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反思(通用21篇)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1
6月12日上午,市小学数学复习研讨活动在我校举行。
早操之后,学生自由活动,我正坐在教室里批改日记。突然,有一位陌生的老师来到我面前,说第二节课想借用一下我班学生,上一节数学展示课。我当然很乐意,这对于我的学生来说是一次不可多得的'好机会,同学们可以向专业水平更高的老师学习,可以开眼界长见识。
第二节课,我跟随我班学生一起来听课。上课内容是,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复习课)。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数学课,我这个教语文的“老外”只会看热闹,不敢妄加评议。但看得出,这节复习课设计独到,由浅入深,环环相扣,思路明晰。最让我感动的是做课老师的“教风”:他语言得体,教态自然,跟学生交流时总是面带微笑,语气温和。在他的课堂上,学生没有生疏感,没有距离感,可以安静地思考,可以热烈地讨论,可以各抒己见,可以畅所欲言。如此融洽的师生关系,如此和谐的课堂气氛,连我这个“老班”都自叹弗如。
事后我才得知这位做课老师是中小的鲁超校长。“人如其课,课如其人”。他儒雅中透着大气,沉稳中彰显智慧。这是一节公开课,更像是一堂常态课,循循善诱,真实自然,不掺杂一丝一毫的矫揉造作。
像鲁校长学习,做一名温和的老师,清风徐来,波澜不惊;溪水潺潺,缓急有致。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2
“轻重”是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一年级第二单元的第三节课,我在设计此课时,考虑要达到以下目的: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轻重”的比较方法,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我对数学内容进行了整合,教学后,我有如下的体会。
1、多媒体教学,发挥最佳效果
传统的教学以静态形象为主,学生在学习中会感到单调、枯燥。多媒体集音、像、动画于一体,生动形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学习兴趣,这是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在教学中,我设计的活动画面配上悦耳的音乐,牢牢地吸住学生的注意力,把比较过程形象地展现出来,教会了学生观察比较。
2、难易结合,突出重点
在教学中,对学生能直接比较的,我放手让他们自己动手比较,而将大量的时间放在练习不能直接比较的`事物上,对于不能直接比较的,我只是引导学生寻找合理的方法,并不直接比较,而且都是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寻找方法。
3、精心设计,练习形成多样
课程标准指出:“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精心设计练习,强化训练,及时反馈,及时矫正,及时补救,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以,我把练习分成三种形式:独立完成的练习、游戏、讨论合作练习。通过三中练习形式,练习不同层次的题,难易结合,练习形式生动有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同时,一些比较困难的题目,通过学生讨论合作,也顺利完成,达到教学目的。
4、奖励激励,提高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课堂效率,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执教中,我采用奖励激励法,设计了絮叨激励性的语言:正确!对!很好!真聪明!最肯动脑筋!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情感,竞争的心理。为了获得奖励,学生积极动脑,踊跃发言,课堂气愤异常活跃,掀起了阵阵高潮。
波利亚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只有这样理解才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这堂课我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发掘学生的聪明才智,提高学生的教学素质,这是充分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此外,我认为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的意识不够强。学生分小组活动时,有的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够,缺乏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3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体积单位。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先利用的是实验,使学生用亲身体验来了解,体积的涵义。而后得出体积的定义,再后就是判断物体体积的大小,能用肉眼分清体积大小的我们可以用观察能分辨体积的大小,之后进行对体积单位的认识。
一、实验引入,在实际操作中引发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抓住学生的兴趣之处,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进一步的了解体积的概念。
二、注重体积的认识性。
对于体积的概念可能学生刚刚接触,应该对每个物体的体积大小进行对比和讲解,使在分别他们的大小的时候,更能对体积的概念产生不陌生的态度去完成判断体积的大小问题。
三、联系前几个环节,进行现实体验体积的重要性。
不管到哪里,我觉得对与体积这个概念是毫不分离的。正所谓学生对体积也会了解并且在现实生活中能判断出每个物体的大小。
四、当堂达标。
出示根据教材练习册等参考资料来进行对这堂课的达标训练,为了更加检测出学生对这堂课的学习情况、获得的知识等方面有所帮助。
五、结合本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回顾。
一堂课结束,每个学生尽量达到自己有所收获,有所了解。或者对自己小组的合作情况有所总结,使以后小组讨论方便有所进步。
个人反思
