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习理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人的行为,特别是人的复杂行为主要是后天习得的。行为的习得既受遗传因素和生理因素的制约,又受后天经验环境的影响。生理因素的影响和后天经验的影响在决定行为上微妙地交织在一起,很难将两者分开。
班杜拉认为行为习得有两种不同的过程:一种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班杜拉把这种行为习得过程称为“通过反应的结果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直接经验的学习;另一种是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习得行为的过程,班杜拉将它称之为“通过示范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间接经验的学习。
社会学习理论所强调的是这种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人们获得了示范活动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适当的操作。观察学习的全过程由四个阶段(或四个子过程)构成。注意过程是观察学习的起始环节,在注意过程中,示范者行动本身的特征、观察者本人的认知特征以及观察者和示范者之间的关系等诸多因素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在观察学习的保持阶段,示范者虽然不再出现,但他的行为仍给观察者以影响。要使示范行为在记忆中保持,需要把示范行为以符号的形式表象化。通过符号这一媒介,短暂的榜样示范就能够被保持在长时记忆中。观察学习的第三个阶段是把记忆中的符号和表象转换成适当的行为,即再现以前所观察到的示范行为。这一过程涉及到运动再生的认知组织和根据信息反馈对行为的调整等一系列认知的和行为的操作。能够再现示范行为之后,观察学习者(或模仿者)是否能够经常表现出示范行为要受到行为结果因素的影响。行为结果包括外部强化、自我强化和替代性强化。班杜拉把这三种强化作用看成是学习者再现示范行为的动机力量。
美国学者Bandura最早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该理论进行个体的社会学习情况的综合分析,从而评价个体的认知发展趋势。上个世纪60 年代,社会学习理论被Bandura在《社会学习心理学》书中提出,该理论汲取了行为主义心理学中的相关原理,认为人类的行为可以在人类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形成或强化。概括来说,社会学习理论主要包括动机强化理论、示范刺激和观察学习。首先,动机强化,思想认知是激励的基础,激励激发行为,对行为产生持久的影响 从“实践生成认识”的角度来看,行为实践是动机的源泉,在此基础上,动机强化可以分为直接激励、间接激励和自我强化。其次是示范刺激。基于该理论,可以看到个体的学习过程一方面受个体主观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外部刺激作用的影响,且后者的影响作用更为明显。通过持续的社会实践,不断丰富个体的认知。需要注意的是,社会学习的核心模式为观察学习,在综合观察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学习,观察到的行为会在复制行为之前进行分析和保存,最后通过连续的过程来达到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