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贴一首毛泽东的六言诗,估计很多人都读过: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六言诗句式在诗经便有出现,而每句均六字齐言的古体诗,最早是汉·孔融的六言诗 :
六言三首.其二(汉·孔融)
郭李分争为非。迁都长安思归。
瞻望关东可哀。梦想曹公归来。
而相传更早的西汉谷永和东方朔的六言诗,则均未见过。
到初唐起,六言诗又分为古体和律体,但均不算流行,王维写过几首:
田园乐七首(其六)押先韵(唐·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埽,莺啼山客犹眠。
在之后各代均有诗人尝试,但总体数量均不多,个人认为,只能算是一种创作实践,其始终未获得发展。
宋词中有不小六言句式,元曲中也有六言为主的散曲,如《天净沙》。但这都是配乐演唱的,不属于诗的范围。
六言诗的研究,则以明.徐师曾 《文体明辨·六言诗》;清 .赵翼 《陔馀丛考·六言诗》两著较成体系。
在古体诗至近体诗的发展中,六言诗之所以完败于五言诗和七言诗,个人觉得,主要原因有两点:
一是六言的句式结构单一,基本上就是2/2/2的句式,不似五、七言句式可变。特别是缺单一字的动词可炼,使句子显得平淡无奇。 二是音律上的缺点,我们知道,汉语是双音节构词。六言句极易变成三个双音节词并列,缺乏抑扬顿挫。而五言则可利用第三个仄声字(七言第五字)的音调升降变化,更好地表现诗人的情感。当然,六言诗也不是一无是处,明.陆时雍认为:“诗四言优而婉,五言直而倔,七言纵而畅,三言矫而掉,六言甘而媚,杂言芬葩,顿跌起伏。 最后贴一首我个人比较喜欢的“六律”作结:
六言律诗《送万臣》(唐.卢纶)
把酒留君听琴,谁堪岁暮离心?
霜叶无风自落,秋云不雨空阴。
人愁荒村路细,马怯寒溪水深。
望尽青山独立,更知何处相寻。
古风.七夕
今夜月明如水,遥看牛郎织女。
天上相思一载,人间情系几缕。
秋风还忆当年,白发又添些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