我认为这堂课学生在思维上有所提高,能有意识的解决没个问题,小组合作也进行的比较完善,而我自己在授课的同时,有些该讲的重要部分有些遗漏,我觉得这是我的错误,今后我要继续加倍的努力争取没有这样的.错误,我觉得教好几何类的概念课确实很有难度,要建立好学生的空间观念,必须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列举生活中的例子。甚至,在授课的同时要充分的准备教具和有关方面的物品,这样才能使得他们更容易的接受一堂课程的知识点。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4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必须使学生有机会真正经历“数学化”。因此,应采用多种教与学的方式,让学生在独立思考、探究学习、合作交流中学会学数学,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在亲历数学化过程中尝试多种体验。
解决策略:
1、想办法让学生对探究合作学习产生需要。
2、营造探究、合作学习的人际氛围,鼓励独立思考、交流、质疑、共同讨论,激发探究合作学习的热情。
3、探究学习良好情境,有明确的探究目标,有具有挑战性、具有价值的探究合作学习的问题。
4、在“组内异质、组际同质”分组原则基础上,实行动态编排小组,打破组内长期形成的——有的人起控制作用,有的人则处于从属地位状况,让每个同学都有机会树立形象,给每个人提供发展进步、改变自我的机会。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5
课堂教学中学生发展的基础就是每个学生都参与课堂活动,在学习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活动。合作学习虽然是一个不错的学习方式,但是如果合作的不到位,就不如独立学习。而且成功的合作学习也应该是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的。本课知识点虽然不复杂,但是基础很到位。课后学生的反应“特明白”,说明本节课最关键的知识点落实到了每个孩子的身上。
在本课的基础内容中“什么是中括号”学生在探索中落实得较好,“为什么有中括号”,“在哪种情况下怎样用中括号”落实的效果相对较弱,如果能创设个情境让学生觉得非用中括号不可就更好了。
旧的`知识点,如何创造性地教是非常重要的。本课让学生探索什么是中括号就是一种创新。本课创新的第二个方面就是对学生语言的尊重,当学生的语言中有关键性的错误时,教师予以纠正,倡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学习的内容,是一种创新。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6
《分数除法3》是一步计算的分数除法应用题。分数应用题的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教材鼓励学生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分数除法问题,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用方程来解决问题。因此教学时,我让学生认真读题,从中获得信息,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的关键是从题中的关键句找出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用方程来解决这样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方程思想,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用方程解决分数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解决问题后引导学生进行检验,并对于学生可能出现的不同解法给与肯定,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反思,体会用方程解决分数除法应用题的优越性。使学生体会到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模式。在练习应用题时,鼓励学生对同一问题寻求多种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的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7
这是我来到中和中心小学,第一次有老师主动要来听我的课,被听课的第一感觉应该是挺紧张的,但是我感觉我还是挺幸福的。
虽然只是一节练习课,但是来听课的.三位老师老师给我提了许多很实用的意见,让我受益颇多。
比如读乘法算式5×7的时候,总是习惯读成5乘以7,而正确读法应该是5乘7。因为随着教改,教材内容也在发生不断的改变,但是我的语言习惯还停留在以前学习的知识里,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不断学习,才能与时俱进。
还有讲授乘法算式2×3表示2个3时,我总是读成两个3,其实最好是读作二个3,在数学上数字的读法还是比较有讲究的。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细节是绝对不容忽视的。
其实一节课就是由许许多多的细节组成的,要上好一节课就必须要关注到方方面面。俗话说得好,旁观者清。确实是这样,透过别人的眼睛来审视自己的课堂,是一番不一样的风景。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8
《认识钟表》这一单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有不同程度的接触,有些学生会认读,并掌握本单元所要求的内容,有些同学对钟表的'知识不会,在课堂中学生是第一次认识钟表与时间。在教学中我重点抓住了以下几个环节的教学设计进行反思:
认识钟面时,让学生认识哪根是时针,哪根是分针,有哪些数字,怎样排列,然后利用课件闪动,如果只是单纯地通过视觉去感知,让学生形成表象是不够的。我在教学时希望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能更好地为生活服务,因此让同学们每人课前准备一个钟面的学具,学生在看一看,亲手摸一摸、拨一拨的过程中,自主探索。同学们通过观察钟面、拨动转钮会发现:秒针走得最快、分针走得比较快、时针走得最慢;分针比较长、时针最短;秒针最细、分针比较粗、时针最粗;小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9
总复习工作不仅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一个重要阶段,尤其要培养学生认真做题的良好习惯。
首先是审题要严谨。数学的逻辑性强,不能由于审题时的一点差错,而使结果出错。对题目意思上的一个小小的疏忽,直接影响学生正确解答问题的最后结果。因此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显得非常重要。其次是要教会学生解题的思路和方法,解决问题在做完后还要考虑答案的合理性。最后要做到认真检查。解题完成之后的复查,找出错误之处,也是考验孩子,要把求得的结果代到题中检验,这就要平时的训练,而平时学生这一点往往做不到,好像也没有这个习惯,所以平时要加强习惯与能力的`培养。
