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小说是虚构的故事,游戏是虚拟的乐园。这些大家都明白“不真实“的东西,却总能让人魂牵梦绕,主动畅游在那些想象中的世界。这或许是因为人类生来就只有两种方法学习认识世界有关:一种是自己经历;另一种就是听故事。
于是,虚构的故事能够成为现实的模拟,从过程中产生出真实的经验和感悟。作为表达欲望最旺盛的那批人,创作者们有着无穷无尽的美妙幻想,打造一个个思维的迷宫,让读者们在这些地方经历,感悟那些现实生活中永无机会自己体验的事件,困境,以及选择。这些思考或许没有立刻显现的实际价值,但却能够拓展被生活的囚笼困住的视野,丰富人的心灵。
以这种角度去游玩和回味,《 - of -》——《幻灵镇魂曲》在其表象和内在上都抓住了我的心。虚渊玄在他的出道作中肆意地挥洒他的才华,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闯入了彼时的业界,让所有人都为之眼前一亮。闪亮如流星,《幻灵镇魂曲》或许就是那些最严格的批评者所描述的那样,是虚渊玄最优秀,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硬派
虚渊玄是少数几个笔者不需要多花笔墨去介绍的脚本家。在今天,他已经被神化成为了某种“高质量”的保证,代表着该作品有着可能以下几个属性:角色的死亡,故事的超展开,鲜明的立场对立内容等等。不过,在2000年,虚渊玄还只是一个无名新人,没有“爱的战士”此类花名。为了让自己所主笔的《幻灵镇魂曲》发售,他甚至做好了发售后销量不达预期辞职谢罪的准备。
之所以处女作就要做到如此地步,主要还是因为《幻灵镇魂曲》这个剧本,一点都不“美少女”。制作人的访谈中就提到,当时制作《幻灵镇魂曲》的时候,根本没有进行任何的市场调研,而且彼时的Nitro+也只是刚刚转入成人游戏行业的新势力,企划本身也是虚渊玄提出的。如此来看,说虚渊玄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而进行创作有些片面,而是有一种“我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的自由。
这一猜测,能在游戏中获得极多的证据。首先是本作中大量的枪支描绘,诸多专业的军事相关的知识,以及对于车辆道路等细致到不必要的描述。即便算上故事背景的必要描述,玩家也能看出虚渊玄在本作中毫不掩饰地对于此类俗称“男人的浪漫”的枪支车辆的喜爱。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本作中有着在军械库中选择枪支来面对下一个场景的挑战的,笔者称之为“逼着玩家找攻略”的设计。枪支选择的不同并不会影响故事的发展,这点是让人欣慰的,但换句话来说,这种设计糟糕的增加代入感的系统有些好心办坏事的味道了。Nitro+在游戏中添加这些意图为提示代入感的给玩家添麻烦的系统的习惯就此开始,《装甲恶鬼村正》的竖排文字系统等都是这种理念下的产物。
提到这么多充满肾上腺素的设定,那么可见这个故事的发生地点有些特殊。上文所提及的“必要描述”的理由,在于《幻灵镇魂曲》的主要故事发生在美国,内容与地下世界的斗争有关。若是喜欢黑帮电影,犯罪电影的玩家,一定立刻就能从《幻灵镇魂曲》的多个故事片段中看到非常熟悉的设定。当然,这些相似的设定也仅仅是相似罢了,《幻灵镇魂曲》的内核和它所致敬的那些电影有着非常大的区别。
主人公吾妻玲二升入高中后,在假期一人前往美国旅行。他不巧目击了地下组织““的顶级杀手”“——Ein的杀人现场,因为即将被灭口时展现了自身的潜能,被带走,洗脑消除记忆后成为Ein的搭档,Zwei,开始为效力,成为一名顶级杀手,故事也就此展开。吾妻玲二将在中面临着黑帮之间的内斗的站队问题以及自身身份带来的存在意义的拷问中,选择那些互斥的道路中的一条,杀出重围,以期从睡梦中醒来后能见到明天的太阳。
无论是其充满着异色的故事内容,还是看上去完全不像是美少女游戏的故事大纲,《幻灵镇魂曲》在当时首发的暴死也是理所当然。不过结果我们早就已经知道了,玩家间的口口相传让《幻灵镇魂曲》起死回生,虚渊玄也有了机会成为我们如今口中的“爱的战士”,在动画领域发光发热。这一切的原因,在笔者看来,(肯定不是枪械的细致描写),是《幻灵镇魂曲》高超的故事节奏把握,以及对于一个常见主题的深刻探讨——“到哪里去?”。
这里是下文有剧透的分界线
Tell me where do I go?
