有兴趣,又能备战考试。
首先,学习的心情。学习历史不能抱着“又要背……怎么背啊……”这样的心情,如果你觉得历史就是单纯的背诵,劝你还是趁早放弃吧,你再努力背,也考不了多少分,死记硬背嘛结果都差不多。其实,所有的学习都是一样,轻松主动的学习心情,往往比负面被动的心情最终的学习效果好。
那学习历史应该抱着怎样的心情呢?不管是中国古代史还是近代史,亦或是世界史,本质上都一样,都是由一个一个时代,发生的一件件事构成的。所以,我们应该抱着看故事的心情来学习,你要把这本历史当成一本历史小说来看。①里面的原因、背景就是小说里铺垫的那些故事背景;②经过过程就是小说里那些具体事件的发展,比如说哪个人干了什么事,这个事怎么干,都有哪些人参与进来,又用上了哪些办法、工具等等;③最后的结果、影响,就是小说中的结局,这个人物最终的结局是什么,这个结局对其他人或者事产生了什么影响。
其次,有了好的学习态度,就要学会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相信大家都听过各种各样的学习方法,但是这里我还是要说一下,别的学习方法再好,都不如自己的实用。不过,我这里有几个自己曾经学习的方法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1、故事记忆法!我很庆幸,自己遇到过一个非常风趣幽默的老师,她每次都是带着我们把历史事件演绎出来,然后每学习一个新的事件,就把之前学的事件拿到一起比对一下,最好能在书本上对应的位置再记录一下,长此以往,记忆只会不断加深,还不会混淆。
2、讲述记忆法!一直都认为自己会的东西不要藏着掖着,尤其是学生阶段。只有把自己会的东西拿出来,不断与他人分享,你才能从每次的分享中去发现更多的不足,收货更多的东西。所以,一定要多与同学沟通交流,要乐于给那些向你请教的同学讲解。
3、归纳总结法!历史学习中,总会有很多的共性,比如说历朝历代都会出现的:发生了什么事,有哪些特殊的贡献,有哪些名人……大家要善于把这些共同的内容放到一起来记忆,不仅会降低记忆难度,还会让自己的区别辨析能力增强。
最后,作为学生,要检测学习成果最重要的还是要考试。如何,在试卷上做出能得分的答案,才是万里长征的最后一步。说真的,作为一个曾经的考生,不得不承认题海战术还真的是行之有效。但是,我们做题不能死做题,做死题,我们要学会做题,学会分析题。其实历史题考点无非就是围绕着背景、经过、结果这样的答题步骤。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成熟,试题的发散思维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平时要关注社会、新闻,学会将历史事件与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再进行归纳总结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