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下子形成的,从中需要老师在平时有意识的加强训练,老师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习状况,学生是如何学的,更要关注学生学了什么。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10
通过课前对孩子们的了解,我发现由于幼儿园的学习和平常生活经验的积累,学生已有一定的分类能力。有学生能明确地知道树叶既可以按颜色分,还可以按形状分。想想做做第5题,有点孩子说按戴帽子和不戴帽子分,有的孩子说按穿衣服的颜色分,有的说按头发的颜色分,有点说按男生女生分,还有的'说按有没有拿滑板分,学生的思维很活跃。
但这节课中通过学生的练习反馈,也让我看到了一些问题,如:
1、学生容易出现漏分和重复分的现象。
2、个别学生分类标准不固定,同一题一会按颜色分,一分按形状分。
3、学生说分类标准时,能感知标准,但不能用语言表达标准。
针对问题,我思考如下对策:
1、教会学生每次按一类逐个去找,只记一个目标。
2、提醒学生按颜色不同分,就不要去看形状,讲清怎么固定分类标准。
3、加强说的训练,同桌互说,力求每个孩子都能完成说标准的过程。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11
本课我先根据教材所创设的情境,通过为希望小学的同学捐文具和书,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延伸。在教学中,我大胆放手,让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并及时把自己的想法和同学进行交流,我通过两种算法对比的形式,说明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中同样适用。这节课学生普遍掌握较好,同时我也关注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我对他们适当加以点拨和开展同伴间的.帮助。
这节课还把小数乘法和环保的知识结合起来,如:练一练第2题,我认为这样设计非常好,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拓展了学生的信息量,正如有的孩子说,我不仅学会了小数乘法,也知道了一些环保的知识,本节课教学数学知识对我来说,比较熟悉,我能把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很好地进行突破,但对于一些环保知识,知之甚少,今后我要加强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做一名知识型的老师。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12
学完了商中间.末尾有零的除法的基本运算,我就开始领着学生们学习这部分的应用题了。起初研究教材,觉得并不困难,在这道知道总数,知道一包两个.一盒四包求共装几盒的例题中,曾简单的认为只要引导他们去发现能装多少包,或者一盒有几个这两个转换思想就可以了,我也是这样上课的,但经过课后对学生的调查,发现他们理解的并不透彻,甚至有些学生迷糊了......我才发现,学生们还没有建立这种转换的思维,一下子接受不了这样的解题方法,他们以前做过的都是直来直去的题目。认识了这些,我改进了方法,让学生交流提问,并用同类型的题目加深练习,现在,虽然不能保证所有的'学生都真正理解了为什么这样解,但是同学们已经学会了如何解答。
学生的思维和老师是不同的,特别是小学生,所以讲解题目要站在他们的立场和角度去思考,要参考他们的已有经验,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13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因此,我在本课时教学中努力挖掘生活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素材,找准结合点,力求做到在每个环节上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一些实践活动的空间。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充分汇报、交流生活中辨别方向的方法,将已有的`前、后、左、右方位知识与东、南、西、北建立联系,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经常要用到方位知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结合校园和教室的具体情况,让学生介绍校园和教室的四个方向各有什么,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东、南、西、北这四个方位。
这一单元虽然内容不多,但要让学生真正把握住其中的几个重要环节,还需要教师多动脑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能学到真正的知识。让学生把所学的有关方面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使学生获得充分的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感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14
本节课的知识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讲是一堂比较抽象的课,他们还不能深刻理解各种图形的特征。为了让孩子们掌握好本节课的知识,我从网上下载了一个较为生动有趣的课件来吸引学生的注意,让他们深刻感受到平面图形是由立体图形的表面抽象出来的,让他们知道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知识都与我们数学是息息相关的,培养他们多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
本节课设计较为严密,能抓住重点,难点,学生易错的知识点来着重讲解,能根据新课标所提出的要求让学生感悟平面图形特点,培养学习兴趣,发展空间观念。但是有些地方仍然做得不太好,让学生把画好的平面图形贴到黑板上,出发点是好的,但在板书设计上不大好,应该先帮学生分好类,老师先在黑板上贴好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然后一组一组轮流上去贴,但是我却交代不清,而且高估了学生的能力,没有深入去理解一年级的'学生。本堂课能强调平面图形是由立体图形得来的,强调学生在回答问题是一定要强调面,例如:黑板的面是长方形。学生在回答问题是有一个错误就是喜欢把圆说成圆形,最主要的原因是受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这种说法的影响。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15
