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茅药酒目前正值风口浪尖鸿茅案医生突发病,舆论还在发酵。对于鸿茅药酒又会有怎样的结局呢?也许风波过后会有以下三种情况:
首先,鸿茅国药上市梦碎了。2006年,鲍洪升以500万估值收购鸿茅药酒厂,通过狂砸广告复制其过去的营销套路,2008年鸿茅药酒销售额过亿,开启10年辉煌。2016年,鸿茅药酒的零售药店终端销售额超过16亿, 2017年,鸿茅药酒在凉城当地纳税即超过3000多万。2017年7月,鸿茅药业与银河证券签订了辅导协议,其审计机构为大华会计师事务所;8月,内蒙古证监局公示了鸿茅药业的辅导备案信息。也就是说,鸿茅国药离上市只有一步之遥。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信用经济和道德经济。需要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市场才能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基础。但市场经济都都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需要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等市场规则来规范市场行为。市场交易必须坚持自愿、平等、公平和诚实守信的原则。从这次风波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鸿茅国药企业诚信不够、违背市场规则和市场交易原则,不按市场规则办事。企业的发展需要地方政府等支持,但不能必须按市场经济规则办而不能是地方保护。
其次.回到从前状态。中华中医文化博大精深,按规定范围鸿茅药酒是药而不是酒,是那个地方特色药。鸿茅药酒厂曾经只是凉城县的一个小厂,鸿茅药酒最初的疗效只是治疗内蒙古的一种常见病:关节炎,有地方特色的一种药。到2000年后,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家,处方药不允许在公开媒体发布广告,鸿茅药酒销量一直在低位徘徊。从2003年起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鸿茅药酒列入了非处方药,这意味着其获得了公开销售推广的渠道,鸿茅药酒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疯狂过后,痛定思痛,结合本地特色,继续生产满足当地老百姓的需要。吸取这次教训,以人为本诚信经营,改革创新,踏踏实实做好企业,把钱花在新技术和创新上而不是砸在广告上。像三百年的同仁堂“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一样,传承与创新,鸿茅药酒或许还能起死回生,这种可能还是存在的。
再次.从此没有鸿茅药酒。内蒙古鸿茅国药股份有限公司的所作所为正印证了那句话“上帝要让一个人灭亡,一定会先让他疯狂”。由一个县城小镇的小酒厂发展到准备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十年辉煌,一次疯狂。需要思考的问题很多,需要思考的主体很多,是谁让其疯狂又是谁让其灭亡?舆论漩涡中的鸿茅国药,受到全国舆论一边倒的批评与谴责。从现在来看,鸿茅国药违背市场规则、违反国家法律欺骗消费者,2008年开始鸿茅药酒就经常被点名曝光,鸿茅药酒广告曾被江苏、辽宁、山西、湖北等25个省市级食药监部门通报违法,违法次数达2630次,被暂停销售数十次。但是,内蒙古食药监管理局作为监管部门和广告批文核准部门,却一路为鸿茅药酒广告“开绿灯”。追根溯源,使鸿茅药酒倒下的是地方保护主义、是鸿茅药酒的经营者违背市场规则,靠广告忽悠消费者而不是靠产品质量。中华鳖精,九十年代初曾经盛行一时的营养保健品,卖的十分红火。因马家军的形象代言而名声大噪,后来因为存在欺诈被电视台曝光,慢慢的销声匿迹,还有三鹿奶粉等这就是前车之鉴,鸿茅药酒要吸取哦。
人们还关注谭秦东医生,虽然是变更强制措施、被取保候审,是否有罪呢?当地的公安、司法机关最终将如何处置这件事?到目前为止没有看到鸿茅国药股份有限公司任何态度。你说,会是哪种状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