《幻灵镇魂曲》故事的特别之处一眼就能看出:其所属类别游戏中的定番,那些可以“攻略”的女性们,她们与普通的美少女游戏里的女性有着天壤之别。身处黑暗世界的吾妻玲二,在他面前出现的女性每一个都是有着符合在这个硬派的故事里独当一面的存在。她们的感情归属不是雄性实力的奖牌,而是在不可抗力下逐渐滑向的“自然事件”。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若是玩家希望走向某一条女角色的个人路线,那么必要的牺牲是无法避免的。这来自于她们对于自己人生的态度和追求。这也意味着,当吾妻玲二选择与某位角色并肩前行,那么他不仅是选择了他的感情归属,更是选择了一条无法回头的人生道路。
每位女性角色都可以视作是一种对于人生意义这个问题的不同看法和态度,男主角和她们之间的感情与其说是互相吸引,倒不如说是男主角为了和该为女角色携手共度,将自己这幅空壳装填上了对应的价值观,靠着作者给予的“天赋”成为对方的灵魂的另一半,两人一同前行。角色生来带有的,且不会变化且有深刻影响的元素,将会作为故事最大的冲突点。
P.S. 正因为上文中所提及的理解,笔者并不会在本文中探讨有关吾妻玲二这个角色在游戏过程中的矛盾性,以及该角色在游戏过程中给玩家带来的理解上的麻烦:这是一个伪装成有着自由意识和角色属性的空壳,真正做出选择的,一直只有玩家。
克劳蒂娅是一个相对而言简单的切入点。作为最早对男主角展现好意的角色,克劳蒂娅同样是驱使被洗去记忆的男主角有意识地思考自身的意义的角色——即便她的目的并不是出于纯粹的好心。利益至上,以体制的最高点迈进,为此可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舍弃了道德的欲望的化身,就是对克劳蒂娅最贴切的描述。这种处世哲学可以让克劳蒂娅做出对常人来说突破下限的行为,并由此能最终获得她所期望的物质胜利。
宗教书籍宣言,人类有着贪婪的原罪;历史学者总结,人不会从历史里学到任何教训。这些都是人本身的局限性所带来的。物质带来的肉体的欢愉可以带来精神上的愉悦,精神的充足可以填补物质的短缺造成的肉体痛苦。当人选择放弃其中一项,换取另一项时,无论是失败还是成功,都会怅然若失。即便眼前的道路早有无数人证明过会让人后悔,但欲望总能压制理性,最终在虚无之路上无法回头。
克劳蒂娅就属于有理性的选择了这种空虚。克劳蒂娅的两个结局都代表了这一点。无论是主人公继承了克劳蒂娅的地位,彻底控制,还是克劳蒂娅成功实现叛逃计划,登上物质世界的最高点,都是一种无尽的空虚。选择克劳蒂娅,意味着以唯一自由的“速度”——遵循社会达尔文主义,在弱肉强食的地下世界角逐,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组织的性质和前期反复无常,都有些定番的下克上展开,都暗示了这种非文明的,暴力的,利益至上者的无限循环的地狱。法拉利F40可以甩开一切的追逐者,但能够永远保持这种状态吗?一不留神,就是车毁人亡。杀死克劳蒂娅的选项,意味着选择了走上和克劳蒂娅一样的道路,接过这辆减速就会失败的疯狂之车的方向盘,追求瞬间的胜利;被克劳蒂娅杀死,则在疯狂之中选择了平静,留下永远无法获得平静的克劳蒂娅,追逐着地下世界中虚幻的胜利。她的结局,也只会是被其他人踩在脚下。
克劳蒂娅代表了欲望和权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追求,仅仅是所在的世界不同,导致的目标不同。剩下的三位女角色则分别代表了不同的三种选择——或者说三种道路,比起克劳蒂娅,她们没有“选择”,而是走着自己早已被确定着的道路,牵引着前行,遵循“前定和谐”。人生三问中“我是谁”和“从哪里来”都可以给“到哪里去”提供一些思路。可叹的是,故事中的角色有时连前两问都无法回答。