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和运用商不变的规律,为后面利用这一规律进行简便计算打好基础。教材上很简单,就一个例题从中得出结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商不变。那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规律,在理解的基础上应用,是本课的`难点。在课堂上,我先出示100÷50=2,再让学生根据这个算式,你还能写出也等于2的算式吗?把学生写的算式分两块板书出来。再让学生观察这些算式与第一道有什么联系?
一开始,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所发现的规律时不是太好。我再适当引导了一下,这样学生观察变得有序了,思考也有了方向。通进学生再观察,再思考,再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促进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大部分学生初步得出了商不变的规律后。我追问了一句:那么,在其他除法式题中是否也成立呢?于是再出示书上的例题让学生用计算器验证一下。
最后进一步完善发现的规律,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结论的严谨性。后面的练习,大部分学生能达到灵活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16
结合本堂课的教学,我感觉本堂课的亮点之处有以下几点:
(1)重视新旧知识的衔接。
本节课是通分的第二课时,是特殊分母的通分(分母存在于倍数关系、互质关系),相当于是对通分知识规律的发现与运用。所以,上课伊始我复习两组通分,重点引导学生说一说通分的关键是什么?是怎样通分的?为探究新知做一铺垫。
(2)注重让学生经历探究----合作---交流---归纳---验证的活动过程。
由于是通分的第二课时,我放手学生自主学习,经历小组合作、全班交流得出分母存在这两种关系,得出寻找公分母的方法时,分别让学生进行了验证。在这一系列的.思维活动中。充分展现学生的思维轨迹,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3)渗透数学思想、培养自学能力。
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所以在本节课教学中,我把“教学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作为一个教学目标,并较好地完成了这一目标。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17
本节课知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及连加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一节课紧紧张张,很充实,也比较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本节课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到位,教学效果良好。
一、用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话题引入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摘西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整节课始终使学生置身于情景之中,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
二、本节课还重点培养了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和发现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交流的环节中,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事情,鼓励学生在众多的信息中选择信息,并利用已有的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在拓展延伸的环节中,又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聪明才智,鼓励学生自主编写题目,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尽情地展示自己。
三、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是和合作学习相辅相成的。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在学生合作交流之前,给学生充分的独立解决问题的时间,不仅有助于养成良好的独立思考习惯,也有助于合作交流的有效进行。而独立思考之后把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大家一起交流,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对各种个性化的算法进行比较分析,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之间互相帮助、相互接纳。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18
这是孩子们步入小学的第一堂数学课。我知道一年级的孩子们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好动,所以课前在网上下载了相关的数学课件,带领孩子们到多媒体教室进行第一堂数学课。
通过了解我还知道他们大多在学前班已接触10以内的数,绝大多数的孩子会指物数数,结合他们已有的数学经验,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教学生数数的方法,并会按一定的顺序数数;难点是让学生学会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体会数数的方法,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
