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姬是谁老婆,项羽的夫人?

执业药师2022-10-05 18:17:45admin2

文史记载中只有虞姬一个老婆虞姬是谁老婆。

虞姬,是楚汉之争时期西楚霸王项羽的美人,名虞(yú),生卒年、出生地、结局等均无定论,曾在定四面楚歌的困境下一直陪伴在项羽身边,项羽为其作《垓下歌》。

相传,项梁杀人避祸携项羽由下相奔吴中,即今日苏州地。虞氏为会稽郡(秦末置春秋吴、越地域为会稽郡,以吴(今苏州)为郡治)吴中望族。项梁叔侄在此结交江东子弟。虞姬,慕项羽英名,嫁与项羽为妻,陪伴左右。抑或可以说是项羽有幸得识虞姬,得此佳人,共谱华章。

西楚霸王项羽的妻子是虞姬。


项羽和虞姬的故事:项羽兵败垓下后被刘邦军四面围定,刘邦军在晚上高声唱起了楚地的歌,项羽军听到歌后都非常的伤心,以为刘邦已经平定楚地,项羽军的军心也因此被瓦解。项羽有一美人叫虞姬,常常陪伴项羽左右,但项羽要率领精骑准备突围,不得已作歌与虞姬诀别,虞姬也作歌附和,表必死之心,与项羽泪别。

项羽虞姬的故事、

有一首琵琶古曲,千年流传,这就是《霸王卸甲》。古曲的背景是公元前202年的那场著名的楚汉垓下之战,叙述的是楚军的作战经过,整首曲子低沉壮烈,充满悲剧色彩。《霸王卸甲》演奏到“别姬”这一段,音调悲切缠绵,如泣如哭。使人好似看见了自称力能拔山的霸王项羽,对着美人虞,百般无奈,泪流满目的情景。“霸王别姬”成了千百年来,叫人屡屡感叹的戏剧化效果极强的故事情节。
史圣司马迁对项羽明显有好感,用各种文学手段将项羽塑造得栩栩如生,“霸王别姬”这段尤其使人难忘。霸王项羽知道无法挽救危局,心中悲楚,却向一个女人倾诉情绪,可见男人有时候是很软弱的。“虞啊虞啊怎么办啊!”,一个女人又有什么办法呢?但美人虞能跟着唱和,我倒以为这是不简单的。这一唱一和,感天动地。尽管司马迁是为了写活项羽,才带出了美人虞。但他决然没有想到,就这一笔,却让美人虞也芳名流传百世。

美人虞是司马迁一笔带出的人物,所以美人虞的身世不清楚,大约从唐朝开始,她被称为虞姬。

现在有三个地方说是虞姬的故乡。1、江苏沭阳县。2、江苏苏州(吴县)。3、浙江绍兴市。江苏大部分是东周时期的吴国所属地,浙江大部分是东周时期的越国所属地。吴越曾经兴盛,互相攻伐,后都被楚国所灭,所以苏浙一带在战国后期属于楚国。

项羽老家在江苏宿迁,沭阳离宿迁很近。说虞姬是沭阳人,倒有和项羽青梅竹马的意思。沭阳对虞姬的宣传力度最大,到处都是虞姬的字样。

苏州当时叫吴中,是秦会稽郡的郡治。项羽的叔叔项梁杀了人,怕仇家报仇,带着项羽避仇于吴中。说虞姬是苏州人,倒是有机会认识项羽的。

绍兴以前叫会稽,秦始皇改名为山阴,秦始皇曾经巡游到此。过钱塘江时,项羽在江边看热闹。吴中离山阴很远,项羽不知随项梁到山阴做什么去了,在山阴待的时间不会短。说虞姬是绍兴人,是不是项羽在那儿结识了虞姬,也有可能。

虞姬姓什么,名什么,也是不太清晰的。司马迁说名虞,也有古人说姓虞。按说,姓虞是对的,这个姓虞的“姓”那时候叫“氏”。夏商周三代的姓名与以后年代的姓名大不一样,秦朝结束了三代,但秦朝很短,虽然有了姓氏混一的趋势,但只有到了司马迁的《史记》,才真正实现。

吴国的贵族和周贵族出自一个部族,都是姬姓,也就是“姬”部族的。吴国的贵族从“姬”部族分支出去,以国为氏,就是吴氏。司马迁以后,姓氏合一,吴国这个“姬”部族的一支就姓吴了。后来吴王的弟弟虞仲被周王封到山西平陆,就是虞国。所以春秋时候的吴国虞国是很亲近的两个国家,虞国的后人当然就姓了虞。虞姬是山西虞国的后人可能性不大,因为吴虞两国距离太远。那时候吴虞两字是相通的,虞姬应该是吴国的后人。当然也可以猜想虞国的人到吴国居住,生下虞姬,但总没有吴国的后人生下虞姬比较合理。项羽杀会稽郡守,起事于吴中,招的八千士兵是江东人(江东指江苏长江以南地区),然后一直是行军打仗,虞姬应该是这个时候跟随项羽的。所以如果非要给虞姬找个老家,苏州比较合适。

