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1420年建成。最初仅是一座三层五间式的木结构牌楼,名字叫做“承天门”,取“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天顺元年(1457年),牌 天安门与华表楼毁于雷火,八年后的成化元年(1465年)重建为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的门楼。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的军队攻入北京,承天门再次被毁。
清顺治八年(1651年)在废墟上进行了大规模改建,重修为一座城楼,名字也改成“天安门”,取“受命于天,安邦治国”之意。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1952年经过两次大规模的修缮。1970年的重建基本保持了1651年改建的形制,天安门比原来高了83厘米,通高34.7米(原高33.87米)。
民国十四年(1925年)十月十日,故宫博物院成立,天安门开始对民众开放。
2018年6月15日,天安门启动修缮,预计2019年4月底恢复对外开放。
拓展阅读:
天安门位于北京城的传统的中轴线上,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造型威严庄重,气势宏大。明清时,天安门是皇城的正门,城门五阙,重楼九楹,高为33.87米;1970年翻建后高达34.7米。
故宫是如何修建的?哪朝哪个皇帝建的?
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朱棣于西元1406年开始建设,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两代24位皇帝在此处理政务和生活起居的地方。
北京本来是燕王朱棣的封地。靖难之役以后,永乐元年(1403年),朱棣将北平改为北京,并设北京为明朝都城。同时开始迁发人民以充实北京,被强令迁入北京的有各地流民、江南富户和山西商人等百姓等。永乐四年(1406年),明成祖下诏以南京皇宫(南京故宫)为蓝本,兴建北京皇宫。
朱棣先派出人员,奔赴全国各地去开采名贵的木材和石料,然后运送到北京。光是准备工作,就持续了11年。珍贵的楠木多生长在崇山峻岭里,百姓冒险进山采木,很多人为此丢了性命,后世留下了“入山一千,出山五百”来形容采木所付出的生命代价。开采修建宫殿的石料,同样很艰辛。现在保和殿后那块最大的丹陛石,开采于北京西南的房山。史书记载了运送它时的情景:数万名劳工在道路两旁每隔一里左右掘一口井,到了寒冬腊月气温足够低时,就从井里汲水泼成冰道,用了28天的时间,才送到了宫里。此外,还要在苏州烧制专供皇家建筑使用的方砖——金砖,山东临清也要向北京运送贡砖。
永乐十四年(1416年),明成祖召集群臣,正式商议迁都北京的事宜。对于提出反对意见的臣工,明成祖一一革职或严惩,从此无人再敢反对迁都。永乐十八年(1420年),北京皇宫建成。北京皇宫以南京皇宫为蓝本,规模也比南京故宫大一些。
野史上说朱棣抢了侄子建文帝的位置,坐立不安,睡不安寝,闭眼就是建文帝在火中向他寻仇的样子,所以兴起了迁都的念头,借大臣之口“北平乃龙兴之地,呈虎踞龙盘之势,可控四夷,平天下,是真正的帝王之都”的理由而弃南京,迁都北平。
真实迁都还有一说。北境屡受外族入侵和骚扰,而将首都设在北平,便于快速反应调动兵力和粮食补给,减少出兵时间,对外侵及时有效的打击,有利于稳固北部边陲,使全国政治、文化、经济保持均衡。并且北平在风水上是龙兴之地,易于加强统治和管理,所以北平建都具有政治意义。
故宫于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修建,1420年完工,历时14年。布局规划按照《周礼·考工记》的设计礼制而成。
第一、前朝后寝。大致以南北而分,南为前朝北为后寝。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文华和武英分布东西两翼,构成朝会的议事区域。乾清、交泰、坤宁三殿与东西六宫、御花园组成组成后宫,供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和安寝。
第二、左祖右社。午门外东侧是祭祖的大庙,西侧是祭祀社稷的社稷坛,逢年过节大庆或者荒年祭天祈福的祭祀场地均在这两处。
建筑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1406年奉诏选址、规划、备料、征选人手。第二阶段从1417年6月正式动工修建,至1420年完工。期间共征召全国十万名能工巧匠,民夫上百万;建筑材料精选自全国各地,一砖一瓦均经过精挑细选。北京房山的汉白玉,苏州的金码,河北易州的石灰,山东临清的精砖石,东北的松木,云贵的楠木等等,由选材可见工程的琐碎和浩大,正是如此多人的努力和精心建造,才有了今天让我们为之骄傲的故宫。
故宫其实并非正南正北,而是中轴线偏离子午线2度几分,这是由于故宫其实是以元大都的蓝本的基础上而造成,有关专家认为这不可能是人为的疏忽,在将故宫的中轴线延长后,惊奇发现指向忽必烈的领地古开平,由刘秉忠曾在此处为忽必烈建立元上都。至于元朝为什么要将南京指向元上都,形成一南一北的呼应,那就是另外一个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