Ein是既简单又复杂的角色,她实际上就是男主角的一部分的对应。Ein和Zwei,一样都成为过的最顶级杀手“”;一样被洗去了记忆,成为了没有感情的杀人机器;一样在新机遇向他们敞开时,不知所措的迷茫的孩子。不一样的是,Ein从头到尾都比Zwei更有决心。无论她是Ein,是,还是艾伦,又或是吾妻江涟,都不会改变她对当前人生目标的笃行——拒绝任何怀疑。
怀疑——这是一种痛苦的行为。只要不去思考,不去提问,不去怀疑,就不会对现状产生不满幻灵镇魂曲结局,就会对已有的目标充满信心,就会用尽全力抓住面前的一切。否则,就会失去一切。人对自我的意义的解构会很自然地把自己送向深渊,只有停止思考或听从他人才能解脱。在Ein第一次对自己的世界产生怀疑的时候幻灵镇魂曲结局,男主角就给她提供了又一个鲜明的人生意义——寻找自己的归宿。所以我们能够看到,能够为赛斯挡枪的Ein,却可以在一年后重新面对玲二时,发觉自身已经倾向与象征着自由的“寻找自身归宿和意义”的玲二侧,并最终在日本篇章中展现出与她往日风采一致的高超战斗技巧。“只是因为你还活着,这个世界才没有变成无尽的地狱。”这句Ein的名台词,倒不如说是在她的处事哲学指引下,给她点明了道路的玲二若是死去了,那她将受困于有着求而不得的梦想和必须“不怀疑”的杀人机器生活之间的冲突的炼狱吧。没有别人,Ein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为何而活,悲哀至极。
当Ein的人生目标完成后,她也就没有什么理由拒绝死亡了。在动画后制作的重制版中加入的类似《雌雄大盗》式的结局中让很多观众意难平的结局“”中,Ein和主人公平静地迎来了戏剧性的死亡。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并非是对这种选择来说糟糕的结局吧。在苍穹之下的笑容,那是终于找到了自我存在的来源的喜悦。
从某个角度来看,Ein和克劳蒂娅很类似,因为两者都在自己的道路上坚定前行。不同之处在于Ein和其他两个角色,相比克劳蒂娅的经历而言还是一张白纸,人生对于这个年龄的人来说还有改变的机会。对Ein来说,她也并非主动追求道路尽头的目标。话虽如此,三者还是不自由的——人从出生开始就是不自由的:无法决定自身的生理特征,无法决定自己的出身,无法决定自己接受的教育,无法决定自己生长的环境。这些要素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性格,思维模式,最终导致了决定性的不同。我们或许无法理解一个人的某个一瞬间的选择,但可以通过追寻一个人的人生路径,理解这个人的所思所想。
所以,与其说凯尔和藤枝美绪是自己“选择”了人生道路,倒不如说是被迫走上了一条。由此,我们可以窥见两者的不同到底是从何而来的——“从哪里来”。
凯尔是非理性的方式选择了如同克劳蒂娅一样的道路。在此之前,必须说明凯尔与玲二的对应关系过于眼熟,就是《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的里昂和玛蒂达:同样是小女孩与杀手,同样是复仇,同样是教授杀手的技巧,同样是两个缺爱的人的互相取暖。如果说玲二对于现状的反叛,除了追寻自己的肉体归宿外还有什么,那就是凯尔给他所带来的“精神归宿”。不同的是,吾妻玲二并不是那个天涯孤独的里昂,而是这个恐怖的组织中的一员,而且时刻处在迷茫之中;凯尔也不是玛蒂达,拥有足以让她做出成熟判断的心境,而非单纯的模仿。这就导致了第三章中凯尔成为了第三代,Drei后,是一只无法控制的丧家之犬——彻底失去了理性。
