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死”会抓住人们的眼球?
最近咪蒙的《一个寒门状元之死》,由于虚构情节,浪费了人们的同情心,引来一片谴责。
细观她们的系列文章目录,几乎都加入了死亡的元素。“想让父母去死”,“加班到死”,“我可以为你去死”,“不想活、不敢死“等等。 在一个信息泛滥的世界,人们对普通的消息早已麻木,唯有死亡为标志的负面消息,可以撩拨起大家的注意力。从传播的原理来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死是人们从潜意识里感到恐惧的本能,看别人怎么死,一方面释放了自己的焦虑,一方面可以让自己可以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用死亡来进行价值绑架是最容易得手的。所以很多时候,抓住了死亡这个话题,就抓住了眼球,抓住了流量。
死亡这个话题未必不能讨论,向死而生。生得光荣,死得伟大。都是从死亡的角度讨论生的意义。但是,以死亡为噱头,把虚构和真实混淆一起,撩拨大家的注意力,博取流量,特别是过年过节的时间,就有些犯忌了。
2019年高考状元有没有寒门的?
贵州2019年文科状元鲁炫,石阡县石固乡公鹅村人,没读个幼儿园,小学在公鹅村小学读,中学在石固九校,高中在石阡二中精准扶贫班,石阡县是个贫困县,今年正在脱贫攻坚,学霸母亲在家务农,父亲是个临时工,乡里没有任何补习班,高中是封闭式管理学校,也没参加过任何补习班培训,从小没人辅导学习,学习全靠自觉,就是一个寒门学子。
按照往年的情况,高考考到省状元,一般各个企业,还有乡镇的政府,前前后后加起来奖励的钱,大概可以突破100万。一般的地级市的第1名,奖励都有50万左右。
所以即使是出生于寒门,考到状元以后,不到一个星期家里的资产就会多100万出来。有100万资产应该也不能算寒门了吧?
读书跟家里有没有钱有关系吗?有钱人的家里面,如果孩子的智商不够高,同样是考不到高考状元的水平的。难道你认为清华北大和985里面的学生全部都是家里有钱的学生吗?
有一些人把自己不会读书的原因,归结于自己是寒门,这是错误的。读书60%的智商加上40%的努力,跟家里有没有钱一点关系都没有。父母双博士学位,小孩子高中考不上的都非常的多。
寒门难出贵子这种舆论,都是美国间谍在网络上面散布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中国人不要努力读书,因为中国人读书的勤奋,让美国人感到非常的可怕。美国最顶尖的大学招收的学生中,拔尖的那批学生70%是华人。这是让美国感到非常恐惧的。因此才要不断在中国散布这种谣言。
可以说在分数公布之前这些各个省以及地级市的的状元们中肯定有寒门家庭的孩子。他们是靠自己的分数,帮助家庭改变了命运,凡事能够考到状元这个水平,现在起步得到的奖励都是50万以上。甚至是县级市的第1名,都可以拿到企事业单位奖励的20多万元。读书赚钱这句话就是这么来的。为什么清华大学的学生,一般来说读书不需要申请助学贷款,那是因为有各个企业政府的奖励。不是所谓的寒门的学生上不了清华北大,越是寒门的学生,可能得到的奖励还越多。只要你有本事考到状元,不管你家里有没有钱,政府都会把你送到清华大学,而且奖学金会让你过得非常的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