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意思是批判以前所犯的错误,吸取教训,使以后谨慎些,不致再犯;就好像医生治病一样,完全是为了救人,而不是为了把人害人。
是人就会犯错误,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面对一个犯了错误的人,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如何给予帮助,而不是令其得到惩处。要知道人都是在犯错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这句话潜台词也在强调,人要有一颗包容的心,但对于有些错误往往是不能够犯得,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百年身。
包容的重要性
幸福生活源于彼此相互之间,只有和谐的相处,或是进行有效的体谅与理解,自然会减少矛盾与摩擦,但是所有的相处之中,会夹杂着包容,幸福别忽略了包容的重要性,就像水一样,柔时温暖可亲,刚时水滴石穿,包容及时给予爱人水的柔然,也是自我刚强的保护。
幸福的包容,就像水柔软时,给予爱人理解和体谅,用心和行动来表达对于爱人的温暖,包容就像是抚慰爱人内心的伤口,慢慢的进行愈合,把爱传递到内心之中,既让爱人感受到生活幸福的美好,又可以使得内心更加坚强,起到鼓励和支持的作用。
治病救人惩前毖后的意思是什么?
“惩前毖后”指批判以前所犯的错误,吸取教训,使以后谨慎些,不致再犯;在句子中可充当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惩前毖后(拼音:chéng qián bì hòu)是一则来源于文人作品的成语,成语最早出自于《诗经・周颂・小毖》。
成语典故
周武王登基不久就去世了,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继位。由于成王年龄小,由周公旦摄政,帮助处理国家大事。对于周公摄政,周武王的另外两个弟弟管叔鲜、蔡叔度都非常不满。他们四处造谣中伤周公,说周公帮助成王处理国事是想找机会废除成王,篡夺王位。周公是个谦谦君子,心胸开阔,为了辟谣,不惹是生非,就决定离开周朝都城,到别的地方隐居。
管叔和蔡叔看到周公离开了成王,便偷偷联合纣王的儿子武庚,发动叛乱,企图夺取王位,废除成王自立。周成王得到消息,急忙召集群臣商议对策,可大家就像热锅上的蚂蚁,都想不出好的办法来,成王非常着急,不知如何是好。
就在这个时候,一位大臣见状,说:“这件事只有周公才有办法处理。”成王听后,立即派人把周公旦请回来。周公回来之后,成王立刻命令周公率领军队东征,讨伐管叔、蔡叔、武庚等人。经过长达三年的战争,周公旦终于平息了叛乱。随后,周公又忠心耿耿地辅佐成王处理国家大事。一直等到成王成年之后,周公还政于成王,让他自己处理朝政。
就在成王正式接管政权这天,成王到宗庙典祭祖先。在祭祀仪式上,成王回顾过去的历史教训,并总结经验说:“我一定要从以前所受的惩戒中吸取教训,小心谨慎地办事,以免再遭祸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