古代中国进入了父系社会时代,女人的地位是很低的。女人固然也有名和字,但常不见历史记载。但女人必须称姓,这是因为同姓不婚的缘故。女人出嫁后就在自己的姓前面加上国名或氏,吴虞是姬姓,出嫁后加上国名或氏,就叫虞姬。史记中的美人虞后来被叫成虞姬,多半是这个原因。

也可以这样解释,因为“姬”后来成了女人的美称,所以美人虞后来被叫成虞姬。

美人不是漂亮女人的意思,是汉代妃嫔的一种称号,地位低于妾。司马迁是借用这个词介绍虞姬,说明虞姬是项羽的一个妃子。司马迁说:“有美人名虞,常幸从。”可见美人虞是项羽比较喜欢的女人,经常陪伴项羽。

虞姬自刎而去,是其艺术形象的点睛之笔。但自刎的故事却出现得较晚,唐人张守节在其《史记正义》中,引用了汉代陆贾《楚汉春秋》记载虞姬和项羽的歌,“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不管这首和歌是真是假,虞姬在这首歌里似乎已有了轻生的念头。大约到了明代冯梦龙,始见虞姬自刎的说法,有些搞笑。项羽对虞姬说:“要好好伺候汉王!” 虞姬说:“贞妇不二夫,我先死吧!”于是项羽就拔下身上的剑递给了虞姬,虞姬就自刎了。以后历代的作品对此做了很大更改,虞姬是和歌舞剑后自刎。说实话,虞姬的这种自刎方式,使她达到了一种完美,这是后人的善良。

但宋朝一本地理书《太平寰宇记》的说法,可能更合理些。此书说:“虞姬冢在县南六十里,高六丈,即项羽败,杀姬葬此”就是说,虞姬是被杀的。被谁杀的呢?按书中的意思,是项羽杀的。若是项羽杀的,也不奇怪,这样的例子在古代屡见不鲜。项羽拼命突围,九死一生,是无法顾及一个女人的,干脆杀之,绝掉念想。否则把虞姬留给刘邦,项羽心里很不忍。在古代的帝王将相中要找什么真正的爱情,是没有的。但是如果真是项羽杀的,估计按司马迁描写的场景,项羽反复说“虞兮虞兮奈若何!”那意思就是你虞姬是我的包袱啊!虞姬怎么回答呢?虞姬是聪明人,只能心一沉,眼一闭,慨然死之。

虞姬墓有多处,以安徽灵璧和定远两处比较有名。灵璧是垓下之战所在地,定远是项羽南逃经过地。传说虞姬身首异处,首葬在定远,身葬在灵璧。为什么这样呢?据说项羽垓下突围,不舍虞姬,割其首而携之。到了定远,奔亡中实在无法,便将虞姬之首葬在了定远,定远人称之为虞姬墩。这个传说,不太可信的。两军大战,必须查明战果,项羽身边的人尤其是清查对象,所谓生要见人,死要见尸。虞姬死在垓下,比较合理,重要之人已死,敌方会比较隆重的葬埋的,虞姬应该葬在灵璧。

有一种美丽的花,叫虞美人。相传,虞姬死后,化为虞美人草。北宋女词人魏玩也有诗说道:“三军散尽旌旗倒,玉帐佳人坐中老。香魂夜逐剑光飞,青血化为原上草。”虞美人草娇柔可怜,袅袅婷婷,随风起舞。此草花蕾未开时,如低头沉思的少女;花儿盛开时,则如飘然欲飞的美女。丰韵十足的虞美人,就如那丰韵十足的虞姬。

有一个著名的词牌,亦叫虞美人。“虞兮”歌一唱成名,说不尽的凄凉感慨,又有虞美人草的美丽传说,于是就有人做虞美人曲。演奏时,虞美人草枝叶颤动,如果弹别的曲子,草则不动,这是因为虞美人曲是吴国曲调的缘故。虞姬作为吴人,即使化为草,听到家乡曲音,思家情动,亦要舞蹈。虞姬作为一个女人,能靠谁呢?连力能拔山的霸王都靠不住,只能思念家乡,这是根啊。虞美人就成了一个著名的词牌,用这个词牌所谱的最著名的词,是南唐李煜的那首“春花秋月何时了。”

虞姬的故事,戏剧性极强,古往今来,被编成各种文艺体裁,家喻户晓。如杂史、杂剧、古曲、诗歌、演义、小说、电影、话剧、黄梅戏等,最为著名的是京剧《霸王别姬》。京剧大师梅兰芳以他那无与伦比的艺术造诣,塑造了一个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特别是剑舞一段,完美的描绘了虞姬的感情,与剧情的发展紧密结合,博得无数的喝彩。一个历史故事,被如此多的文艺体裁所接受和改创,是不多见的。

一晃两千年过去,美丽多才的虞姬始终向世人展示她那令人辛酸的悲剧。《霸王卸甲》虽不堪听,但却世世代代大家都在听。在《霸王卸甲》的音乐节奏中,赋诗一首,追忆可爱可怜的虞姬:

深夜琵琶心底碎,剑光满目透姣容。

突闻号角惊天起,一缕香魂恨重重。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