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考研2022-08-06 14:06:08佚名

近日,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以下简称文献情报中心)发布通告称,2022年,分区指标不再采用“三年平均影响因子”,而是替换为“期刊赶超指数”(升级版)。

2019年,文献情报中心首次提出“期刊赶超指数”,包括基础版和升级版,升级版的优势在于弱化对预制学科体系的依赖、体现刊物的学科交叉性、突破均值指标的困局等。试行3年后,未来将只采用升级版“期刊赶超指数”。

文献情报中心计量与评价部部长、研究员杨立英告诉《中国科学报》,发布“期刊赶超指数”中国论文下载中心,核心是为了修正过去刊物影响因子估算的局限,以更好地反映刊物影响力。值得注意的是,它并不是万能指标,尤其不能借此绝对决定科研人员某篇论文的质量和科研水平。

刊物赶超指数怎么估算?适用场景是哪些?对科研评价体系改善有何仰仗?围绕相关问题,《中国科学报》专访了杨立英,文献情报中心计量与评价部副部长、副研究员沈哲思,以及研究员李梦辉。

影响因子的局限与误用

《中国科学报》:分区指标为何不再采用“三年平均影响因子”?

沈哲思:从计量的角度,我们听到了影响因子的问题所在。

首先在估算方法上,影响因子估算时分子分母所涉及的论文是不一样的,分母只考虑研究性和综述性论文,而分子则是本刊物所有论文(包括研究性论文、综述和评论文章等)的引用情况,这促使一些刊物可能通过一些“操纵”,如发更多的综述、评论等方法增强影响因子,由于综述的被引频次相对会比研究性论文多一些。

影响因子只关心论文发表后三年中论文引用情况,这对于一些须要3到5年,甚至更久能够彰显价值的学科有些不合适。

其次,是引用分布偏态的问题。事实上,一本刊物不同论文的引用次数是呈偏态分布的。也就是说,是否包含一篇高被引文章,对刊物影响因子的波动影响特别大。举个事例,某刊物2020年影响因子达到508,可能是迄今最高的影响因子,关键在于有一篇文章接近15000的引用量,将其剔除后,影响因子马上降到195,再剔除另一篇引用量为5600的论文,马上降到74。

这些方法会使一些刊物“投机”,多发超高被引文章,快速增强影响因子。事实上,大多数论文的引用次数均高于影响因子。这些引用分布高度有偏,篇均引用未能反映刊物整体影响力。

《中国科学报》:近来科睿唯安发布了最新影响因子名单,有一些刊物影响因子快速下降,引起国外学者的广泛指责。一时间,你们纷纷吐槽“苦影响因子久矣”,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沈哲思:我们观察到,去年国产刊物影响因子快速下降,有一部份缘由在于发表的一些新冠相关论文带来的巨大引用。其虚像《柳叶刀》《新西班牙医学刊物》等国际医学顶级刊物影响因子的激增,也是这个诱因引起的。一旦把那些论文排除,影响因子似乎又回到了原先的水平。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发表热点论文、综述性论文,都是刊物快速增强影响力的一些做法。但须要指出的是,引用次数多,只能说明论文影响力比较高,不能直接代表其价值和水平也很高。

《中国科学报》:上述现象是否会造成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探寻热门学科,而小众专业却无人问津,久而久之带来学术内卷和学术资源的分配不均?

沈哲思:我认为是这样。为此评价要分辨学科,热门学科刊物中倒数的影响因子可能也会比小众学科刊物中最高影响因子高。例如物理学科与材料学科的影响因子差别就很大,但并不能代表物理刊物水平不行。

不同事科的引用范式(例如参考文献厚度、引用周期)不同,被引频次有较大差别,不能直接跨学科比较。据悉,领域内部(学科内部)也存在差别。

刊物赶超指数的修正

《中国科学报》:这次发布的“期刊赶超指数”的优势是哪些?它是否能赶超影响因子的局限性?

沈哲思:提出“期刊赶超指数”的本意,是改进影响因子所存在的问题,更好地评价刊物影响力。

刊物赶超指数的估算机制是,从刊物选择一篇论文,其引用数小于从其它刊物选择的一篇相同主题、相同文献类型论文引用数的几率。如同两个班级的中学生比臂展,随机从A班挑下来的朋友都比B班随机挑下来的要高,这么,A班的臂展相对B班要高。

这些估算方法防止了分子分母不一致问题,例如,研究性论文之间比较、综述性论文之间比较,二者之间不比,这样刊发大量综述性论文的刊物不再直接占优势了。该技巧也更好地解决了偏态问题,高被引论文和普通论文在比较中的作用是相同的,一篇高被引论文的作用被大大消弱。

据悉,通过提取WoS全库论文及其引用关系,建立了论文主题层级的分类体系,把学科界定得更细致,整篇论文有其归属的研究学科和主题中国论文下载中心,促使我们的分类比较愈发精准,避开了把两个不同主题的论文放到一起比较。

《中国科学报》:“期刊赶超指数”如何更科学合理地彰显刊物影响力?

沈哲思:我们说一本刊物比另外一本刊物的影响力高,直观体会是一本刊物随意一篇文章的影响力,都比另一本刊物文章的影响力高。

刊物赶超指数,非常要求整篇论文引用率高,假如只有单篇或几篇引用率高,整体上就不占优势了。换句话说,影响因子是对比两本刊物的平均引用次数,刊物赶超指数则是刊物的整篇文章引用都要互相对比。但单篇论文是不是绝对好,不能用刊物赶超指数来评价,使用评价指标的时侯还是要注意这个问题。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任何“因子”都不能拿来评判单篇论文研究水平

《中国科学报》:2019年,《自然》提出了“颠覆性指数”,拿来评价论文研究水平,在您看来,无论是影响因子,还是刊物赶超指数,它的核心作用是哪些?

李梦辉:这种“因子”最开始主要设计拿来评价刊物,只是后来渐渐被误用了,原先的目的固化了。影响因子更多是评价刊物,所以并不适宜去评价单篇论文质量。评价单篇论文质量,还是须要通过同行评议来进行判定。

从影响因子和赶超指数指标来看,评价的虽然是影响力、是否遭到了更多关注。而“颠覆性指数”评价的是一个成果,相对于旧的成果,它在内容上的新颖程度和开创程度。

《中国科学报》:该怎么使用刊物赶超指数?怎么看待它在科学研究评价中的作用?

杨立英:任何科学评价指标,没有用到合适的应用场景就会出现问题。科研界对影响因子的指责分成两个层面:一是影响因子指标算法的弊病,但更多是影响因子被过度使用。

赶超指数解决了影响因子指标算法的主要隐忧,但它不是万能指标,有它的适用场景,须要合理使用。刊物赶超指数的应用,借以评估SCI刊物的学术影响力,可为学术投稿提供参考,为科研管理部门的宏观判定提供支撑。

《中国科学报》:这次变化将给国外科研评价体系带来如何的裨益?

杨立英:我们的“十四五”规划中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科研评价体系。

中国特色评价体系指评价导向服务中国科研管理、评价数据包含中国数据、评价方式彰显中国贡献。实际上,“十三五”期间我们始终围绕这个目标举办了一系列工作,其中《国际刊物预警名单》体现了服务中国科研管理的导向,而赶超指数则彰显了刊物评价方式的中国贡献。

2022年,我们推出一系列方案,继续加强上述中国特色,尤其是将中国数据列入评价体系中,比如发布《中文刊物分区表》,实现中英文刊物同质等效评价。

(原标题《期刊赶超指数能够“超越”影响因子?专家表示,评刊物不等于判论文》)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