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海经》中“女丑之尸”,就能看出上古时期残忍的祭祀文化。
《山海经》真是一部神奇的书籍,越读越能体会出它的博大、深广,它成书于先秦,富有众多神话传说,还囊括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知识。
其中有一个让人读了揪心的片段,那就是“女丑之尸”。
“女丑之尸”出现在《山海经》中以下的一些片段里:
《山海经·大荒东经》中是这样记载的“海内有两人,名曰女丑。女丑有大蟹。有人衣青,以袂蔽面,名曰女丑之尸。”
《山海经·海外西经》中则是这样记载的“女丑之尸,生而十日炙杀之。在丈夫北,以右手障其面。十日居上,女丑居山之上。”
大概意思是说大地上有两个人,其中有一个名叫女丑,骑着一只硕大的螃蟹,她身穿青衣,衣袂飘飘,一般都伸起衣袖来挡着脸。后来天上升起了十个太阳,女丑就跑到了丈夫国北边的山顶上,面对着天上的十个大太阳,然后活生生被烤死了,她死的时候用右手挡着脸,人们一直都看不到他的真面目。
而书中所说的丈夫国,也有记载,《山海经·海外西经》中写道:“丈夫国在维鸟北,其为人衣冠带剑。”衣冠带剑的描述让我们可以大致认为这个丈夫国说的就是我们的中原地带,中原的文明部落。
而女丑之尸是哪儿人呢?也可以从支离破碎的描述中一窥真知,《山海经·海外西经》中记载“巫咸国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群巫所从上下也。”大约可以看出来,女丑是巫咸国人,这个国家的人右手挽着青蛇,左手玩着红蛇,擅长卜卦龟筮,说白了整个国家都是一群巫师。
怪不得近代的学者袁珂考据的时候说:“女丑盖女巫也。”
通过《山海经》多个地方的描述,我们大概可以还原出故事的本来面貌,那就是在巫咸国中生长有一个法力强大的女巫,名叫女丑,她经常穿着青色的衣裙,衣袂飘飘,好像仙人,只不过她不愿意别人看到她的真面目,同时拿衣袖遮着自己的脸她骑着一只大螃蟹游历人间,不亦快哉。
后来,天上莫名其妙出现了十个太阳,大地龟裂,寸草不生,河流干枯,庄稼晒死,树木枯死,民不聊生,女丑作为一个具有强大法力的巫师,应百姓之请,来到高高的山巅,对着上天祈祷祭祀,将自己作为祭品,以求取太阳的消失,或者祈福求雨。
最终,女丑活活的被十个太阳炙烤成焦炭而死,但是太阳还是好端端的待在天上,雨也一滴都没有下。
北边的丈夫国改变了策略,觉得活人巫师祭祀已经不管用了,尧帝派出了自己手下的大将后羿出马,后羿手持射日神弓,张弓搭箭,嗖嗖嗖,三下五除二,九个太阳就被射了下来。
人间又恢复了安宁,一片祥和,万物生长,百姓们大概都忘了还有一个以自己为祭品牺牲的女丑,她的尸体在高高的山巅之上,一片焦黑,用右手遮着自己的面容,大概不愿意世人看到自己现在丑陋的样子。
女丑或许是一个人,也或许是女巫这一职业的名称,总之,通过支离破碎的描述就能看得出来上古时期残忍的祭祀文化。女丑的求雨活动,如果是被众人强行绑到山顶上的,那么那就是活殉的祭祀物,残忍非常;如果是女丑自愿去的,那也一定是女丑从小被当做圣女之类的来培养,有朝一日也是去做祭祀,去做祭品这样的命运,是愚昧和道德绑架造成了这样的苦果。
《山海经》中一句“炙杀之。”到底是被太阳活活烤死,还是被群众们绑在火刑架上活活烧死,我们已经不得而知,这种富有宗教意味的惨烈情况,和西方基督教中“耶稣受难”是多么的相似?
