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服人,以德报怨。这话什么意思啊

人力资源管理师2022-06-17 05:08:25admin2

以德服人 yǐ dé fú rén

成语解释
以良好的德行使百姓归顺、服从统治者。

成语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公孙丑上》:“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成语繁体
以惪服人

成语简拼
ydfr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反 义 词
以力服人

成语例子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下册:“这样,便只有‘以德服人’来打码头,想起‘冲天炮’的嘴脸,实在可恨。”

〖解释〗德:恩惠。怨:仇恨。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

拼音:
yǐ dé bào yuàn

简拼:
ydby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出处:
〖出处〗《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亲,满意采纳哟,么么哒(づ ̄3 ̄)づ╭❤~

“大位有德者居之”这句话的详细解释。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原文及译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居其厚,不居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具备“上德”的人不表现为外在的有德,因此实际上是有“德”;具备“下德”的人表现为外在的不离失“道”,因此实际是没有“德”的。“上德”之人顺应自然无心作为,“下德”之人顺应自然而有心作为。上仁之人要有所作为却没有回应他,于是就扬着胳膊强引别人。所以,失去了“道”而后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后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后才有“义”,失去了义而后才有礼。“礼”这个东西,是忠信不足的产物,而且是祸乱的开端。所谓“先知”,不过是“道”的虚华,由此愚昧开始产生。所以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于浇薄;存心朴实,不居于虚华。所以要舍弃浇薄虚华而采取朴实敦厚。
【憨山大师注释】
此言世降道衰,失真愈远,教人当返其本也。所言道,乃万物之本。德,乃成物之功。道为体而德为用。故道尊无名,德重无为。故道言有无,而德言上下。此道德之辨也。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上德者,谓上古圣人,与道冥一,与物同体。虽使物各遂生,而不自有其德。以无心于德,故德被群生,终古不忘。故云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下德者,谓中古以下,不知有道,但知有德。故德出于有心,自不能忘。且有责报之心,物难感而易忘。故云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失,忘也。以,恃也。上德无为、而无以为。然上德所以有德者,以德出无为。功成事遂,而无恃为之心,故云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下德所以无德者,以德出有心。而又矜功恃为,故云有以为。由是观之,道无真伪,而德则有真有伪矣。此世数淳薄之辨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德又下衰,上德不称,而下德为尊,于是始有仁义之名。然仁义皆出于不德,故皆不免有心为之。但上仁虽为,而无恃为之心,故云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义则恃之矣,故云有以为。且仁义上者为真,三王是已。下则为假,五霸是已。故不足言。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此又下衰,仁义之下,则礼为上矣。礼则但以虚名相尚,不复知有仁义,故上礼为之,有莫之应者。如孔子作春秋,虽正名分,而卒莫能正,此莫之应也。不唯不应,且将攘臂而仍之。此五霸之余,战国之习也。且彼既不知仁义,则必相因而报复之矣。仍,相因之意。又复也。此所以为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故其德下衰,至此已极,圣人亦无可为天下之具矣。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故礼乃忠信之薄,为乱之首也。所以愈流愈下者,乃用智之过也。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前识,犹言蚤智,谓明见利害于未然者。然蚤智在孔子,则为周身之防,所谓明哲保身之意。其次则如范蠡乐毅之俦,以为避名全节之计。又其次则为仪秦纵横游说之流矣。然在圣人,则谓之权。在乐范,则谓之好高而务名。名者实之宾,故谓道之华。在仪秦用之,则为愚之始也。此所谓才智,君子用之则成名,小人用之则杀身,岂非愚之始耶。故太上以道德为尊,而仁义次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故大丈夫处厚而不处薄。务实而不务华。故去彼取此


就是说有德行的人身居高位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