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怎么尊师重道的?

一级建造师2021-07-19 19:32:54网络

在中国有悠久的尊师重道传统,其中古代就有“人有三尊,君、父、师”的说法。古往今来,尊师重道,已成传统,代代相传。由此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几千年灿烂的文化,为后人树立了很好的典范。

古人是怎么体现尊师重道的呢?通过下面一些经典的故事或许可以有所启发和感悟。

“楷模子贡”

公元前479年,孔子仙逝。众弟子皆服丧三年后离去去,独有子贡在墓旁搭建草庐守墓六年,并在孔子墓前栽种楷树,尊师之诚,实属中华尊师孝道楷模第一人。因子贡为孔墓所植为楷树,后世便以“楷模”一词来纪念这位圣徒。

“东汉魏昭”

东汉末年,有一位名叫魏昭的人,仰慕著名的大儒郭林宗。后来,魏昭到京城洛阳任官,毅然决定拜郭林宗为师,并派奴婢侍奉老师。但是郭林宗体弱多病,有一次他要魏昭亲自熬药给他吃。当魏昭端着煮好的药进来的时候,郭林宗便呵责他熬的药太烫,而魏昭就再熬一次,送上后郭林宗又说药太苦。这样一连三次,到了第四次,当魏昭再端重新熬的药而又没有不好的脸色时,郭林宗才笑着说:“我以前只看到你的外表,今天终于看到你的真心啦!”于是大喜,将毕生所学的都全部教给了魏昭,而魏昭也终成大器,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儒家学者。

“太宗教子”

唐太宗李世民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非因此,他给几个儿子选择老师都是德高望重,学问渊博的人。而且,一再告诫子女一定要尊重老师。一次,太子的老师李纲因患脚疾,不能行走。怎么办呢?在封建社会里面,后宫森严,除了皇帝和他的后妃、子女可以坐轿。唐太宗知道后竟特许李纲坐轿进宫讲学,并诏令皇太子亲自迎老师。有一天,他听到有人反映魏王对老师不尊敬。唐太宗十分生气,他当着王圭的面批评儿子说:“以后你每次见到王圭,如同见到我一样,应当尊敬,不得有半点放松。”从此,魏王见到老师王圭,总是好好恭迎,听课也认真了。   由于唐太宗家教很严,他的几个儿子对老师都很尊敬,从不失礼。唐太宗教子尊师也被后人传为佳话。

“太祖尊师”

明太祖朱元璋虽然出身草根,但做了皇帝后,也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他请了一位德高望众的先生做太子的老师。但这位先生诚惶诚恐,于是问朱元璋,如果太子不好好学习,能否教训?朱元璋答;尽管体罚,不死即可。由此可见朱元璋对老师的极端尊崇。

“岳飞祭师”

岳飞的老师名叫周同,据说他的力气很大,可以拉开三百斤的弓箭。周同去世后,每到初一、十五,岳飞都一定会到老师的墓前祭拜,并且痛哭一番。在痛哭后,必定会拿起老师所送的三百斤的弓发出三支箭才回去。他这份念念不忘师恩的真情,正是他日后精忠报国的忠心。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