一个溺水者——这或许是一个能够准确表达凯尔的比喻。糟糕的家庭和堪称原始丛林般的贫民窟生活让她只学会了抓住眼前的事物,即刻满足自己的欲望,而这只会在复杂的多的人类社会中带来悲剧。凯尔的表现似乎和克劳蒂娅相仿,同样是践踏规则,但不同之处是原点——凯尔太天真了。这也就是凯尔这个角色既能在第二章温暖人心,又能在第三章中让人寒心的原因:纯真,也代表着原始。“月夜孤影”和“风沙之路”这两个结局,都展现出一种极致的空虚——无论是复仇的循环,还是回归杀手之路,都是仅仅是瞬间,易碎的浪漫。
于是乎,第三章中藤枝美绪与凯尔的对手戏显得是那么的有趣。藤枝美绪这个角色是否能算得上是吾妻玲二的心灵上的归宿呢?虽然虚渊玄在这个部分写得并不让人信服,主视点的选择弱化了吾妻玲二的转变过程,有些生硬,但不妨碍我们去思考这个问题。即使是没有经历过地下世界的血腥纷争,藤枝美绪依旧比凯尔更加坚强。拥有归宿,羁绊,爱,还有无微不至的呵护下成长的美绪,拥有着强大的内心。延迟欲望的满足,并有着可以忍耐此种痛苦的精神力量,让美绪拥有了全游戏里最美好的结局“樱花飞舞的街道”。武士道精神在日式极道身上复活,玲二在精神上穿上了武士的铠甲,用最原始的方法守护着珍重之物。归宿和信念会让他成为下一个梧桐大辅,强大且坚定。牺牲被给予了系统性的,普世价值观中的意义,而这让美绪和玲二拥有着极为强大的精神力量。这正是地下世界中最缺乏的,属于文明的伟大产物。
上文已经提到过,虚渊玄在日后的作品中惯用的手段在《幻灵镇魂曲》中就已经有所体现,那就是人物个体无法逃脱的,鲜明的,甚至有些极端化的,先天性的烙印。这种烙印来自于教育,来自于生长环境,或来自于某个个体无力抗衡的“上天的馈赠/恶作剧”。故事里的角色们或许拥有一定程度上的自由意志,选择自己的道路,然而这些想法的源头早已被那些烙印深深地影响着,无意识中决定了最终的走向。
吾妻玲二永远无法摆脱他原本是一个软弱的人的特点,即便他已经被训练,洗脑,经历了无数生死关头,还有“玩家选择”,让他就是一副空壳,摇摆不定;Ein在即将杀死亦敌亦父的赛斯·玛斯塔时的依旧会纠结并痛苦,即使她早已下定决心寻找新的人生道路;诞生在糟糕的家庭,被迫从小以眼前的事物为人生目标的凯尔,再又一次面临“不告而别”后,内心不成熟的她无法控制仇恨的力量,迷失在愤怒之中,前往注定空虚的结局;藤枝美绪作为一个普通人的代表,用普罗大众的眼光和逻辑打量思考深处黑暗世界的吾妻玲二的心,她最终无法理解,也只能默默地守住属于自己的和平,期待玲二的回归。不只是这些角色在故事中显现出他们自身价值观与现实的激烈碰撞,也有莉兹,赛斯,梧桐大辅,志贺透等角色,以一种非常现实的方式演绎着他们的人生——生来的不自由,并不影响他们自己选择的自由。他们都活出了自己的风采。
什么是地狱?是没有目标的生活,是没有最终目的地的旅行,是没有尽头的苦难,是无力改变的悲惨现状,是空虚的无追求的人生。《幻灵镇魂曲》,是这些身处地狱之人挣扎的记录,诉说着他们寻找“该去向何方”的答案的故事。
Land
以现在的角度来看,《幻灵镇魂曲》的“不刻意”是日后的虚渊玄都没有做到的事情。在过去的未来,虚渊玄将会继续使用这种创作手段,仿佛是在构建一些哲学问题一样搭建故事。在获得了深刻性时,失去了那份游刃有余和最低限度的代入感,以至于让读者怀疑到故事本身的根基。《幻灵镇魂曲》依旧保有那份“自然”——虽然命运二字已经浮现,但一切都合情合理,苍天有眼,而不是日后的扭曲和纯粹的虚无。
硬派,现实的《幻灵镇魂曲》,确实是一部让人难以忘怀的佳作。
《 - -》 9.0分
虚渊玄此时还是一个好虚渊玄。
《幻灵镇魂曲》其实有些不好的倾向了,就例如男主角和部分选项的设计。重制版加入的内容实际上是必要的,但是还是不够。日后在讨论虚渊玄的其他作品的时候,我们再把这个问题拿出来,因为本作里这个问题因为男主角设计的原因并不是很致命。
题外话,主人公和角色之间的“合体问题”(这名字好怪)倒是在《你与她与他的恋爱》中获得了更加深刻的讨论。在此就不多叙述了。
《 - of -》 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