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说起这个话题,我的第一反应就想起来古代“东施效颦”的故事陈学冬旧照前后对比疑整容。东施因为羡慕西施的美丽,“画虎不成反类犬”终成千古笑话。其实在我们现代人的生活里,这样的例子也是比比皆是,只是有些时候我们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去做,而不自知罢了。
就拿“学前教育”这个事情来说,有多少孩子被动的接受父母的指令,放弃快乐的童年,走进不同的课堂和训练班,为了父母自己心里的所谓“希望”终日奔波。父母之所以这么做,大部分人都是来源于“比较”的观念。与那些有“名气”的孩子比、与周围的孩子比、与自己心里的愿望比。在这种“比较”心理的支配下,老累了自己也苦了孩子。我不是反对这种做法,而是对有些父母在这件事情上是极端做法不敢苟同。孩子需要学习吗?答案是肯定的。人不学不成器,任何人在人生中都需要“教育”这个过程的洗礼。而教育的根本目的首先在做人、在素质,其次在知识、在能力。
再比如,对待婚姻的态度上。看到别人找了一个漂亮、帅气、能力强、收入高的心仪对象。羡慕之心油然而生,全然不顾自身客观条件,一心按此标准去寻找,过程艰辛情路坎坷。说到底还是与他人比较的心理在发挥作用。
生活里“比较”这个问题,也是符合事物具有双面性特点的事物。一方面,比较可以提升我们的认知标准,起到发挥个人积极性的良好作用。另一方面,极度的比较心态也造成了个人对人生事物的看法发生变化。通俗一点就是在生活中对待事物的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不仅仅是对待外界事物,在对待自身时也具有这样的特点。若有成功尚可,万一人生中出现崎岖、求而不得,一定本身会造成伤害。
人生中一切的事物和自身的选择,无不来源于我们自身的思想观念,行为无不是思想支配后的结果。因此,在对待人生、对待生活时,我们都要加强自己的思想道德建设。一个正确、良好的人生观,需要我们在生活中不断的去认知和积累。
很小的时候就认识一个叫别人家的孩子的人,从小到大爸妈一直拿我和他比较,每次比较输的总是我,所以每次挨批评的也总是我,直到现在,他还是时不时就跑过来炫耀一下,然后搅得我的生活总是波澜不断。对于他这种行为,我是深恶痛绝。如果你也认识他,记得帮我好好教训他一下,不要再来打扰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