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按题主要求从翻译的角度解释一下这句话。“赏罚利害,五刑之辟,教之末也。”赏:奖赏
罚:惩罚
利:利益
害:损害
五行:统治阶级的五种刑罚,为正刑。分别是墨、劓、剕、宫、大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刺字、割鼻、断足、宫刑(男子割势,女人幽闭)、死刑。这里代指所有的刑法。
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五刑指各种刑法,辟也指刑法,也可以理解为“这”,也就是五刑这种刑法)
辟:刑法
教:教化
之:的
末:末尾
也:助语,用在句末,表示判断。(可以翻译为是)
直译:奖赏和惩罚,(给与)利益和惩罚,(使用)各种刑法,是教化的末尾。
联系一下上下文,可以理解为:治国靠赏罚、刑罚维持,是教化衰败的表现。
庄周大家都知道,是道家学派代表人物,推崇“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所以他这样说就很好理解了,这个有点法家思想,所以庄子不认同这种做法。人家的核心思想是“道”,也就是治国要顺应自然规律,以制度治国。“无为而治”绝对不是无所事事、什么都不干,千万别望文生义。
到底哪家学派是对的,这个很难有定论,治国之策我觉得离我们生活也太远了,更不敢妄言,我结合一下生活,谈谈这句话对我们个人有何帮助。我认为,现如今大多数人的学习、工作是离不开赏罚的,这是一个简单、直接、有效的管理办法,赏罚分明、把握好度即可,没有“五刑”就好。拿工作来说,奖金就是赏,你这个月干的好、业绩好,奖金就多,反之就少。这是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如果干得好与坏,多与少,得到的报酬都是一样的,谁还愿意好好干。当然,这种现象也是存在的,因为这是一个复杂的管理,我们讲的仅仅是道理。
工作中出现了失误,往往都会罚钱或是受到其他处罚,肯定是比奖赏都来的快,我想各位都深有体会吧。
学习也是一样啊,上学的时候默写不合格,被罚抄好几十遍,害得我把三支笔并排拴起来写,仍然熬到后半夜。幸亏现在没有了“五刑之辟”。
所以我觉得,“赏罚”还是很有必要的,可以促进社会发展,“五刑”最起码在我看来是不好的,当然,到底应不应该有死刑我不敢瞎说,最起码那些残酷的刑法实在是有点惨无人道。就比如我当年工作上一个小小的失误,结果当月奖金全没有了,我就感觉这和“五刑”差不多,太过分了,结果我就辞职了。现在想起来,是当时太年轻了,自己辞职真是便宜了公司了,不过这确实会引起员工的极度不适,放在治国的角度来讲,不就是会招来起义吗。
赏罚利害意思是奖赏惩罚这样的事。
子一刑之辟的意思是各种各样的刑罚。
教之末也意思是教化的下策。
整句的意思是用奖赏惩罚等相关措施,以及各种刑罚,教化民众,是下下策,脱离了根本。
庄子中心还是倡导“无为,“天道,也就是要遵循自然规律,虚静、恬谈、寂寞、无为,是万物的根本。明白天地以无为为本的规律,才是把握了根本和宗原,而成为跟自然谐和的人,这是天乐,能顺应民情,跟众人谐和的,是人乐。
现在,做管理的人管理员工首先想到的是奖罚,有的叫奖罚分明,有的叫奖勤罚懒,有的叫末位淘汰等等不一而足。庄子认为这都是下策。因为奖励用不好也会毁了一个组织甚至灭国。羊斟而华元虏的故事是典型:郑公子归生率师伐宋。宋华元率师应之大棘,羊斟御。明日将战,华元杀羊飨士,羊勘不与焉。明日战,羊斟怒谓华元曰:“昨日之事,子为制;今日之事,我为制。”遂驱入于郑师。宋师败绩,华元虏。夫弩机差以米则不发,战,大机也。飨士而忘其御也,将以此败而为虏,岂不宜哉!(宴飨战士却忘了为自己驾车的车夫,将帅因此战败被俘,难道不是应该的吗?)
为什么创业时,没有奖罚措施,团队很团结,大家得多得少没人报怨,人人喜气洋洋,乐在其中。创业成功守业艰难,虽然用了奖罚措施、末位淘汰制等,很多人却消极怠工,出工不出力,因为大家心中有怨气,根本原因是管理者没有顺从人心天意,总是采用下策来治人。我见证过两个团队溃败的事。其一是个中介公司。创业时没有收入,大家仅有饭吃,员工和老板同心同德,废寢忘食,一年时间走上正规,业务蒸蒸日上。此时,老板不再无为而治,而是不断变花招,试图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引发没被表扬奖励人的不满,从而离职,一年后,创业时的人全部离开,公司一蹶不振,奄奄一息。另一例子是一学校。大家同心协力打出名气,一派繁荣景象,此时,领导要实行末位淘汰制了,无论什么工作事后都要投票评一评,结果,不等学期结束,老师们纷纷离职,学生正常上课都无法保证,最终解散。
庄子认为无为而治是管理的最高境界,一切要顺民心,合天时。天意不可违,民心不可欺。不是不让用赏罚等法治措施,而是要谨慎,不能忘了使用它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