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grievance:yázì 释义: (1)[angrystare]∶发怒时瞪眼睛 然于世道中未免迂阔怪诡,百口嘲谤,万目睚眦。——《红楼梦》 (2)[smallgrievance]∶借指极小的仇恨 凡平日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三国演义》 (3)传说中龙的九子之一,相貌似豺,好腥杀。常被雕饰在刀柄剑鞘上。睚眦的本意是怒目而视,所谓“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报则不免腥杀 相关文献: 《战国策·韩策二》:“夫贤者以感忿睚眦之意,而亲信穷僻之人,而政独安可嘿然而止乎?” 《汉书·孙宝传》:“我与穉季幸同土壤,素无睚眥。” 清魏源《圣武记》卷七:“毋挟枪矛,寻睚眦以酿衅。”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四十:“他受不了百口嘲谤,也忍不下万目睚眦。” 《史记·范雎传》:“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也作“压眦”。 《战国策韩》二:“夫贤者以感忿睚眦之意,而亲信穷僻之人,而政独安可嘿然而止乎?” 《升庵外集》:“龙生九子不成龙,七曰睚眦,样子像长了龙角的豺狼,怒目而视,双角向后紧贴背部。龙生九子老二,嗜杀喜斗,刻镂于刀环、剑柄等兵器或仪仗上起威慑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