这就让我想到了电视剧《权力的游戏》中,史坦尼斯·拜拉席恩受到了梅丽珊卓的蛊惑,将自己的亲生女儿希琳公主绑上柴堆,活活烧死,说要献祭给光之王,小女孩凄厉的哭喊着请求父亲放过自己时,我的心中不仅在滴血,也想到了《山海经》中那个孤独留在山顶的女丑之尸。
活人祭祀的陋习可以成为是全世界十大最恐怖的习俗之一,中国的商朝,活人祭祀之风兴盛,杀害活人和牲畜祭祀祖先神,手段之残忍,用人之多,令人发指,幸而后来减减废除;西藏农奴制度期间,也用活人心肝、人皮、头盖骨作为供品,密宗喇嘛修行时有时也用残害人命的方法来修法。
不仅中国,国外的这种陋习更加兴盛,欧洲的史前文明,印第安文明,玛雅文明和阿兹特克文明中活人祭祀比比皆是。
文化的发展,文明的进步,让我们生活在幸福的时代,不需要再去体会那恐怖的时刻。
谢谢你的盛情邀请。关于《山海经》中女丑之尸的故事,说法有不同版本,我只能依据现有的资料来回答你的问题。
在回答你的问题之前,首先要弄清楚《山海经》是一本什么类型的书籍。一般认为,《山海经》是中国最早的神话专著之一,里面有很多远古的故事。这些故事或许无法考证了,但是却体现了先民的意志和思想以及当时的社会风俗。
至于“女丑之尸”,资料上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女丑之尸的“尸”不是指尸体,而是指代祭祀的女人。源于古代的一种祭祀仪式,即就是让死者的子孙扮演死者躺在那里供人祭祀,而这些扮演者就人被称为“尸”。“女丑之尸”其实就是指代古代的女巫。《山海经·大荒西经》中的记载是:“有人衣青,以袂蔽面,名曰女丑之尸”,太意就是说,有一个女子穿着青色的衣服,用袖子遮住面孔,被称作是女丑之尸。而在《海外西经》中记载了“女丑之尸”要做的事情:“女丑之尸,生而十日炙杀之……以生鄣其面。十日居上,女丑居山之上。”由此可见,女丑之尸是作为祭品存在的。人作为祭品,在炙热的阳光下烘烤,同样也会非常痛苦,所以就只能用袖子遮住脸。
至于古人为何要把女丑之尸放在太阳下烘烤呢?《礼记》有记载可以解释这种现象。当时鲁国发生了严重的旱灾,鲁穆公就让一个叫“九王”的巫师去给太阳暴晒,以此来平息灾难。而九王认为干旱是阳,下雨是阴;男人是阳,女人是阴。同性排斥,异性相吸,所以只要用女人去与太阳发生关系,老天就会下雨。正因为如此,这个被当作祭品的女人,就要在干旱的烈日之下暴晒九天,以此来证明她们愿意成为奉献给神灵的祭品。
《吕氏春秋》对此也有相应的记载。商汤灭了夏朝以后,遇到连年干旱,于是商汤就向天帝鬼神祷告,并且乘着白马拉的车到桑林中自焚求雨。在古代,为祭祀献身是很光荣的,只有高贵的大祭司和国王或巫师才有这样的资格,所以汤才自愿被烧死。而这些女巫最早都是为了求雨而自愿被烧死,正因为她们的献身,才赢得后人对她们的祭拜。而《山海经》中的“女丑之尸”被十个太阳“炙杀”,反映的正是远古人们以烈火烧死女人来求雨的野蛮记忆。这个故事,是一个呈现野蛮、凶残的故事,再现了远古时代的愚昧和野蛮。
而另一种说法认为,女丑是古代用来作为祭品的女人的统称。《山海经》的《大荒东经》记载:“海内有两人,名曰女丑。女丑有大蟹。”这里出现了“女丑的字眼,“两人则隐含着女丑是一门职业的意思,如我们今天所说“某地有两人,叫做农民”是一种说法。而“女丑之尸是这些女丑死了之后的尸身。
根据相关资料的介绍,这些女丑全是在很小的时候就由族长挑选而出的,且必须是相貌美丽的女子,挑中后全部关在黑暗的没有窗户的房间里,用鼠油灯来照明,用祭祀山神的米来喂养,而且必须养到十三周岁。古代在天旱不雨时,便会有女丑出来求雨,其过程十分恐怖。举行祭祀时,一般在深夜子时三刻,巫师用红布蒙住女子的眼睛,带到秘密的祭祀台上,巫师脱光女子的衣服,唯独留下眼罩,用蜈蚣血涂满女子身体,蜈蚣血渐渐凝结,紧紧的把皮肤拉扯,十分痛苦。巫师再用一只成年螣蛇放入女子下体,这种蛇喜好阴精,会在哪里吸尽女子处子之血,出来时通体青色,这个女子也会痛晕过去。巫师再用天水将女子浇醒,用竹篾在女子身上刻下“师雨诀”,用硫磺和秘药涂在上边,到这里就告一段落。
待到次日中午烈日当头,巫师就以极快的速度拉开女子眼罩,女子的眼球就会瞬间破裂。眼中的血水流下之后,与女子身上的硫磺、蜈蚣血和秘药发生反应,会将女子活活烧死。在女子快要死时,巫师将女子腹部剖开,再将螣蛇放入后缝好,穿好青衣,再把女子放入一口特制的刻有咒语的槐木棺材内,棺材按八门方位的“死门”埋葬,并在此处宰杀九头牛、九头鹿,并念咒三天后,方可开始求雨。而女子的尸体,人们把它叫作女丑之尸。
至于“女丑之尸的字眼出现在《山海经》海外西经之中的记载是,"女丑之尸,生而十日炙杀之,在丈夫北。以右手彰其面。十日居之。女丑居山之上。"
结合《山海经》的前后注释,可以推断出此处记载的大意就是,在山海之间有个不为人知的国度叫丈夫国,此国北部的山顶上,禁锢着女丑之尸,她终日用右手衣袖掩面,遮挡头顶的阳光。天神窫窳被杀,群巫前来解救,最后没能成功,窫窳死去了。身为女巫的女丑一曲祭祀舞蹈惹恼了杀死窫窳的神,招来十日并出。十个太阳在天上炙热的照射着,围着祭祀的山顶,女丑体力透支,渐渐死去,尸身终年无法离开,掩面留在山顶等待十日离去。很显然,此处记载所说的“女丑之尸则是指作为祭品的女丑的尸体。
综上所述,《山海经》中关于女丑之尸的故事版本很多。如何理解,就只能各取所需了。以此作答,不知然否?如有错误,请不吝指正为盼。
作者近照(中为作者)