在教学时,我先对学生的数数情况进行初步的了解:接着为学生出示鲜艳的图(课件出示),吸引其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教学活动按照先引导学生数图中事物的数量,再抽象出数,然后再回到数数活动中进行。10以内各数的认读,采用了多种方法,分步骤的练习与反馈,便于全面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最后引导学生数一数多媒体教室里物体的数量,将数与学生身边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课后布置让孩子们数一数校园里熟悉的事物,进一步将活动扩展到课外,使数学学习走出课堂。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19
在圆的认识这一节课中,由于是一节起始课,我特别注重了孩子们对知识的体验过程,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型的探究性活动,让学生在观察、实验、讨论、交流、合作学习中,理解新知识。如教学圆心、直径、半径,不急于传授,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折圆,发现圆中心的一点,比一比、量一量、画一画,发现圆的一些特征;通过观察、比较,自主看书,发现同圆中,所有半径都相等,所有直径也相等,半径是直径的.一半,直径是半径的2倍,教师适时引导,使学生懂得归纳知识的一般方法,同时学会了观察、实验、操作、发现等学习方法。
另外,这节课中我也注重了培养孩子们应用知识的能力。如提问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车轴装在哪里?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机演示自制教具车轮,让学生明白了车轮做成圆的车就跑的既快又稳道理。这些生活化的问题,对学生既有挑战性又体现了学习的乐趣。真正体现了数学来源生活又服务生活。
不足之处:在本节课画圆的部分,没有在黑板上示范圆的画法,因此并没有规范学生对圆的画法的认识,学生并没有一个直观的感觉,没有创设出一个理解的空间。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20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掌握连续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并灵活地进行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在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自己探索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和团结合作的意识,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首先,注重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我出示三张数字卡片让学生用组数的方法写出6个不同的两位数,再让学生列出不同的算式,积极的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并以此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这样的设计,较好的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新课改的理念。进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其次,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大胆实践、合作交流的机会。在计算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总结出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规律。这个过程,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的探索空间,让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在自主中去做,归纳结论,概括规律,体验了发现数学的乐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索实践,思维表达能力。
但是,本节课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对学生的估算能力培养不够。在让学生估计两个数的总和时,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大胆放手让他们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21
在教学《方向与位置》时,我精心设计了几个情境,其中别具匠新的应该属“为外国朋友画学校地图”的情境了。这样的情境合情合理,较为真实,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然而,由于我的疏忽大意,使这较为真实的情境变的`有点假,不客气的说是一种欺骗。
在学生到实物投影前交流同桌合画的学校地图时,我只顾顺应过渡到自己下面的教学环节,而马上说“由于他们的画法不一样,使大家交流起来很不方便,所以我们通常把地图的方向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则统一起来”,并没有及时对下面的同学进行反馈,课堂教学结束时也没有告诉他们如何处理这些地图。结果下课后,我发现:有的同学用这张地图叠成了小飞机;有的同学干脆揉成一团丢在垃圾桶里,居然没有一个同学来问我这张地图还给不给外国朋友了……这让我不由的反思自己:为什么我的话有头无尾呢?孩子们早已习惯了老师那虚假的情境吗?难道所谓的情境就意味着欺骗?
其实,我只要最后说一句:“下课时把你们的地图交给老师,相信外国朋友们看到了一定会非常高兴!”这样,不仅保存了同学们对我的信任,同时也尊重了他们的劳动成果。
然而,每一堂课总是与完美擦肩而过,遗憾:一个无言的结局……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的教学反思04-18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10-21
小学数学的教学反思09-12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12-10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01-04
最新小学数学教学反思04-19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反思04-21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日志09-25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随笔11-20
《通分》小学数学教学反思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