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邀请。
题主的问题描述,概括起来有三点。
1、新高考的成绩怎样计算?
2、新高考的成绩计算方式,如何保证学生之间的公平竞争?
3、既然采用的是新的高考计分方式,那么往年的录取数据(位次排名、成绩)还有没有参考价值?
第一个问题,新高考成绩采用的是等级赋分制。所谓等级赋分制,顾名思义就是先把学生的原始成绩按照从高到低进行排序,然后对不同的等级赋予相应的分数。
等级赋分制的本质是,根据学生的相对成绩,来计算最终的成绩。
对于成绩划分等级,在国外的大学之中比较常见。比如一般会将学生的成绩划分为A+/A-/A/B+/B等等级。
【图片来自网络】
新高考的高考成绩,就是语数外的原始成绩加上三门选考科目的等级赋分成绩。
举个例子,你在高考中选考了化学,在所有选考化学的考生之中,你的成绩排名是前百分之三,那么你的高考成绩就在91分---100分这个区间,然后,按照具体的名次等比例的折算成具体的成绩。
以中国教育在线的一张图为例,说下成绩是怎么转化的。
比如小华的高考原始成绩是61分,该成绩对应的排名区间是上图中的C+这个区间,根据开始设定的成绩这个成绩对应的转化成绩区间是【61---70】。
然后假定在这个区间上学生成绩遵循简单的线性分布,也就是简单的一元一次函数。
在具体的计算过程中,采用到数学上的内插法(又称插值法)。
计算如下:
其中假设小华转化以后的成绩为x,式子中的69分代表处在C+这个区间的原始成绩的对于的最高,而58代表处在C+这个区间考生成绩的最低分,等式的右侧70是C+这个区间对应的转化分的最高分,61是该区间转化分数的最低分。【注:61分是该考生的原始成绩】
通过计算就可以得到考生该科目的转化成绩。
当然,不同的省份转化成绩的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比如海南省高考成绩是先设定第一名成绩是满分900分,然后按照对应的等级和排名进行转化。
但是,不论采用哪种转化标准,具体的计算过程和背后的原理都是一样的。
第二个问题,等级赋分制等否保证学生之间的公平竞争呢?新高考采用3+3的模式,考生从6门科目或者7分科目之中,选出不同的组合,会有20多种组合。不同的考试科目,学习的难度不同,因此也就是没有太大的可比性。
而等级赋分制,刚好能避免这个问题,因为等级赋分制主要是根据学生的成绩分布,来确定学生的最终成绩,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考试内容、考生形式等带来的考生原始成绩的差异。
在一些比较成熟的考试,比如SAT、GMAT等都采用的是等级赋分制。
当然等级赋分制,并不是没有任何问题。
等级赋分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考试成绩的管理。比如,在刚过去的18年高考之中,河南有几名考生怀疑自己的试卷被掉包,虽然最后被证明是考生自导自演的一场“闹剧。但是,在调查结果还没有公布之前,有很多人觉得学生的试卷很有可能被掉包了。其实,这背后反映的是考生和家长对于高考组织和管理部门的极度不信任。
从河南、陕西出现多起冒名上大学事件,再到自主招生考试中考生、家长、辅导机构,甚至是高校招生作弊,让很多人对高考的公平性产生怀疑。
而新高考考生看到的成绩是转化以后的成绩,考生对于自己高考成绩更难有合理的预判,如果对于成绩的等级和转化,没有完善的管理和监督流程,可能会给一些人以可乘之机。
第三个问题,采用新高考以后,往年的录取数据还有参考价值吗?新高考“成绩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以发展为目标”的原则,这一点和原来的高考“成绩优先,遵循志愿”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说成大白话是,原来的高考不论是选择学校还是专业成绩都是主要的参考依据,而新高考更加注重学生的兴趣和专业选择。
采用新高考的省份,高校会提前发布招生专业目录和选考科目要求,如果高校的专业对于选考科目没有要求,那么考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成绩状况和兴趣来选择;如果高校的专业对于选考科目有要求,那么如果想要报考这个专业,在选择考试科目的时候就要考虑到高校的专业招生规定。
也就是说,新高考由于考生选考科目不同,高校对选考科目的要求也不同,实际上已无传统意义上的名次号。
原来的平行志愿是以院校为单位进行投档,而新高考是专业类别为主要参考,所以对于往年的录取数据不能盲目的对比。
对于往年的录取数据,要结合其他渠道的数据来进行综合的分析,进而判断目标院校的综合实力、报考热度、专业实力等。
期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