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热点:不让农产品“漏撒”在“最先一公里”
行测热点材料阅读
【热点链接】
有“水稻教授”之称的全省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教授陈温福去年在全省人代会期间强调2023农产品流通与管理,因为基础设施不健全等缘由,我国的农产品“吃掉1/3、扔掉1/3、烂掉1/3”,每年损失近2亿吨,导致了生产资源的巨大浪费和农户经济损失。
【试题模拟】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日前发布的督查报告显示,我国农产品产地流通“最先一公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据统计,我国粮食、马铃薯、水果、蔬菜的产后损失率分别为7%-11%、15%-20%、15%-20%和20%-25%,今年12月,全省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专题督查组的一份报告显示,部份省份粮食生产环节耗损较高,产后环节损失突出。如2019年湖南省小麦收获环节损失达13.77亿斤。对此,你如何看?
【背景】
“粮食安全党政同责”首次步入我国法规,修订后的《粮食流通管理细则》将自2021年4月15日起实施,“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第一次在行政法规中得以明晰规定。细则完善健全了粮食流通管理的制度框架,全面充实了粮食流通管理的制度内容,是对粮食流通整治经验的全面总结,是对粮食流通监管新政的全面反映,标志着粮食流通步入了全面依法整治的新阶段。
【原因】
关键在于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依然不高,传统养殖模式有待更新升级,仓储设施布局不健全,重收不重管等存储意识不强等。
【措施】
不让农产品“漏撒”在“最先一公里”,首先,需将节粮减损工作作为各地的工作重点。要尽早通过财政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加强对处于流通环节“神经末梢”的仓储设备、冷链货运等基础设施投入,让农产品走出田间后得到科学有效的保存,降低因气候变化、保存不善和转运周期过长带来的耗损。
其次,须要进一步将农产品科学管理知识普及到广大养殖户。要通过专业合作社和种地大户的带头示范作用2023农产品流通与管理,让重收又重管的理念深入人心,实现养殖户的利润最大化,真正做到颗粒归仓,从田间地头开始着力维护国家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